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便是千年光阴流转。
自南天门遴选镇星妖圣的盛况之后,整个天庭的重心便彻底转向了那关乎妖族命运的旷世奇阵——周天星斗大阵。
凌霄宝殿后的广阔天域,早已被清空,一座巍峨磅礴、远超寻常概念的“炼宝殿”拔地而起。此殿并非传统殿宇,更像是由无数悬浮的仙岛、流转的符文光环以及喷薄着各色神焰的巨大熔炉构成的复合体。
这里是天庭如今最繁忙、也最耗费心血之所。
殿内,热浪滔天,各种先天神火、星辰真焰混合着无尽灵气沸腾后形成的独特道韵波动。数千座形态各异的炼器炉鼎按照玄奥方位排列,吞吐着璀璨神光。修为稍弱的妖族根本无法靠近核心区域,即便只是在外围负责搬运材料,也需得至少金仙修为,方能抵御那无处不在的法则灼烧与能量潮汐。
帝俊与太一,早已移驾于此,亲自坐镇。太一周身太阳真火如同实质的金色液体般流淌,他居于最高处的一座纯由太阳金晶打造的巨鼎之前,鼎内燃烧着最为纯粹霸道的太阳真火核心。
他双目紧闭,神念却已分化万千,精准地掌控着下方诸多炉火的大小强弱。每一次他呼吸吐纳,整个炼宝殿的所有火焰都会随之明暗摇曳,仿佛他是这一切火焰的君王。
帝俊则高悬于空,头顶河图洛书缓缓旋转,垂落下无穷无尽的先天符文与星辰轨迹光流。他并非直接操控火焰,而是以无上神念推演每一杆星幡炼制时所需的精确法则烙印、材料配比以及与大阵整体的契合度。
他的手指时常在空中划动,每一下都引动星辰轨迹,将一道道繁复至极的阵纹打入下方正在成型的星幡胚胎之中。他的面色始终凝重,金色的眼眸中数据洪流奔腾不息,计算着每一步的得失与后续变化。
无数珍稀到足以让大罗金仙都为之疯狂、掀起腥风血雨的先天材料——诸如星辰核心碎片、混沌精金、先天五行气根……如同百川归海,被一队队金甲力士源源不断地投入那些轰鸣作响的炉鼎之中。
鲲鹏与白泽统筹全局,负责调度这骇人的资源消耗,即便坐拥天庭宝库,两位大能看着每日如流水般消失的材料,眼角也时常忍不住微微抽搐。
炼制过程远比预想的还要艰难千百倍。
首要难题便是“溯源”。每一杆主星幡必须与对应的太古星辰本源气息完美契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选定了正确的材料,熔炼的火候、符文烙印的时机、星辰之力引导的强度,都需要无比精确的把握。
常有妖帅耗费数十年心血,眼看一杆星幡即将成型,却因最后一道星辰真力注入时微弱的波动,导致整个幡体结构崩溃,所有材料瞬间化为宇宙尘埃,前功尽弃。
太一亲自操刀的太阳星幡,更是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太阳星力至阳至霸,难以驯服,对载体材料的要求苛刻到了极点。他尝试了九种传说中的先天神材,皆无法完美承载那浩瀚霸烈的力量。
最终,他不得不忍痛截取自身的一小节伴生太阳神木的枝桠,融入星辰金晶之中,才勉强找到了平衡的基点。即便如此,最终的成型也耗费了他近五百年的苦功,期间心神损耗极大。
其次,便是“量”的恐怖。主星幡三百六十五杆,虽艰难,但集中顶尖资源尚可逐一攻克。但那亿万辅星幡,才是真正令人绝望的工作量。这些辅星幡虽无需如主星幡那般极尽精妙,但也需对应辅星轨迹,蕴含特定星力,其炼制之法同样繁琐,且数目庞大到足以淹没一切。
整个妖族的炼器师,无论擅长与否,几乎全部被征调于此,日夜不休地轮班赶工。炼宝殿内,光华永不熄灭,锤锻声、符文嗡鸣声、炉火咆哮声交织成一曲永恒的法宝炼造交响曲。
千年,三千年……时光在这片炽热与忙碌中仿佛失去了意义。
所有参与者的心神都紧绷到了极致,失败、总结、再尝试、再失败……循环往复。帝俊与太一的身形依旧挺拔,但眉宇间的疲惫却难以完全掩饰。
鲲鹏与白泽的推演也从未停止,不断根据炼制过程中的实际反馈,微调着阵法的细节,使得炼制工作时而需要暂停,等待新的推演结果。
终于,在第三千年的最后一日。
当太一将最后一道蕴含着太阳本源法则的符文打入最后一杆名为“摇光”的辅星幡后,整个炼宝殿,骤然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所有炉火仿佛收到了指令,同时温顺地低下咆哮的头颅。
下一刻——
轰!
