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3号楼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深红色的地毯上。齐昊站在门外,整了整新换的衬衫领口——这是他在纪委大楼附近的商场临时买的,为了遮掩一夜未眠的疲惫。他深吸一口气,敲门的手指在空中停顿了一秒,才轻轻落下。
进来。
陈国栋的声音透过厚重的木门传来,比往常更加低沉。推开门,齐昊看到会议室里除了陈国栋,还坐着三位神情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们面前的茶杯升起袅袅热气,在阳光下形成几道朦胧的光柱。
小齐,坐。陈国栋指了指末位的椅子,这几位是省纪委的同志,想了解一下昨晚的情况。
齐昊的脊背绷紧了。他原以为这是一次私人谈话,没想到变成了正式问询。他谨慎地坐下,双手平放在膝头,感受到几道审视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
齐昊同志,请你详细说明昨晚获取证据的经过。坐在陈国栋右侧的男子开口道,他胸前的党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齐昊的视线不自觉地飘向陈国栋,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稍稍安心,开始条理清晰地叙述昨晚的经历——从收到神秘短信,到见到孙振国,再到潜入纪委见到周敏。唯一省略的,是他与李雯之间那些私密的互动。
孙振国...问话的男子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名字,与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为什么选择信任你?
齐昊犹豫片刻,从背包里取出父亲的笔记本:因为我父亲。他将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那行小字,国栋重情,但更重原则——孙叔叔说,这是他和我父亲、陈秘书长当年的约定。
会议室里一时寂静。陈国栋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茶水表面荡起细小的波纹。齐昊注意到这位向来沉稳的长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老孙这些年...过得不容易。陈国栋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当年那场车祸后,他主动辞职,我们都以为他心灰意冷了。
他一直在暗中调查。齐昊轻声道,包括李雯父亲的死因。
李明是个好同志。陈国栋叹息,当年他举报工程质量问题,我还批转过他的材料。他转向纪委的同志,现在看来,那批材料根本没到该到的人手里。
问询持续了近两小时。当齐昊走出会议室时,阳光已经变得灼热。陈国栋单独留下他,两人站在窗前,俯瞰省委大院里的银杏树。
青州教育局的情况比你想象的复杂。陈国栋递给齐昊一份文件,现任局长王志强是高志明的大学同学,副局长里有三个是他线上的人。
齐昊翻开文件,里面是青州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详细档案。他注意到自己在名单上的名字后面标注着主持工作,而王志强的名字旁则是一个问号。
王局长他...
下周去中央党校学习,为期半年。陈国栋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高志明亲自安排的,想在你站稳脚跟前把人调开。
齐昊恍然大悟。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权力真空——高市长一方暂时撤走主帅,留下副手们对付他这个空降兵;而陈国栋这边则趁机让他主持工作,争取在王志强回来前打开局面。
我该怎么做?
三件事。陈国栋竖起手指,第一,迅速摸清各处室的人员背景;第二,抓住全国教育改革现场会这个契机;第三...他顿了顿,和李雯保持距离,至少表面上。
最后一点像一根刺扎进齐昊心里。他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回应。
小齐,我不是反对你们来往。陈国栋的语气缓和下来,但现在是非常时期。高志明虽然暂时受挫,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你和李雯的关系,会成为他们攻击的软肋。
窗外的银杏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窃窃私语。齐昊想起李雯泪光闪闪的眼睛和那句有些路,注定要一起走,胸口一阵发紧。
我明白了。最终,他只能这样回答。
离开省委大院,齐昊拦了辆出租车。司机问去哪,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已经不再是临江县教育局的小科长了,而是青州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可他连自己的办公室在哪都不知道。
青州市教育局。他说出口后,才意识到这个简单的句子意味着怎样的人生转折。
车子驶过繁华的街道,齐昊的手机震动起来。是李雯发来的信息:已办好入职手续,青州一中高二语文组。晚上有空吗?想给你看样东西。
文字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笑脸表情。齐昊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陈国栋的警告言犹在耳。但最终,他还是回复道:七点,西湖公园南门见。发完又补充一句,注意安全。
青州市教育局大楼气派非凡,二十八层的玻璃幕墙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齐昊在前台登记时,接待员看到他的职务后明显怔了一下,随即毕恭毕敬地引他前往十八层的副局长办公室。
齐局长,您的办公室在这边。一位四十出头的女干部迎上来,我是办公室副主任刘芳,王局长临走前交代我协助您熟悉工作。
齐昊跟着她穿过宽敞的走廊,两侧办公室里的谈话声在他经过时明显低了下去。他不用看也知道,无数双眼睛正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打量着他——这个突然空降的年轻副局长,到底什么来头?
