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峰被关押进高度戒备的精神病犯罪监狱,杨教授则如同人间蒸发,再无踪迹。表面上看,这起令人不安的连环杀人案已经告破,特侦组收到了上级的嘉奖,凌夜更是因主导破案而备受赞誉。
但凌夜无法感到满足。在医院陪伴逐渐康复的林薇时,他的思绪却不断回到案件中那些未解的细节。杜文峰的动机太过纯粹,仿佛只是一个疯狂的艺术家,而杨教授的参与又太过复杂,像是另有图谋。
“你感觉到了不协调,”心魔在凌夜脑中低语,此时他正看着林薇安静的睡容,“案件表面已结,但碎片未能拼合成完整图像。”
凌夜轻轻放开林薇的手,走到病房窗外:“有什么我遗漏的吗?”
“重新审视所有受害者资料,”心魔建议,“不是作为独立个体,而是作为整体模式的一部分。”
凌夜返回特侦组,调出五名受害者的完整档案。表面上,他们毫无共同点:不同的年龄、职业、社会背景,生活在城市的不同区域。
周锐看到凌夜仍在研究已结案的资料,不解地问:“还在想杜文峰案?法院已经受理,证据确凿,他会被终身监禁。”
“只是确保没有遗漏。”凌夜简短回答,目光未离开屏幕。
随着心魔的引导,凌夜开始以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他不再关注受害者的差异,而是寻找任何可能的交集点。
数小时过去了,就在凌夜几乎要放弃时,心魔突然发出提示:“查看他们的医疗记录,特别是五到七年前的时段。”
凌夜调取受害者的医疗历史,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所有五名受害者在大约六年前的同一个月内,都曾在同一家私人诊所接受过一种名为“神经优化疗法”的治疗。
“这是什么疗法?”凌夜询问心魔。
“没有公开资料,”心魔回答,“但名称暗示可能与神经功能增强有关。查那家诊所的背景。”
诊所名为“新视野神经科学中心”,三年前已关闭。进一步调查显示,该诊所的创始人是——卡尔·瑞曼,那个与盘古集团有关联的神经科学家。
凌夜感到脊背发凉。所有线索再次指向盘古集团和那个神秘的“新视野计划”。
“五名受害者都接受过瑞曼的治疗,”凌夜在脑中分析,“这不可能巧合。”
“概率低于0.001%,”心魔确认,“这是有意选择。杜文峰不是随机挑选受害者,而是有特定标准。”
凌夜立即向苏清月报告这一发现。她听后表情凝重:“这意味着杜文峰案可能不是独立的疯狂行为,而是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更令人不安的是,”凌夜补充,“如果杜文峰是在特定指示下选择这些受害者,那么他可能不是主谋,只是执行者。”
苏清月授权凌夜深入调查,但提醒他保持谨慎:“盘古集团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没有确凿证据前,不要打草惊蛇。”
凌夜开始追踪“新视野神经科学中心”的其他患者。发现诊所运营的三年间,至少有二百人接受过那种神秘疗法。由于医疗隐私保护,获取完整名单极为困难。
“需要更直接的途径,”心魔建议,“考虑夜莺的情报网络。”
凌夜犹豫了。与夜莺的合作总是充满风险,但此刻他似乎别无选择。
他通过加密频道联系夜莺,简短说明需要。几小时后,他收到了回复:一个加密文件,包含诊所的完整患者名单。
“这份人情将来要还的,”夜莺附加信息,“小心,这份名单上有一些有趣的名字。”
凌夜打开文件,惊讶地发现名单中不仅有五名受害者,还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林薇、苏清月、甚至还有他自己!
“不可能,”凌夜喃喃道,“我从未去过那家诊所。”
“记忆可能被修改或抹除,”心魔冷静分析,“或者文件是伪造的。需要验证。”
凌夜检查自己的医疗记录,确实没有相关就诊记录。但当他深入调查时,发现六年前有三个月的医疗记录空白期——正是诊所运营的时间段。
“心魔,你能访问我被隐藏或修改的记忆吗?”
