腊月的长春,鹅毛大雪连下三日,城墙上的积雪堆成了半人高的雪墙,寒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过,刮在战士们的脸上如同刀割。
指挥部里,炭火熊熊燃烧,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陈峰正盯着眼前的作战地图,指尖在长春城防关键节点上反复摩挲,眼底藏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笃定。
就在昨夜,他通过系统兑换奖励秘密渠道调度的大批战备物资,已悄然运抵兵工厂,那是他筹划数月、动用所有隐秘关系才打通的补给线,也是守住长春的底气所在。
“李默,通知秦峰,让兵工厂立刻清点入库物资,按计划分发各部!”
陈峰沉声下令,语气不容置疑,“重点是这批新到的重武器,务必在两日内完成调试,投入布防!”
李默眼神一亮,快步应道:“是!军长,您这次调来的物资也太充足了,兄弟们见了都摩拳擦掌!”
他心里清楚,陈峰总能在关键时刻拿出意想不到的补给,却从不多问来源——这是军长的秘密,也是全军上下信任的根基。
陈峰微微颔首,没再多言。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足以改变战局的武器,源自他脑海中那个无人知晓的“抗战补给系统”。
方才打退日军第一次总攻,系统解锁的“史诗级补给包”已全部转化为实际物资,静静躺在兵工厂的仓库里:
- 88毫米高射炮(两用型)50门,配套穿甲弹发、高爆弹发
- 喀秋莎火箭炮12门,火箭弹800枚
- 马克沁重机枪200挺,配套弹药500万发
-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150支,穿甲燃烧弹3000发
- 反坦克地雷1000颗、反步兵地雷2000颗
- 高效消毒粉5吨、霍乱疫苗10万支
- 单兵急救包5000个、冬季防寒服套
- 122毫米榴弹炮20门,配套杀伤爆破弹5000发
- 军用压缩饼干100吨、罐头食品5万箱、饮用水净化设备20套
这些物资,将是抵御日军第二次总攻的核心力量。
话音刚落,通讯兵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两份加密电报,神色慌张:“军长,延安急电,还有一份是潜伏在东京的内线传来的密报,都标着‘最高紧急’!”
陈峰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脸色渐渐凝重。
东京的密报详细揭露了日本天皇与英美法三国的密谋——《东北利益划分密约》的核心条款赫然在目:英美法援助日军155毫米榴弹炮生产线、谢尔曼坦克图纸、每月五十架喷火战斗机,
交换条件是东北煤炭、钢铁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大连港租借期延长三十年,以及俘获长春兵工厂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所有权。
而延安的电报则带来了更坏的消息:西方势力已切断延安与苏联的海上援助通道,重庆方面正在密谋新的阴谋,目标直指长春的内部稳定。
与此同时,东京皇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八紘一宇”匾额。
日本天皇裕仁身着戎装,腰间佩着武士刀,面色沉凝地看着眼前的英美法三国驻日大使。
紫檀木桌上的《东北利益划分密约》墨迹未干,每一条款都浸透着侵略的野心。
“长春久攻不下,陈峰的兵工厂已成帝国征服东北的最大障碍。”
裕仁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指尖重重敲在密约上,
“贵方承诺的援助,必须在下月前全部到位。155毫米榴弹炮生产线、谢尔曼坦克图纸,以及喷火战斗机,缺一不可!”
英国大使亚瑟·霍普端起茶杯,掩饰着眼中的贪婪,语气圆滑:“天皇陛下放心,生产线已在菲律宾完成组装,下周即可通过海运抵达大连。
但我们的条件,还请陛下兑现——攻克长春后,东北的抚顺煤矿、鞍山钢铁厂,英美法需享有五十年的优先开采权,大连港的租借期延长三十年,且帝国需保障我方商人在东北的一切权益。”
美国大使约翰·高斯补充道:“另外,据我方情报,陈峰的兵工厂技术疑似源自苏联,若能俘获相关设备和技术人员,需交由英美联合研究。
我们绝不允许东北出现第二个‘红色兵工厂’,更不允许苏联的影响力在远东扩张。”
法国大使皮埃尔·赖伐尔也附和道:“陛下,我们已同意施压重庆,让蒋介石加大对陈峰的封锁力度,切断长春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但我们要求,战后东北的铁路运营权,需由英法联合掌控。”
裕仁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
“可以。但我要求贵方立刻动用海军舰队,封锁渤海湾,切断延安与苏联的海上援助通道。同时,让蒋介石派部队进驻山海关,不准一粒粮食、一发子弹流入长春!”
