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的纽带一旦牢固系紧,带来的活力远超预期。栖雁坳与南山村之间的互动,从最初小心翼翼的试探,逐渐演变为频繁而深入的交流。这条蜿蜒于两山之间的道路,如今承载的不仅是物资与人员,更是知识与希望。
水力磨坊的建设进入了最关键的水轮安装阶段。巨大的榆木水轮主体结构已经在工坊区完工,需要运送到选址地点进行组装。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的工程。周砚亲自指挥,动员了坳内几乎所有空闲的劳力,还通过石岩,临时借调了十余名南山村的壮劳力前来帮忙。
“大家听我号子!一起用力!”周砚站在高处,左臂挥舞指挥,声音洪亮。粗大的绳索勒在肩头,数十人分成数组,如同蚂蚁搬山般,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木制水轮组件一寸寸挪向溪边预定的基座。号子声、喘息声、木料摩擦声混杂在一起,场面热火朝天。
沈云疏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人负责检查基座的水平和牢固程度,确保水轮安装后能够稳定运行。马老三则带着他的土木小组,按照沈云疏根据《水利营造法式·残卷》中新学到的知识,对引水渠的入口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可调节的木质闸板,以更精确地控制水流大小和冲击力。
“云疏姑娘,您看这闸板,按您说的加了这滑槽和卡榫,果然灵活多了!”马老三抹了把汗,兴奋地指着新安装的闸门结构。这小小的改进,使得未来调节水磨坊的动力输出变得轻松许多。
经过整整两天的紧张忙碌,巨大的水轮终于被成功安装到位,与传动机构精准连接。当周砚下令提起引水闸板,清澈的溪水奔腾着冲入水轮叶片槽,带动着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转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开始是嘎吱的磨合声,令人心悬。但随着转速逐渐平稳,水轮发出了均匀有力的轰鸣,通过精巧的齿轮组,将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尚未安装磨盘的主轴上。
“成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开来!无论是栖雁坳的居民,还是前来帮忙的南山村村民,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和惊叹。他们共同见证了又一项改变生活的奇迹诞生。
沈云疏看着那平稳运转的水轮,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多了一座磨坊,更是将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实践的巨大进步,也标志着栖雁坳在手工业生产的效率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只需要将石质磨盘安装到主轴上,这座水力磨坊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与此同时,对密库典籍的研读和应用也在持续深入。沈云疏和周砚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其中。那卷《金石萃编·选录》给了他们极大的启发。上面记载的多种矿物辨识方法和简单的冶炼技巧,虽然古朴,却体系完整,弥补了他们许多知识盲区。
“周大哥,你看这里提到的‘火候辨矿法’,”沈云疏指着竹简上的一段文字,“通过灼烧矿物观察火焰颜色和残留物来判断其成分,虽然粗糙,但在野外快速辨识时非常实用。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教给负责寻找矿脉的队员。”
周砚仔细阅读后,点了点头:“确实。还有这种‘分层沉淀法’提纯某些金属,虽然耗时,但不需要复杂工具,很适合我们目前的条件。下次找到新的矿脉,可以试试。”
两人一边研读,一边讨论,将典籍中的古老智慧与栖雁坳现有的技术条件相结合,不断构思着改进现有工艺和探索新可能性的方案。沈云墨带领的抄录小组则兢兢业业地继续着他们的工作,确保每一卷典籍的内容都能被完整、准确地保存下来。
技术的进步也体现在护卫队的装备上。随着嵌钢工艺的逐渐成熟和铁料供应的稳定,护卫队开始批量换装新式的嵌钢腰刀和长矛。这些武器不仅更加锋利耐用,而且在关键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大大增强。周砚还根据典籍中一些零星的记载和自己的经验,改进了皮甲的缝制方法和关键部位的加固,使得防护性能有所提升。
这一日,林栖带着侦察小队从山外归来,带回了一个不算意外,却足以让所有人警惕的消息。
“黑旗寨残部,最近在西北方向百里外的‘野狼沟’一带活动频繁。”林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但内容却带着寒意,“他们似乎在整合周边零散的溃兵和流匪,规模有所扩大。另外,有迹象表明,他们和北面更远的一股被称为‘座山雕’的马匪有了接触。”
议事棚内刚刚因为水力磨坊成功安装而带来的轻松气氛,瞬间凝重了几分。
“野狼沟……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靠近通往北面的商道残余。”周砚沉吟道,“蝮蛇选择在那里落脚,看来贼心不死,还想卷土重来。和‘座山雕’勾结,是想弥补他们上次损失的人手和获取马匹吗?”
沈云疏眉头微蹙:“看来我们的安稳日子,不会太长久。他们整合力量,目标恐怕不仅仅是劫掠,很可能还是冲着我们,或者南山村来的。”上次截杀他们的先锋小队,等于是彻底撕破了脸,黑旗寨残部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沈云疏看向周砚和林栖,“周大哥,护卫队的训练不能松懈,尤其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山地攻防战和应对骑兵冲击的演练。新装备要尽快形成战斗力。”
“明白。”周砚沉声应道,“我会加强这方面的操练。”
“林栖,”沈云疏又转向他,“侦察的范围需要再扩大一些,重点监控野狼沟方向的动静。同时,也要留意北面‘座山雕’的动向。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情报来判断他们的意图和可能的行动时间。”
林栖点了点头:“我会安排。”
沈云疏思索片刻,又补充道:“另外,这个消息,我们也需要尽快告知石岩队长。如今我们两家唇齿相依,任何一方的威胁,都是共同的威胁。看看他们那边,是否也有相关的消息,或者能否在更远的方向布置一些眼线。”
很快,信使被派往南山村。石岩接到消息后,高度重视,亲自来到栖雁坳商议。
“野狼沟的情况,我也有所耳闻。”石岩面色凝重,“只是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还和‘座山雕’搭上了线。‘座山雕’那群马匪,来去如风,劫掠成性,若与黑旗寨残部合流,确实是大患。”
双方经过商议,决定进一步加强军事协作。除了既定的联合操练,还约定建立更快捷的情报共享机制,在任何一方发现敌情异动时,立即通过烽火或快马通知对方。同时,也开始着手规划,在连接两村之间的关键隘口,共同修建一处小型的哨卡和防御工事,作为预警和阻滞敌人的前哨。
潜在的威胁像一片阴云,悬在了两个刚刚尝到合作甜头的村落上空。但也正是这外部的压力,促使他们的联盟变得更加紧密和务实。
回到各自村落后,无论是栖雁坳还是南山村,都明显加快了备战的步伐。工坊里,铁匠们锻造武器的叮当声更加急促;护卫队的操练场上,喊杀声和兵器碰撞声终日不绝;负责后勤的春婶和王氏,则开始有意识地增加粮食和药品的储备。
紧张的气氛并未冲淡发展的热情,反而增添了一种紧迫感。水力磨坊的石磨盘终于安装调试成功,当第一捧粟米被倒入磨眼,随着水轮的转动被研磨成细腻的粉末流出时,围观的人群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这标志着栖雁坳在粮食加工上,彻底摆脱了完全依赖人力和石臼的原始状态,效率提升了数倍不止。
沈云疏站在磨坊旁,感受着脚下传来的轻微震动,看着那洁白的面粉缓缓流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科技进步带来的喜悦,有家园日益稳固的欣慰,也有对未知威胁的隐忧。
她知道,平静的日子可能不多了。黑旗寨残部的阴影如同蛰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露出獠牙。但在那之前,栖雁坳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不可侵犯。联盟的力量、技术的积累、人心的凝聚,这些都是他们面对未来风浪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