长久的沉默后,心魔回答:“我的记忆存档也有相应时间段的空白。这不是巧合。”
凌夜感到一阵眩晕。如果他也曾是那个诊所的患者,那么他与这些案件的联系远比想象中更深。
更令人不安的是,名单上还有十几个名字被特殊标记。凌夜调查这些人的现状,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过去几年内因各种原因死亡或失踪——意外事故、自杀、突发疾病。
“幸存者偏差,”心魔指出,“五名受害者不是例外,而是规则的一部分。所有接受过那种治疗的人都在陆续死亡。”
凌夜立即查看林薇和苏清月的现状。林薇刚刚从中毒事件中康复,而苏清月似乎健康无恙。但名单上的标记暗示她们也可能处于危险中。
“必须警告苏清月。”凌夜决定。
苏清月听完凌夜的发现后,表情异常复杂:“我知道那份名单的存在。”
凌夜震惊:“你知道?”
“我接受过那种治疗,凌夜,”苏清月平静地承认,“六年前,我因工作压力导致严重失眠和焦虑,瑞曼博士的疗法帮助了我。当时这被认为是突破性的神经调节技术。”
“但受害者们都接受过同样治疗,而现在他们死了!”
苏清月点头:“我一直在暗中调查其他接受治疗的人。确实,死亡率异常高。但我找不到直接关联,所有死亡都有合理解释。”
“直到杜文峰案,”凌夜接上,“现在有明确证据将这些死亡连接起来。”
苏清月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我们将秘密重启调查,但必须绝对谨慎。盘古集团如果发现我们在调查这个,会动用一切资源阻止。”
当晚,凌夜在办公室深入研究诊所的运作细节。心魔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所有治疗都使用了一种名为“神经导航仪”的专利设备,该设备由盘古集团开发,但从未公开销售。
“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凌夜问。
“据公开专利描述,它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调节神经活动,”心魔回答,“但实际功能可能远不止如此。”
凌夜调取设备的专利图纸,发现其核心组件与织梦者使用的意识控制设备有相似之处。
“不是治疗,”凌夜得出结论,“是改造。瑞曼在患者大脑中植入了某种东西。”
“可能性很高,”心魔同意,“但需要物理证据。”
就在这时,凌夜收到一条匿名信息:“停止挖掘。有些真相最好被埋葬。——知情者”
凌夜立即回复:“你是谁?知道什么?”
回信很快到来:“另一个幸存者。他们已经发现你在调查。下一个目标是你关心的人。”
凌夜心跳加速,立即打电话给医院确认林薇的安全。得知她一切安好后,才稍微放松。
他尝试追踪信息源,但再次失败。不过,心魔从信息中分析出一个细微线索:“用词模式与杨教授高度相似。他可能还活着,并在警告你。”
凌夜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谜团的边缘。杜文峰的疯狂行为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水下隐藏着更加黑暗的真相——一个涉及数百人的大规模实验,而他自己也可能是实验的一部分。
随着调查的深入,凌夜发现自己与心魔的联结更加紧密。他需要心魔的分析能力来解开这个复杂的网络,但每次依赖心魔,他都感到自己的人性在被侵蚀。
深夜,凌夜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凝视着自己的倒影。在那双眼睛深处,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存在的影子。
“心魔,如果我们也是实验的一部分,那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长久的沉默后,心魔回答:“所有实验都有相同的基本目的:观察、记录、理解。而最复杂的实验,是观察意识如何与另一种意识共存。”
凌夜感到一阵寒意。他开始怀疑,心魔的存在本身可能就是实验的核心部分。
而最令人不安的问题是:在这个庞大的实验中,他究竟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的对象?
随着第三章接近尾声,阴影确实正在迫近。凌夜意识到,他即将揭开的真相,可能会彻底改变他对自我和现实的认知。
而这一次,他可能没有回头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