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营。
这两个字,在大唐的任何一个州县,都代表着禁忌与不祥。那是一道无形的墙,将健康与疾病,生存与死亡,清晰地分割开来。
顾长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脑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
流民。疯了。见人就咬。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指向的绝非普通的瘟疫。
寻常疫病,只会让人虚弱、发热、乃至溃烂死亡。而这种“狂暴化”的症状,更像是……某种人为的催化。
“备车。”
他没有丝毫迟疑,抓起一件厚实的披风裹在身上,快步向外走去。
夜色下的渭州,已经不复白日的平静。急促的铜锣声从城西的方向传来,伴随着隐约的惨叫和兵器碰撞的锐响,给这座古城的睡梦划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马车在石板路上颠簸,顾长生闭目养神,脑中却在飞速运转。
他不是医师,但他曾是一个历史学者。他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是军事上的灾难,更是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他们是瘟疫、饥荒和兵乱最直接的受害者。
疫营,便是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最脆弱、也最容易被引爆的火药桶。
“吱嘎——”
马车停下。
还未等亲卫来得及掀开车帘,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杂着草药、污秽和焦炭的气息,便已经钻入了车厢。
顾长生下了车,眼前的景象,比亲卫的描述更加混乱。
城西疫营,设立在一片废弃的军营旧址上。此刻,整个营地已经被州府的府兵围得水泄不通。
火把乱晃,将人影拉得如同鬼魅。营地内,几座茅草搭成的棚屋正在燃烧,黑烟滚滚。
府兵们结成简陋的阵型,用长枪和盾牌,死死地将一群状若疯魔的人堵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
那些“疯子”,正是下午才被收治的流民。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双目赤红,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嗬嗬声。
他们的动作快得惊人,力气也大得离谱,几名府兵的盾牌,已经被他们用牙齿和指甲撕扯得木屑横飞。
更可怕的是,地上已经躺倒了七八名府兵和几名营中的医工,他们的脖颈和手臂上,都有着深可见骨的咬痕。
刺史崔源早已赶到,正站在外围,急得满头大汗,指挥着弓箭手,却迟迟不敢下令放箭。
“天尊!您可算来了!”崔源一见到顾长生,如同见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来,“这……这究竟是何方妖孽作祟啊!”
顾长生没有理会他的惊慌,目光如刀,迅速扫过整个现场,开始冷静地拆解眼前这团乱麻。
第一道命令,清晰而冷酷。
“封锁。”
“天尊?”崔源一愣。
“以疫营为中心,方圆五百步,拉起警戒,任何人不得进出。”顾长生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派人传令城中武侯铺,关闭所有坊门,全城宵禁。此事,在查明之前,一字不得外泄。”
“是!是!”崔源如梦方醒,连忙挥手,将命令传达下去。
第二道命令,紧随而至。
“隔离。”顾长生指向那些躺在地上的伤者,“所有被咬伤之人,无论死活,立刻与其他人分开!单独收治,严加看管。
派人检查所有参与围堵的府兵,身上有抓痕、咬痕者,一并隔离。”
这道命令,让在场的府兵们一阵骚动,但无人敢于违抗。
第三道命令,直指核心。
“带疫营的医官来见我。”
很快,一个须发皆白、身上还沾着血迹的老者,被带到了顾长生面前。他显然是吓坏了,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利索。
“下……下官张季,拜……拜见天尊。”
“不要废话。”顾长生打断了他,“回答我的问题。”
“这批流民,何时入营?从何而来?总共多少人?”
张季定了定神,专业素养让他勉强恢复了些许镇定:“回天尊,今日申时入营。据他们自己说,是从东边华州方向逃难而来。入营登记的总共是四十七人。”
“入营后,你们做了什么?”
“按……按规矩,先是验明身份,然后施粥,分发草药,再安置入营。”
“施粥?”顾长生的眼角,微不可查地跳了一下,“什么粥?”
“就是府库调拨的粟米,加上一些野菜,熬的粟米粥。”张季答道,“这是朝廷的规制,所有疫营,都是如此。”
“发作,是从何时开始的?”
“戌时末。”张季脸上露出恐惧之色,“第一个发疯的,是个孩子。他突然尖叫着,咬向自己的母亲。然后……然后就像会传染一样,一个接一个,全都疯了!”