三百六十五道粗大无比、凝练如实质的璀璨星辉光柱,猛然从那些主星幡上爆发,冲天而起,直接穿透三十三天,与遥远宇宙深处的本命星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共鸣!整个洪荒世界的星空,在这一刻似乎都明亮了数分。
紧接着,是那亿万个光点同时亮起,如同沉睡的星河骤然苏醒。无数辅星幡绽放光华,虽不如主星幡炽烈,但汇聚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片无垠的、流淌的银色光海,将整个炼宝殿的上空彻底淹没。
磅礴浩瀚的星辰之力如同潮水般荡漾开来,让所有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妖族,无不心神震撼,继而涌起无限的狂喜与自豪。
成功了!历时三千年,倾举族之力,耗费无尽资源,这周天星斗大阵的实体根基——所有星幡,终于炼制完成了!
万妖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天庭。许多参与炼制的妖神、妖帅激动得热泪盈眶,数千年的不眠不休,巨大的压力,在此刻终于得到了释放。
太一长长舒了一口气,周身明灭不定的太阳真火也渐渐平稳下来,脸上难以抑制地浮现出欣慰与骄傲的笑容。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兄长,正欲分享这份喜悦:“兄长,星幡已成,周天星斗大阵已具雏形,我妖族……”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
因为他看到,帝俊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那双深邃的金色眼眸,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片璀璨夺目、威力无匹的星幡之海,眉头反而比炼制过程中锁得更紧,仿佛看到了某种更深层次、更令人不安的东西。
“兄长?”太一心中的喜悦冷却了几分,化为疑惑,“星幡已成,为何……你还不高兴?”
帝俊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一旁同样没有露出丝毫轻松神色的妖师鲲鹏身上。
鲲鹏在心中深深叹息,他知道,这最艰难的一关,终究是躲不过去了。他上前一步,黑袍无风自动,对着帝俊深深躬身,声音低沉而凝重:“陛下,星幡虽成,然……大阵最关键的一环,阵图未定。”
“阵图?”太一闻言,剑眉蹙起,看向鲲鹏,“妖师,你当初献策时曾言,以河图洛书为阵眼,便可统御诸天星力,演化周天变化。如今星幡已成,只需按方位布下,以河图洛书催动即可,何来阵图未定之说?”
“东皇陛下有所不知。”鲲鹏脸上泛起一丝苦涩,“河图洛书,确是无上至宝,可作为大阵的核心与总纲,镇压气运,推演万变。但是……”
他抬手指向那漫天悬浮、气息各异的星幡,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如何将这三百六十五杆主星幡,与天上那三百六十五颗轨迹玄奥、运行不歇的主星辰,在瞬息万变的斗转星移中,时刻保持完美的一一对应?如何设计一种玄奥的阵势,能将所有星辰的本源之力同时引动,并完美融合为一体,而非相互冲突抵消?”
“这……”鲲鹏的声音愈发沉重,“这已非简单催动法宝所能达成。它需要一张能够阐释星辰运转至理、统筹全局力量的‘阵图’!一张能够与周天星辰同步演变,生生不息的‘活阵图’!”
“此图之精妙繁复,远超想象,它必须完美解决所有星辰之力同步、共鸣、叠加、转化的难题。臣……臣与白泽道友穷尽心力,推演数千年,所得出的数万种阵图方案,无一例外,皆存在致命缺陷!”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无力感:“要么,无法引动全部星辰之力,大阵威能十不存一;要么,星辰之力流转不畅,运行时彼此冲撞,未伤敌先伤己;更甚者,阵势运转到极致,会引动星辰本源反噬,届时……幡毁人亡,恐非虚言!”
帝俊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重量:“朕已知之。星幡易炼,阵图难成。此阵图,非是死物,乃是对周天星辰运行规律终极奥义的解读与应用。河图洛书虽能推演万法,然周天之变无穷尽,一阵动而万星随,其变化之数几近无限,非当前之推演能力所能穷尽涵盖。”
他抬起手,轻轻按了按自己的眉心,这个细微的动作透露出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丝疲惫。目光再次投向那浩瀚的星幡海洋,辉煌之下,隐藏的是足以将整个妖族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巨大隐患。
太一的神色彻底变了,他周身的太阳真火都因心绪震动而微微荡漾。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兄长的忧虑所在。
“兄长是说……”太一的声音有些干涩,“我们耗费三千年,举族之力炼成的这些星幡,此刻……竟是一堆无法真正发挥威力的……半成品?”
帝俊没有直接回答,但他的沉默已然说明了一切。
炼宝殿内的欢庆气氛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寂静。所有核心成员都明白了眼前的困境,狂喜过后是更深的焦虑。
帝俊的目光变得幽深,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望向了那东海的方向。
看来,那东海之行,已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所有的希望,似乎都系于那一线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