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2017年,新年之后,他第一次踏上了苏州这片土地,对于这座即将成为他未来常驻之地的城市,他的了解其实并不多。
然而,选择苏州并非偶然。除了宜人的气候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房子充满了古风古色,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非常适合居住。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让韩旭心动不已,他相信在这里生活将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不仅如此,苏州还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韩旭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到各种实惠的福利,还能接触到更多的商业机会和资源。这对于他个人的发展以及接下来公司的布局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韩旭漫步在自己的家中,感受着这个空间带来的温馨与舒适。尽管季节已经更替,但花园中的景色依然如诗如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花朵依然绽放,绿树依旧葱茏,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陈曦到的时候,看到韩旭多少有些无奈,本来自己去三亚就是奔着严小秋协商装修,哪知道协商差不多,严小秋去没办法跟着自己来苏州,只能来这里找韩旭,多少有些折腾。
“抱歉,陈曦,让你来回折腾,辛苦啦。”韩旭对陈曦感觉抱歉。
“没关系,感谢韩总让我去三亚度了个假,又来苏州游玩,不过,这次你可不能离开我,我们必须把装修方案一次性定下来,不然,我很难保证六月份,你们入住。”陈曦开始玩笑地说道,说到最后,却还是告诉韩旭,这次要必须定下来。
韩旭点点头,他这次过来就是要配合,毕竟陈曦的时间也是时间,更何况,自家还等着入住呢。
韩旭随陈曦步入苏州园林宅邸,青石板路蜿蜒穿过月洞门,两侧竹篱引着绣球花蜿蜒。主通道以香樟木为顶,地面铺着青灰色阶砖,墙角苔藓浸润着水汽。转过一株老石榴树,豁然见临水廊亭——八根朱漆廊柱顶着卷棚顶,栏板雕着缠枝莲纹,檐角悬着青铜风铃,风过处叮咚作响。
湖心亭用太湖石筑基,四柱攒尖顶覆着孔雀蓝琉璃瓦。亭内青石铺地,中央摆着张紫榆木圆桌,四把圈椅上铺着缂丝软垫。临水三面设美人靠,栏板嵌着冰裂纹玻璃窗,透过窗可见锦鲤绕着汉白玉雕栏游动。
假山拾级而上,半腰处的木屋以松木搭建,屋顶覆着蓑衣状青瓦。门楣挂着块木匾,屋内泥墙糊着竹篾,靠墙摆着张旧书案,案头端砚压着泛黄的宣纸,墙角陶瓮插着几枝枯荷。
转过山坳是几间功能房:书房用酸枝木书柜顶天立地,紫檀画案上铺着徽墨;琴室地面铺着桐木地台,墙面悬着张南宋古琴;茶室则以黄泥夯墙,竹制吊顶垂下盏走马灯,茶柜里码着整套紫砂茶具。每处装修都暗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训,连窗棂雕花的纹样都依着二十四节气更换。
两人在庭院中转了一天,终于把大致的方案确定下来,第一批装饰的就是中院和后院部分房子,一共40间各种功能房子进行装饰。
两人签订了合同,韩旭看着慢慢一摞的装修图纸,不禁感慨,“我东北老家的一栋楼的装修图纸都没有你这里的三分之一。”
“你东北老家那栋现代的楼装饰很多都是相似的风格,可是,你这园林的房子,每一处房子装修都不同,而且,很多都采用了古法装修,哪那么容易,就连窗户的装饰都需要设计图,怎么能相提并论。”陈曦收拢合同,哭笑不得地看着韩旭。
韩旭讪笑了下,抬手看了一眼手表,确定了下时间。
“已经快下午六点啦,我们去吃饭吧~!”韩旭邀请陈曦去吃饭。
一家环境优雅的西餐厅里,灯光柔和而温暖,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韩旭与陈曦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精美的餐具和丰盛的菜肴。
陈曦优雅地切着牛排,一边细细品味着,一边好奇地问韩旭:“我听小秋说过,你好像从来没有进过西餐厅呢?那今天怎么会突然带我来这里吃饭呢?”
韩旭微笑着回答道:“其实我也去过一两次,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西餐。它确实很精致,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但对我来说,这些食物总是显得有些华而不实,不能让我真正感到饱腹。不过,今天看到你这么辛苦,我觉得只有这样的环境和美食才能表达我对你的敬意。”
陈曦听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她开心地笑了笑,说道:“你可真是太客气啦!其实我也和你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胃呢。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吃中餐,那才更符合我的口味。”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又拉近了一些。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他们继续享受着美食,畅谈着彼此的生活和喜好。
“你从事装修行业多久啦~!”韩旭问道。
“嗯,有六年了吧~!不过,你家这么大的项目却是第一次,开始内心还是有些不安,不过,如今签订了合同,反而踏实了许多,感谢你采纳我的装修方案。”陈曦温柔地道谢。
“方案做得很好,不过,如何复原你的设计才是关键,这里面少不了古建筑的建设,以及各种家具,门窗的打造,不知道你是否有思路呢,据我调查你们公司似乎不具备这种古风建筑风格。”韩旭摆摆手,方案的确不错,但是,能否一比一的把效果图建设出来可就需要对方公司的实力。
陈曦吃了口东西,笑盈盈地说道:“放心吧~!既然我敢签合同,就有思路,既然你问了,我可以告诉你奥,我公司的确没有这方面的实力,但是,感谢昭阳短视频的方总,她给我推荐了不少建筑方面的非遗传承人,你家这些家具等东西,都已经和他们聊过了,他们那边都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