申时入营,戌时发作。
中间,隔了两个时辰。
顾长生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他不再多问,而是对着崔源下令:“让你的兵,活捉一个过来。记住,要活的。”
“这……”崔源面露难色,“天尊,这些疯子力大无穷,刀枪都未必能制服……”
“那就用网。”顾长生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
很快,府兵们找来了数张捕兽用的大网。
在一阵鸡飞狗跳的混乱和数人受伤的代价之后,他们终于成功网住了一个身材相对瘦小的流民,用长枪的枪杆死死压在地上。
那人兀自疯狂挣扎,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嘶吼。
顾长生缓步上前,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一条路。
他蹲下身,不顾那人身上散发的恶臭,仔细观察。
借着火光,他看清了那人的瞳孔,已经收缩成了针尖大小。皮肤之下,隐隐透出尸斑般的青紫色,一根根黑色的血管,如同扭曲的蚯蚓,在皮下凸起。
这个症状……
和郭子仪中咒时,一模一样!
顾长生心中一沉,但没有立刻下结论。他闭上双眼,【望气术】发动!
刹那间,凡俗的景象退去,气的世界,在他眼前展开。
他“看”到,这个流民的头顶,被一股狂暴、污秽的戾气笼罩。但这股戾气并非核心,它更像是一种表象。
真正的根源,在于此人的识海深处。
那里,盘踞着一缕比发丝还细的黑线。这根黑线,散发着“贪狼”那独有的、充满恶意的妖气。正是这根黑线,在不断地刺激着此人的神魂,摧毁他的理智,激发他最原始的兽性。
然而,这依然不是最终的源头。
顾长生的神念,顺着那股妖气的脉络,向下探查。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了此人的胃部。
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小团几乎已经消化殆尽的食物残渣。而就在这些残渣之中,残留着一丝微弱到极致,却与那黑线同根同源的妖力!
是吃下去的!
通过食物,将某种蕴含了“贪狼”妖力的“引子”,植入了这些流民的体内!
这是一种延迟发作的、以妖力为核心的……蛊!
顾长生猛地睁开双眼,眼神锐利如鹰!
“粥!”他吐出两个字。
“粥?”一旁的崔源和张季都愣住了。
“所有发疯的,是不是都喝了申时熬的那一锅粥?”顾长生厉声问道。
张季被他的气势所慑,仔细回想了一下,猛地一拍大腿:“没错!天尊神了!这四十七人,都喝了!营中原本还有些其他病患,但喝的是另一锅药汤,他们……他们都没事!”
真相,已经浮出水面。
但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随之而来。
顾长生转向张季,声音因为极度的冷静而显得有些发寒:“除了这四十七人,今天下午,还有没有其他人,喝过那锅粥?”
张季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他想到了什么,嘴唇颤抖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还是旁边一位负责登记的文吏,颤巍巍地回答道:
“回……回天尊。按规矩,新入营的流民,观察一夜无事后,方可入城安置。但……但是今日崔刺史下令,说要为天尊西行祈福,全城施恩,所以……所以下午那一批粥,除了这四十七人,还有另外三百一十二名已经观察完毕的流民,也都领了一碗……”
“人呢?”顾长生的声音,已经低沉到了极点。
“领了粥,领了新的户籍路引……今天一早,就……就散入城中,各自谋生去了……”
文吏的声音,越来越小。
整个疫营外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三百一十二个……随时可能发作的“疯子”,已经散布到了渭州城的每一个角落!
崔源只觉得眼前一黑,双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
他完了。
渭州城……也完了。
顾长生却没有理会旁人的绝望。他的大脑,依旧在高速运转。他抓住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他死死地盯着张季,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熬粥的粟米,是哪儿来的?”
张季此刻已经六神无主,下意识地答道:
“是……是城中最大的粮行,‘德善堂’的刘掌柜,今日一早,亲自带人捐赠的。他说……他说是感念天尊恩德,为我渭州百姓,积福行善……”
德善堂。
顾长生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了白天在城门口,用【望气术】观察整座渭州城时,看到的那一幕。
城中民气、官气,皆属正常。唯独在城东的方向,有一股气,极为古怪。那是一股被伪装成“善缘”的、金灿灿的功德之气。但在那层金光之下,他隐约看到了一丝极深的……怨毒与污秽。
当时他只当是某个为富不仁的商贾,未曾在意。
现在想来,那个方向,正是渭州城最大的粮食交易集散地,也是“德善堂”的所在!
顾长生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刺骨的冰寒。
他终于明白了整件事的逻辑链条。
这不是一场意外。
这是一场,从他踏入渭州之前,就已经开始的,针对他,也针对这满城百姓的,绝杀之局!
那家粮行,不是在救人。
它在养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