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车队缓缓驶过哨卡,正式踏入了叶县地界。

直到此刻,车厢内的华佗与女眷们,以及车外骑马随行的众人,才真正松了口气。

方才那惊险却顺利的一幕仍在脑海中回荡——

胡勇认出他们时那毫不作伪的敬意,士兵们自发列队相送的场景,都让人心潮起伏。

“看来,当初在前线为曹司空诊治头风,终究是结下了一份善缘。”华佗抚着长须,轻声感叹。

这份来自军中将士的认可,在关键时刻成了他们最坚实的通行凭证。

然而,萦绕在陆渊心头的那股危机感却并未随着关卡远去而消散,反而像逐渐收紧的绞索,让他背脊阵阵发凉。

他眉头紧锁,敏锐地察觉到——这份超乎常人的直觉,或许正是双魂融合后带来的馈赠,亦或是诅咒。

上一次出现这般心悸,是在遇见孙峦前,那时遭遇了猛虎与刺杀孙策的门客;而这一次的不安,远比上次更加汹涌猛烈。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他在心中默念。

两名年轻的护卫正在兴高采烈地模仿方才胡勇与陆渊的对话,被孙敬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

他策马靠近神色凝重的陆渊,压低声音:“公子,关卡已过,可是……仍有不妥?”

陆渊被拉回现实,下意识问道:“老孙,从此地出发,穿过叶县抵达南阳,还需多久?”

孙敬略作思索,答道:“公子,我们此刻其实已在南阳郡境内。叶县本身,便是南阳的北大门。”

“什么?”陆渊一怔,这个认知让他瞬间警觉。

他脱口追问:“那现在的南阳,实际控制情况如何?如果我们想彻底摆脱曹……”

话到一半,他猛然收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一股强烈的懊悔涌上心头——自己与张飞论兵时,还曾反复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结果事到临头,竟因连续的奔波与紧张,忽略了最基本的情报搜集!

他立刻改口,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老孙。你立刻挑选两名最机警的弟兄,快马加鞭,潜入叶县!

务必摸清各方势力在南阳的实际控制范围、兵力部署,特别是曹军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势力的动向。

我们不去叶县县城,改走博望,直接南下新野!”

孙敬与一旁的朱富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事情的重要性。

“公子放心!”孙敬抱拳,声音沉稳有力,“此事关系重大,我与老朱亲自走一趟。

定在天黑前,将南阳的虚实探明,回来禀报!”

话音未落,两人已一扯缰绳,马匹嘶鸣着冲出队伍,扬起一路烟尘,朝着叶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崔林勒住马缰,目送孙敬与朱富的身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官道尽头,这才缓缓驱马靠近陆渊。

他沉吟片刻,声音低沉而谨慎:

“陆兄,我虽久在北方,对南阳局势也略知一二。

曹司空的布防,确实主要集中在叶县至宛城一线,作为防备南方的前哨。

只要我们能顺利通过叶县地界,继续南下,来自曹军的直接威胁便会大减。”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陆渊,问出了心中盘旋已久的疑虑:

“陆兄如此急切,甚至不惜临时变更路线,可是……在担忧曹司空会对我们不利?”

陆渊迎上他的目光,坦然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德儒兄明鉴。曹孟德与我,终究不是同路之人。

他若知晓我曾与张翼德秘密接触,更在军中行医时刻意隐藏了武艺……以他多疑善忌的性格,绝不会容我。”

崔林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复杂无比。

自从与陆渊同行以来,得到的都是礼遇,但这一次,扑面而来的危机感却截然不同。

更让他心头一沉的是,与张飞接触此等关乎立场性命的大事,陆渊竟从未向他透露分毫。

陆渊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在马上微微欠身,语气诚恳地告罪:

“德儒兄,非是陆渊有意隐瞒与张飞之事。

实乃此事关系重大,多一人知晓,便多一分泄露的风险,不仅会连累兄台,更可能危及我等所有人的性命。

隐瞒之过,还请德儒兄海涵。”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确认护卫们都时刻在警戒,这才将声音压得低了一些,对崔林来说却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既然已行至此处,有些事,也该向德儒兄坦诚了。

我此前在寿春附近偶遇张飞,不仅与他切磋武艺,更应其所请,助他操练军队,改良军制。”

他目光灼灼,继续道:“我此番执意北上,大力推行《防疫十条》;

首要之因,确是为了防范未来可能席卷天下的大疫,拯救苍生于水火。

但此行南下南阳,除了此地确是疫病高发之区,可践行医道救人之外,亦存了另一番心思——”

他深吸一口气,字句清晰地说道:“我欲在南阳寻觅根基之地,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

他日,当助刘玄德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再造太平!”

他凝视着崔林瞬间苍白的脸色,语气沉重而决绝:“德儒兄,事已至此,陆渊不敢再相瞒。

你我相交于微末,情谊深厚,我亦不愿强人所难。

若兄台觉得此路太过凶险,此刻离去,尚来得及。

我绝不会阻拦,更不会心存芥蒂。”

崔林呆坐马上,脸上神色剧烈变幻,震惊、恍然、挣扎、无奈交织在一起。

半晌,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嘴角扯出一抹苦涩至极的笑容:

“陆小兄啊陆小兄……我崔林这算不算是……稀里糊涂就上了你的贼船了?”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自嘲,“难怪当初离开许都前;

你特意问我是否愿在许都安家立业……原来那时,你便存着南下投刘之心。”

他目光扫过周围熟悉的车马和护卫,叹息道:

“时至今日,就算我崔林此刻抽身而去,身上也早已打上了你陆渊与华神医的烙印,一旦事发,曹司空那边,又如何能说得清?”

他最终抬起头,直视陆渊,问出了那个最关键、也最让他困惑的问题:

“只是……陆兄,我仍有一事不明。

那刘玄德如今势单力薄,漂泊不定,天下人皆视其为丧家之犬。

以陆兄你经天纬地之才,洞察世事之明,放眼天下,诸侯何其多也,为何……为何独独选中了他?”

陆渊勒住马缰,目光投向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岭,那绵延的绿色仿佛连接着另一个时空。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某种超越年龄的深沉:

“德儒兄,在我那一梦千秋的旅程中,你知道最让我扼腕叹息的是什么吗?”

崔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谨慎地猜测:“莫非是梦中……未能辅佐刘皇叔成就大业,一统山河?”

陆渊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非也。令我辗转反侧的是,即便蜀汉丞相鞠躬尽瘁,终究未能北伐成功,复兴汉室。

那五丈原的秋风,吹散的不只是一代贤相的生命,更是一个时代的希望。”

“蜀汉?”崔林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陌生的国号,“这莫非就是刘皇叔将来所立的国号?”

陆渊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然一笑:“谈论这些终究没有意义。

梦境终究是梦境,谁敢保证世事一定会按照梦中的轨迹发展?

我选择刘皇叔,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有他,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接纳我的理念,愿意为了天下苍生而做出改变。”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我是王富贵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大明之五好青年我的梦连万世界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