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监如同逃离牢笼的惊弓之鸟,一头扎进了曹文诏那戒备森严、犹带血腥气的大营。他几乎是涕泪横流、添油加醋地将自己在吴庄堡的“遭遇”哭诉了一遍,重点描绘了林慕义如何“跋扈嚣张”、“囚禁钦差”、“藐视朝廷”,并将林慕义那番绵里藏针的“转告”,扭曲成了赤裸裸的威胁。
“……曹总镇!那林慕义分明是拥兵自重,意图不轨!他敢如此对待杂家,就是没把朝廷,没把皇上放在眼里!此獠不除,必成大患啊!”董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帅帐内回荡,带着刻骨的怨毒。
曹文诏端坐在虎皮交椅上,黝黑的脸庞在跳动的烛光下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偶尔闪过思索的光芒。他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表态。
董太监见状,心中更急,又压低声音道:“总镇,杂家离堡前,还偶然听得一个消息,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曹文诏吐出两个字。
“据说……那库尔缠溃散的部众中,似乎混有……混有与京中某些贵人牵连的人物,在暗中活动……”董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目光闪烁。这正是王五设法让他“偶然”听到的谣言。
曹文诏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京中贵人?与鞑子溃兵牵连?这消息太过骇人听闻,却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朝堂之上,党争酷烈,什么龌龊事没有?若此事为真,那牵扯就太大了,远非一个林慕义可比。
他挥了挥手,打断了还想继续煽风点火的董太监:“公公辛苦了,且先去歇息。此事,本镇自有计较。”
董太监见曹文诏态度不明,心中忐忑,却也不敢再多言,只得躬身退下。
帅帐内恢复了寂静。曹文诏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林慕义……董太监……库尔缠溃兵……京中贵人……这几条线在他脑中交织,构成了一副复杂而危险的棋局。
平心而论,他此刻最想做的,是挥师南下,一举碾平那个屡屡违逆他意志的吴庄堡,将林慕义和他的振明军彻底抹去。这不仅是为了完成杨嗣昌的嘱托,更是为了树立他曹文诏在此地说一不二的权威。刚刚击败库尔缠的得胜之师,有这个底气和实力。
但是,林慕义强硬释放董太监的举动,以及借董太监之口传递出的那些话,却又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绊住了他的脚步。
“玉石俱焚”、“南线流寇复起”、“中原局势崩坏”……这些关键词,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回响。他曹文诏是来立功的,不是来背上一个“逼反边军、导致糜烂”的黑锅的。朝廷如今最怕的就是局面失控,若真因他强攻吴庄堡而导致罗汝才甚至高迎祥趁机做大,席卷中原,那他就算砍了十个林慕义的人头,也抵不过这份罪责。
更何况,那关于“京中贵人”与鞑子牵连的谣言,像一根毒刺,让他心生忌惮。这潭水,太浑了。他不想在情况不明时,贸然踏进去,成为某些人手中的刀,或者替罪羊。
“来人。”曹文诏沉吟良久,终于开口。
“末将在!”亲信部将应声而入。
“传令下去,各营加紧休整,清点战果,救治伤员。多派哨探,搜寻库尔缠残部动向,尤其是……留意是否有形迹可疑之人与之接触。”他刻意加重了“形迹可疑”四个字。
“那……吴庄堡那边?”部将试探着问。
“暂且围而不攻。没有我的将令,不许挑衅。”曹文诏做出了决定,“另外,以本镇名义,向朝廷呈送报捷文书,详细陈述我军破库尔缠之功,同时……附上一份密奏,将林慕义部‘协助’防守、以及董公公所言其‘跋扈’之情状,一并陈明,请皇上圣裁。”
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做法:将难题上交,自己则按兵不动,一边消化战果,恢复实力,一边继续监视、施压,等待朝廷的明确指令和局面的进一步变化。他要看看,林慕义这块硬骨头,在朝廷的压力和下,能硬气到几时。也要看看,那关于“京中贵人”的谣言,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
就在曹文诏做出按兵不动决定的几乎同一时间,吴庄堡内,林慕义接到了王五送来的最新情报。
“教官,曹文诏大营没有异动,只是加强了巡逻和对我堡的监视。另外,我们的人发现,有几股小规模的库尔缠溃兵,约二三十人一股,正在向西面的山区流窜,似乎想绕过曹文诏的防区。”王五汇报到此处,语气微微一顿,带着一丝异样,“其中一股,在被我们的人远远缀上时,似乎……爆发了内讧?有短暂的厮杀声,然后其中几人带着几匹马,脱离了大部队,转向西南方向。”
“内讧?”林慕义目光一凝。溃兵因争夺财物或求生路线发生内讧并不稀奇,但在这个敏感时刻,任何不寻常的细节都值得关注。
“看清那脱离的几人有什么特征吗?”他追问。
“距离太远,看不清面容。但其中一人,在厮杀时,腰间似乎掉下了一个亮闪闪的东西,被我们的人后来冒险摸过去捡到了。”王五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的令牌,非金非铁,入手沉重,边缘雕刻着诡异的蛇形纹路,中间是一个古朴的“令”字,材质和工艺都绝非寻常军中之物。
蛇纹令牌!
林慕义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令牌,与之前王五在京畿查探武清侯与杜公公关联时,所描述的那蛇纹令牌,何其相似!
难道……董太监听去的、关于“京中贵人”与鞑子牵连的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库尔缠的偏师南下,除了军事目的,是否还肩负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与朝中某些势力秘密联络的使命?而这令牌的主人,是在内讧中被杀,还是……主动脱离?
一时间,无数猜测和线索在林慕义脑中碰撞、交织。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张隐藏在战争迷雾之下、更加庞大而危险的网。
“立刻派人,盯死那股带着令牌脱离的溃兵!不要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们去哪里,见什么人!”林慕义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一个能搅动整个棋局的变数!
“那曹文诏那边……”王五问道。
“他既然选择围而不攻,正合我意。”林慕义冷静下来,“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一边休整,一边……陪他下一盘更大的棋!”
棋局愈发诡谲。明面上,是曹文诏与林慕义的军事对峙;暗地里,却可能牵扯到朝堂勋贵、内侍太监与境外敌人的隐秘勾连。林慕义这只原本被困的棋子,似乎因为这块意外出现的令牌,看到了一丝跳出棋盘,甚至反过来执子的可能。
他拿起那块冰凉的蛇纹令牌,指尖感受着那凹凸的纹路,眼中闪烁着算计与决绝的光芒。这场博弈,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