副局长办公室比齐昊想象中还要宽敞。落地窗外是青州城的全景,一张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政策文件。唯一显得格格不入的,是桌上那台老式电话机——看起来至少有十年历史了。
这是...
王局长特意交代的。刘芳的笑容有些勉强,他说新电话机用不惯,还是老式的好。
齐昊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这分明是个下马威——王志强在用这种方式宣示主权:这个办公室迟早还是我的。
谢谢,我想先熟悉一下环境。齐昊婉拒了刘芳继续陪同的好意。关上门后,他长舒一口气,坐在宽大的皮椅上转了个圈,突然觉得这一切荒诞得不真实——一个月前他还是个乡镇教师,现在却坐在这间豪华办公室里,成了省会城市教育局的实际掌权者。
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份待批文件和一周日程表。齐昊翻开日程,发现明天上午九点竟然安排了他与青州一中校长的见面。备注栏里写着:调研新课改实施情况。
青州一中——李雯刚刚调入的学校。这会是巧合吗?齐昊想起陈国栋说的保持距离,苦笑着摇摇头。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越是想要避开,就越是被推向彼此。
他打开电脑,登录内部系统,开始浏览局里各处室的人员档案。一个名字突然引起他的注意——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郑小雨,简历显示她两个月前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之前在...临江县教育局?
齐昊的心猛地一沉。郑小雨,郑卫国的女儿!她怎么会在这里?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他迅速调出她的调动文件,批准人签名处赫然写着王志强的名字。
天色渐暗,齐昊站在窗前,望着华灯初上的城市。短短一天之内,他已经嗅到了青州市教育局里暗流涌动的危险气息。郑小雨的存在像一颗定时炸弹,而他对引爆时间一无所知。
七点整,齐昊准时出现在西湖公园南门。秋夜的公园游人如织,湖面上倒映着五彩灯光。他在一棵老柳树下看到了李雯——她穿着浅色风衣,头发松松地挽起,正低头看手表。灯光照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等很久了?齐昊走到她身边,闻到熟悉的茉莉香气。
李雯抬头,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亮:刚到。她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你看,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日记。
齐昊接过纸袋,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像触电般微微一颤。他们默契地沿着湖边小路走去,与来往的游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日记里提到一个叫育才工程的项目。李雯的声音很轻,却掩饰不住激动,父亲死前一周写道,发现这个工程的质检报告被篡改,混凝土标号不达标...
齐昊心头一震。育才工程——这不正是青州市教育局明年要重点验收的系列项目吗?王志强分管的重点工作!
还有这个。李雯停下脚步,从日记本夹层中取出一张照片,父亲和同事们的合影,背后这个人你认识吗?
齐昊借着路灯细看,照片角落里的中年男子面容模糊,但那副金丝眼镜和标志性的背头——分明是年轻时的王志强!
这照片什么时候拍的?
父亲去世前三天。李雯的声音微微发抖,拍照地点是工程指挥部,也就是说...
王志强当时就在现场。齐昊接过她的话,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如果王志强与李明之死有关,那么现在他调来青州,岂不是自投罗网?
湖面上吹来的风突然变得刺骨。齐昊下意识地脱下外套披在李雯肩上,这个自然而然的动作却让两人都愣住了。李雯仰头看他,月光照在她的眼睛里,像是两潭清澈的泉水。
齐昊,我害怕。她突然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不是为我自己,是为你。你现在的位置太危险了...
齐昊多想将她拥入怀中,告诉她会没事的。但公园里人来人往,谁知道暗处有没有窥视的眼睛?他只能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然后迅速松开:我们会小心的。
回程的路上,两人刻意保持着距离,像两个偶然同路的陌生人。但在分别的路口,李雯突然塞给他一个小布袋:回去再看。
齐昊回到临时宿舍才打开布袋——里面是一包茉莉花茶和一把钥匙,附着的纸条上写着:老城区梧桐巷17号,我的秘密基地。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在那里。
他将钥匙紧紧攥在手心,金属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这把钥匙不仅是一个地址,更是一份无言的信任,一次小心翼翼的靠近。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照进了两个年轻人忐忑又坚定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