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娟的热心指引下,周为民一家从护士那里得到了关于周建设的确切消息。
淑英一脸感激的对红娟说道:
“大姐,真是谢谢你了!”
红娟却摇了摇头,表示这并没有什么。
此刻的红娟,已经确定了眼前这个三个人,就是来找自己所认识的那个周建设的。
他们三人中,老一些的一男一女 ,无疑就是周建设的父母了。
而年轻的淑英——
红娟心里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只是还没能确定。
红娟本有些好奇,想要跟上前去一道去看看,可她心里惦记着发高烧的女儿,当下便也不再耽搁,点了点头就先行离开了。
“这周建设不是说去北市出差了吗?怎么突然生了病,还送到西市这的医院来了?”
而且看周建设父母的情况,大概率是舟车劳顿连夜赶过来的。
周建设难道出了什么意外,伤得很严重?
红娟心里很有些好奇。
自己回来的时候,是跟周建设同过一截路。
红娟对于周建设这个人,好感虽然没有多少,但毕竟是一个部队里出来的。
如今他生病住院,自己不知道还好说,这既然都知道了,看来有机会得去看看他,了解下情况。
廖志愿见妻子回来,问了两句缴费的事情,便没再多话。
他是个少言寡语的性子,除了必须要说话的时候,他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言不发。
这也是当初红娟瞧不上他的地方。
一点生活情趣,一点沟通欲望都没有。
好在后来红娟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渐渐的也就看淡了。
跟谁过不是过呢?
只要他不打老婆,踏实肯干,赚的钱都交给自己,就行了。
甜言蜜语,长得好看,那都是虚得不能再虚的东西。
经过医生的检查,打吊瓶,吃药等一系列操作,到中午的时候,红娟小女儿的烧总算是退了。
红娟两口子这才放了心。
一想到一家人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早饭也没吃,红娟也不指望廖志愿能主动提起,她开口说道:
“你好好看着孩子,我出去买点吃的过来先垫一垫。”
不等廖志愿回答,红娟便起身走了出去。
廖志愿怀里抱着女儿,他有些愧疚的看着红娟离开的背影。
红娟嫁给他,是他高攀了。
因此刚结婚那一两年里,廖志愿忍受着红娟对自己的不喜。
他的要求不高,红娟嫁给他,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这就足够了。
只要她还愿意把日子过下去,自己总会想办法,让红娟母女三个人过上好日子的。
他虽然木讷寡言,但人勤奋踏实,在街坊邻居口中口碑算是好的。
红娟想着等会吊瓶打完了,直接回家里去吃午饭,便只打算随便买两个饼子对付一下,应下急。
可她人刚从儿科走出来不远,就隐约听到从医院二楼处传来争吵的声音。
一个男人的声音嘶哑着说道:
“大夫,我儿子他这是怎么了?我送去部队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就......怎么就人不行了呢?”
是周为民的声音!
红娟刚才跟他们打过交道,加上她也关心着周建设的情况,因此一下子就听了出来。
周建设要不行了?
这是怎么个情况?
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红娟心下一惊,便停下了出去买饼子的脚步,而是带着有些焦急的情绪往二楼望去。
二楼走廊里,红娟就瞧见周建设的父亲正拉着一个医生的手臂,整个人急切的问着话。
周建设的母亲已经哭了起来,抽泣着说道:
“是啊大夫,建设他这究竟是怎么了?他一向身体好的很,怎么突然就中了毒呢?”
中毒?
这一发现更加叫红娟感到惊讶了。
面对病人父母的焦虑无助, 医生已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
医生尽量安抚着说道:
“我们已经给他做了全身的检查,才发现是中了毒了。”
“这周建设同志好在被送来的及时,要是再晚两天,只怕你们这次过来......”
虽然过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真的亲口听到医生的话,周为民跟他老伴没有一个能承受的住的。
周建设的母亲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淑英忙将她给扶住,一时间二楼走廊乱作一团。
楼下的红娟虽然听的不是很真切,但周建设性命垂危,他母亲因此晕倒是她亲眼看见的。
“看来周建设是真的凶多吉少了。”
红娟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这边周建设的母亲突然晕倒,让周为民和淑英都吓了一大跳。
这儿子还躺在病床上没醒呢,老伴又晕了过去,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等把周建设的母亲给安顿好,趁着周为民在里面照顾老婆和儿子,淑英走了出来,悄悄的问医生道:
“大夫,我请问下,周建设同志他这个情况还能不能好了?”
淑英心中虽然也是一片慌乱,但到底还是在一头乱麻中找到了突破口。
大夫见她一身风尘仆仆,明明已经很累了,但还是有理有据的在跟自己问话,心里对淑英不免生出了几分怜惜。
但听大夫开口说道:
“周建设住进来已经好些天了,期间内也有过短暂的情况好转,但他中的毒比较特殊,国内目前的研究水平有限,还没有专门的特效药。”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病情才会反反复复,甚至是急转直下。”
“说实话,目前我们医院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用常规的药物去延缓毒性全面发作。”
淑英听了医生的话,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西市是多大的城市啊, 连西市军区医院的大夫都说没有办法,那不是等于判了周建设死刑吗?
淑英到了此刻,才有了深深的无力感。
她跟周建设本没有见过多少回,只是同住在一个村里,大家都知道有彼此这么一号人罢了。
当周为民上淑英家提亲的时候,淑英也是综合考量过周建设的条件的,这的确是门可以托付终身的好亲事。
要说淑英对周建设有多少男女之情,那是断然没有的。
淑英只是更重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