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田里的稻谷泛着金黄,即将迎来又一年的丰收。苏念晚的小药房在村里稳稳地扎下了根,成了乡亲们信赖的去处。她每日里除了料理家务、伺弄自留地,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打理小药房和研读医书上,日子充实而平静。
这日午后,苏念晚正在药房里用新学的【药材保鲜储存技巧】处理一批新采的薄荷,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和带着哭腔的呼喊:
“念晚!念晚!快救救我家铁蛋他爹!”
苏念晚心中一凛,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出。只见邻居栓子媳妇搀扶着她男人,连拖带拽地往院里来,后面还跟着几个慌乱的村民。栓子(青年栓子,与之前大学生同名)脸色惨白,满头大汗,右手手臂以一个不自然的角度弯曲着,疼得龇牙咧嘴,几乎站不稳。
“这是咋了?”苏念晚连忙上前帮忙扶住。
“在……在房顶上捡漏,脚下一滑……摔……摔下来了……”栓子媳妇声音发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胳膊……胳膊怕是断了!”
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年头,庄稼汉子摔断胳膊可是大事,耽误了治疗,落下残疾,整个家都可能垮了!送去公社卫生所,路远颠簸,只怕更受罪。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苏念晚身上。栓子媳妇更是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抓住苏念晚的胳膊:“念晚,你……你在市里学过,你有办法不?求求你,救救他!”
苏念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仔细检查了一下栓子的手臂,肿胀明显,局部畸形,确实是骨折的典型表现。她没有现代仪器,无法判断是否粉碎性或者有无伤及神经血管,但基本的骨骼复位和固定,她在培训班接触过理论,秦老也简单演示过。
“别慌!”苏念晚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栓子哥这胳膊是骨折了,得赶紧复位固定。我先试试,如果不行,咱们立刻往公社送!”
她立刻指挥起来:“大嫂,快去烧点开水,找些干净的布来!墨林,找几块巴掌宽、一尺来长的直溜木板来!要快!”她又对周围几个青壮说,“劳烦几位大哥帮忙,扶稳栓子哥,等会儿听我口令。”
她的指令清晰明确,慌乱的人群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分头行动。苏念晚则快速回到药房,拿出自己炮制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草药粉末,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备用。
准备工作就绪,苏念晚深吸一口气,回忆着秦老教授的手法要领。她让两个壮劳力一左一右扶稳栓子的肩膀和身体,自己则蹲下身,双手稳稳地握住他受伤的手臂。
“栓子哥,忍着点,会有点疼,就一下!”苏念晚目光专注,语气坚定。
栓子咬着牙,重重地点了点头。
苏念晚屏住呼吸,运用巧劲,只听“咔哒”一声轻微的脆响,畸形的手臂被她准确地复位回了正常位置!栓子闷哼一声,额头上瞬间冒出豆大的汗珠,但扭曲的表情却舒缓了不少。
“好了!固定!”苏念晚不敢耽搁,立刻将草药糊均匀地敷在肿胀处,然后用干净布条包裹,最后用沈墨林找来的木板夹住手臂,用布带牢牢捆扎固定好。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沉稳利落,看得周围的人都呆了。
“暂时固定好了,能减轻点痛苦,也防止二次损伤。”苏念晚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细汗,“但这只是应急处理,骨头长好需要时间,千万不能乱动。这两天我会每天过来换药查看情况。如果肿得厉害或者疼得受不了,一定得去卫生所拍片子!”
栓子感觉手臂虽然还疼,但那种钻心的、无法忍受的剧痛已经消失了,他长长舒了口气,看着苏念晚,感激得话都说不利索:“念晚……谢……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条胳膊……”
栓子媳妇更是直接要给苏念晚跪下,被苏念晚死死拉住。
“嫂子,快别这样!乡里乡亲的,应该的。”苏念晚扶住她,“赶紧扶栓子哥回去躺着,注意别压到伤臂。我晚点再过去看看。”
这件事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红星大队!苏念晚竟然连摔断的胳膊都能接!这手艺,简直神了!之前对她医术还存有最后一丝疑虑的人,此刻也彻底心服口服。“小苏大夫”的名声更加响亮,甚至邻近大队都有人隐约听说了红星村有个会接骨的女能人。
就在这赞誉声中,沈墨琛休假归家的日子也到了。
这天傍晚,苏念晚刚给栓子换完药回家,正在灶间准备晚饭,就听到院门外熟悉的脚步声。她的心没来由地快跳了几下,放下锅铲迎了出去。
沈墨琛风尘仆仆地站在院子里,夕阳的余晖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他第一眼就看到了从灶房出来的苏念晚。一个月不见,她似乎没什么变化,又似乎哪里不同了。眉眼间的神色更加沉静自信,站在那里,仿佛一棵历经风雨后愈发坚韧的翠竹。
“回来了。”苏念晚看着他,唇角自然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嗯,回来了。”沈墨琛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深邃的眼眸里漾着清晰的思念和暖意。
王秀英和赵秀娥听到动静也欢喜地迎出来,沈明珠更是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去抱住了三哥的腿。一家人团聚,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晚饭桌上,王秀英忍不住把苏念晚如何妙手回春救治栓子的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沈墨琛听,言语间满是骄傲。沈墨琛安静地听着,目光不时落在身旁安静吃饭的苏念晚身上,那眼神里除了欣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与有荣焉。
饭后,王秀英照例体贴地带着其他人离开了,将空间留给小两口。
秋月皎洁,清辉满地。两人并肩坐在院中的石凳上,中间依旧隔着那方小石桌,桌上放着苏念晚泡的安神茶。
“听说,你现在是村里名副其实的‘小苏大夫’了。”沈墨琛端起茶杯,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苏念晚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都是大家抬爱,我也只是学了点皮毛,碰巧帮上了忙。”
“不必过谦。”沈墨琛看着她,目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你能学以致用,惠及乡邻,是好事。我为你高兴。”
他的肯定简单而真挚,让苏念晚心里甜丝丝的。她抬起头,看着他被月光勾勒得愈发清晰的侧脸,轻声问:“你呢?新工作还适应吗?”
“一切顺利。”沈墨琛答道,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偶尔会想起家里。”他的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苏念晚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搔了一下,脸颊微热,低下头,声音更轻:“家里……也都好。妈和大嫂把家里打理得很好,我也……我也盼着你回来。”
月光如水,流淌在两人之间。这一次的团聚,少了之前的生疏与试探,多了历经小别后的熟稔与温情。他们不再需要过多言语,只是这样静静地坐着,感受着彼此的存在,便觉得岁月静好,内心充盈。
沈墨琛看着身旁女子低垂的眉眼和微微泛红的耳尖,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他知道,无论在外经历多少风雨,这个有她在的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归处。而苏念晚也深知,身边这个沉默却可靠的男人,就是她在这个时代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暖的港湾。夫妻二人,在这静谧的秋夜里,心靠得前所未有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