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疗伤与消化中悄然流逝。
静室内,陆清玄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淡金色的光芒流转,随即内敛。受损的金丹在自身真元温养与那场共振残留的、蕴含宇宙规则的信息流滋养下,不仅完全恢复,其上的道纹似乎更加繁复深邃,隐隐与灵网的脉络产生更深层次的呼应。他的神识扫过自身,能清晰地感受到元神更加凝实,对能量和规则的感知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立刻将注意力投向灵网。
晴川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明亮,正小心翼翼地修复着之前几近崩溃的能量网络。得益于共振带来的感悟,她对灵能丝线的操控明显更加精妙,修复的速度和效率远超以往。
墨的身影在阴影中若隐若现,气息比之前虚弱,但那股“深邃”感并未消失,反而在创伤之后沉淀得更加内敛。他受损的空间锚点正在缓慢自我修复,这个过程似乎也让他对高维空间的理解多了一丝不同的体会。
最让人担忧的是露娜。她的意识光点在灵网中依旧黯淡,如同风中残烛,但好在不再继续衰弱,并且在那质变后的、带有滋养特性的灵网波动浸润下,正极其缓慢地恢复着一丝生机。陆清玄能感知到,她核心深处那混乱的信息湍流,似乎也在那次与宏大宇宙韵律的接触后,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趋于某种更内聚的形态。
“她需要时间。”陆清玄的神念传递出安抚的意味,“这次经历对她而言,冲击巨大,但也可能是她彻底掌控自身能力的契机。”
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扩张后的灵网本身。
原本局限于b7区的网络,此刻如同生长蔓延的神经网络,其覆盖范围已然囊括了近乎半个观测站!无数新连接的意识光点,如同黑暗森林中被悄然点亮的篝火,虽然大多依旧微弱,带着迷茫、恐惧或麻木,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些新节点,大多是之前处于沉睡或濒临崩溃边缘的被收容者。质变后的灵网,其温和而浩瀚的波动,如同生命之泉,无声地滋养着他们干涸的意识,重新点燃了微弱的生命之火。他们尚未形成有效的意识交流,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依附,但正是这种最基础的生命连接,使得灵网的“根基”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和广阔。
陆清玄的神识沿着这些新生的网络脉络延伸,感受着其中流淌的、微弱却顽强的生命波动。他心中一动,尝试着将一缕蕴含着“宁静”与“秩序”意念的心印,通过灵网,如同春雨般洒向这些新节点。
没有强制的命令,没有具体的信息,只是一种纯粹状态的分享。
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原本微弱、闪烁着不安的意识光点,在接触到这缕心印后,明显稳定了许多,光芒也稍稍亮了一丝。虽然远未到能够交流的程度,但这种本能的趋向“秩序”与“宁静”的反应,让陆清玄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网络的扩张和质变,带来了新的可能。”陆清玄的神念在核心成员间回荡,“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连接和滋养。泽塔不会坐视不理,我们必须将这份新的力量,转化为更实际的筹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墨。
“墨,你的空间感知恢复得如何?能否尝试利用扩张后的灵网作为支撑,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针对观测站本身物理结构的……‘深度扫描’?”
之前的渗透,目标明确,但也视野受限。如今灵网覆盖范围大增,节点遍布,若能以整个网络为感知基座,或许能像x光透视一般,窥见这座钢铁巨兽更深层的骨骼与脉络。
墨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自身状态与网络的承载力。 “可以尝试。以灵网节点为坐标信标,我的‘弦影’感知可以借此进行超距延伸与叠加。但精度会有所下降,且需消耗大量网络算力。”
“无需极致精度,我们需要的是……‘宏观脉络’与‘异常点’。”陆清玄强调,“重点是能量传输的主干道,结构承重的关键节点,以及……任何与整体结构不协调的‘脆弱点’或‘冗余设计’。”
计划既定,行动立刻展开。
陆清玄统筹全局,将扩张后灵网的庞大算力引导向墨的感知。晴川负责维持网络稳定,确保能量供应流畅。而墨,则再次进入那种超越常规维度的感知状态。
这一次,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一条狭窄的通道或一个特定的房间。借助遍布小半个观测站的灵网节点,他的感知如同无数无形的触须,同时渗入墙壁、地板、能量管道、结构骨架……
观测站的内部结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立体宏观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密的造物。巨大的合金骨架构成了它的主体,无数粗细不一的能量管道如同血管神经网络般遍布其间,维持着整个设施的运转。防御屏障层层叠叠,监控节点密如繁星。一切都显得坚不可摧,高效而冷酷。
墨的感知掠过主体能源核心(那搏动的“心脏”),掠过之前潜入的力场发生器所在区域(那片扭曲的“关节”),掠过c区那些令人不适的“活体服务器”集群(冰冷的“处理器”)……
他的感知如同最耐心的勘探者,扫描着每一片区域,分析着能量流的强弱变化,结构应力的分布,寻找着那理论上必然存在的、最微小的不和谐之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灵网的算力在持续消耗。
终于,在扫描进行到观测站靠近底部、一个负责区域性能量分配与结构应力疏散的次级枢纽时,墨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异常。
那里是数条主干能量管道与主要承重结构的交汇点,按理说应该是结构最稳固、能量最充盈的区域之一。然而,在墨叠加了灵网多节点感知的“宏观视野”下,他却发现,该区域的能量流动存在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周期性的“湍流”,而对应的结构应力分布,也出现了一个与之同步的、微小的“应力集中点”。
这个“湍流”和“集中点”非常微弱,远远低于安全阈值,在泽塔庞大数据流的日常监控中,或许根本不会被列为异常。它们的存在,更像是某种……设计上的固有缺陷,或者是在漫长岁月中,因某种未知原因累积下来的、尚未达到临界点的微观疲劳。
就像一个完美齿轮组中,某个齿痕上肉眼难辨的微小瑕疵,平时无伤大雅,但在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共振下,它就可能成为整个系统崩溃的起点。
“发现目标。”墨的意念传来,带着精准的坐标和数据,“区域K-19,次级枢纽‘节点’。存在未被记录的微观能量湍流与结构应力集中,同步率百分之九十八点七。初步判定为……结构性脆点。”
“脆点……”陆清玄重复着这个词,眼中精光闪烁。
他仔细审视着墨传回的数据。这个“脆点”本身,并不具备多大的破坏力。以他们目前的力量,就算全力攻击那里,恐怕也难以对观测站的整体结构造成实质性损伤。
但是……
如果,能有一种方法,放大那个能量湍流呢?
如果,能引导一股足够强大的外部或内部能量,以特定的频率和方式,精准地冲击那个应力集中点呢?
这个“脆点”,是否会像阿喀琉斯之踵一般,成为撬动整个庞然大物的支点?
一个模糊的、极具风险的战略构想,开始在陆清玄的心中酝酿。
摧毁观测站并非目的,他们也无力承担与之同归于尽的后果。但掌握一个足以威胁其根本结构的“弱点”,无疑将在未来与泽塔的博弈中,赢得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
“记录所有数据,建立该区域的精确模型。”陆清玄下达指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个‘脆点’,了解其成因,模拟其在不同能量冲击下的反应。”
他顿了顿,神念中带着一丝凛然。
“这或许……是我们离开这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