三国大使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齐声应道:“谨遵天皇陛下吩咐。”
一场牺牲中国东北利益的肮脏交易,在烛火掩映下悄然敲定,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被这无耻的阴谋污染,变得粘稠而压抑。
重庆委员长办公室里,壁炉里的炭火早已冷却,只剩下一堆灰烬。
周正明和刘光远垂手站在一旁,脸上满是焦灼——日军第一次总攻失利的消息传来,让他们“坐山观虎斗”的计划彻底落空,陈峰不仅没被削弱,反而借助延安的援军和神秘补给,实力愈发强大。
“委员长,陈峰这小子真是命硬!有了延安的两个加强团,再加上他那不知从哪来的大批武器,现在的长春简直固若金汤!”
周正明搓着手,语气急促,“再这样下去,等他打退了日军,咱们在东北就彻底没立足之地了,到时候他挥师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刘光远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阴狠,他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委员长,咱们不能再等了。断补给、扣通共帽子这些手段,对陈峰已经没用了。不如换个思路,假意招安。
您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封陈峰为‘东北绥靖主任’,授予上将军衔,让他率部南下‘围剿’延安。
这样一来,既能借延安之手削弱陈峰的实力,又能让日军趁机夺取长春,可谓一箭双雕。”
“招安?他陈峰又不傻,会信咱们的话?”委员长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神色不悦。
“他不得不信!”周正明立刻接话,语气笃定,
“咱们可以放出消息,说英美法已同意援助重庆三十个美械师,下个月就能抵达上海。若他不接受招安,咱们就联合日军两面夹击,让他腹背受敌。
同时,让戴笠亲自安排策反事宜,重点策反那个掌管兵工厂的秦峰,许以‘国防部兵工署署长’的职位,再送他黄金万两、房产百套,只要他倒戈,陈峰的武器供应就断了,到时候他就是瓮中之鳖!”
刘光远补充道:“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散布谣言,说陈峰勾结苏联,想把东北变成苏联的殖民地,让长春城内的百姓对他产生猜忌。再派军统特务潜入城内,破坏兵工厂的生产,制造混乱,搅乱他的军心!”
委员长沉吟半晌,眼神在两人脸上扫过,最终缓缓点头:
“好,就这么办。立刻拟一份招安电报,措辞要‘恳切’,既要体现出国民政府的‘诚意’,也要暗含威胁。
让戴笠亲自负责策反和破坏事宜,务必在日军第二次总攻前,搅乱长春的军心民心,让陈峰自顾不暇!”
“是!委员长英明!”周正明和刘光远齐声应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陈峰众叛亲离、兵败如山倒的场景。
长春城内,陈峰刚安排完新武器的部署,李默就拿着一份截获的军统密电匆匆赶来,脸色凝重:
“军长,军统的密电!他们要招安您,封您为‘东北绥靖主任’,让您率部南下‘围剿’延安。另外,他们还在策反秦峰主任,许以高官厚禄,同时派了大批特务潜入城内,目标是破坏兵工厂,制造混乱!”
陈峰接过密电,快速浏览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密电揉成一团,扔在炭火盆里。火焰瞬间将密电吞噬,化作灰烬。
“蒋介石的算盘打得真响,想让我自断臂膀,再去打内战?做梦!”
他转头看向通讯兵,“立刻给延安发报,请求接通毛主席的电话,我有重要事宜汇报。”
半小时后,指挥部的无线电通讯器里传来延安方面沉稳而有力的声音。
陈峰直截了当地说道:“主席,日军与英美法达成了密约,即将获得大批重武器援助,包括155毫米榴弹炮生产线、谢尔曼坦克图纸和喷火战斗机。
重庆方面假意招安,实则在策反我方人员,还联合西方势力封锁了渤海湾,切断了延安与苏联的海上援助通道。现在长春的处境十分艰难,外有日军重兵压境,内有军统特务作祟,急需延安的支援。”
毛主席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依旧坚定有力:“陈峰同志,你放心,延安早已料到蒋介石会搞小动作,也预判到了日军的下一步行动。
我们已经下令,让晋察冀军区的三个主力团、山东军区的两个炮兵团,火速驰援长春。这五个团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配备了迫击炮、重机枪等重型武器,预计三日内就能抵达。”
“另外,我们通过蒙古的秘密通道,给你运送了十万发子弹、两千发迫击炮弹,以及一批治疗霍乱的药品和过冬物资,现在已经在途中。”
毛主席继续说道,“至于重庆的阴谋,你不必担心。我们已通电全国,揭露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的真面目,同时让地下党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组织游行示威,给他们施加舆论压力。
你要做的,就是守住长春,稳住军心民心,策反的事交给地下党处理,务必保护好兵工厂和秦峰同志,绝不能让军统的阴谋得逞。”
陈峰心中一暖,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他郑重地说道:
“请主席放心,我陈峰誓与长春共存亡,绝不让日军和重庆的阴谋得逞!有了延安的支援和这批新到的补给,就算日军来二十万、三十万,我也能把他们挡在城外,守住东北的这片净土!”
挂了电话,陈峰立刻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指挥部里挤满了各级军官、兵工厂厂长秦峰、延安援军的先头代表,烟雾缭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却又透着一股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