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里戌时半,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城全身裹在黑袍之中,低头在徐啸岳的带领下进入圜殿。

此时的靖江王府,锦衣卫已经被换下,负责皇帝行在安全的已经变成带回来的那群百战老兵。

赵城双膝跪地,头颅垂下。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城,恭请圣安。”

朱由榔并未理会赵城,继续查看手中奏疏。

而赵城就保持跪伏姿势一动不动。

直到一刻钟后,朱由榔放下手中奏疏,缓缓看向赵城。

“赵城。”

“臣在。”

“朕记得你自隆武朝事情,便已经接任指挥同知,朕自去年登基,马吉翔因拥立之功坐上了本该属于你的指挥使位子。”说完朱由榔盯着赵城。

“陛下圣明,臣虽驽钝,亦知朝廷官职非臣子私器。马指挥使既有拥立之功,自当膺此重任。臣之所念,唯愿鞠躬尽瘁以报效陛下,岂敢以位禄为怀?若蒙陛下不弃,臣愿以残躯效犬马之劳,纵执戟宿卫,亦胜于位列朝堂而心系私怨。”

赵城语气很是诚恳,面上也很是坦然。

“你赵家乃正宗的锦衣卫世籍,自成祖时期便供职于北镇抚司,世代相传侦缉、刑讯之技,家族谱系在锦衣卫档案中清晰可查。

你父赵霆曾任北镇抚司理刑百户,以手段酷烈、善断奇案着称,在阉党与东林的倾轧中艰难生存,后因处理一桩涉及宫廷秘闻的要案而被灭口。”

说到此处,朱由榔故意放慢语速,目光始终落在赵城脸上,想要看出一些端倪。

除了提到其父赵霆之事外,一闪而逝的伤感之色,再无其他情绪。

“你自小便被作为家族接班人培养,不仅习练家传刀法、骑射、追踪,且熟读《大明律》,更是精通“锦衣卫内部条式。”

“闯贼攻破北京,你时任锦衣卫缉事百户,不愿投降建奴,后一路辗转抵达江南,后投效弘光、隆武,待朕登基之事,你早已是锦衣卫指挥同知。”

见皇帝对自己的过去一清二楚,赵城更是确定皇帝已经动了更换锦衣卫的心思。

只是如今再提这些,或许是皇帝愿意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

想到此处,赵城浑身一震,以头触地,声音因激动而略带哽咽,却又努力保持清晰:

“陛下!陛下竟将臣之微末行迹、犬马之劳悉置于心……臣……臣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臣本一介武夫,世受国恩禄养。昔年幸得先帝简拔,委以尺符寸柄,常思捐躯沙场以报皇恩于万一。”

“臣……臣每念及国事维艰,常中夜起坐,泣血椎心,恨不能即刻为陛下扫清寰宇,重光日月!”

“然……然臣自知愚钝,如今朝堂之上,贤才济济,皆为陛下股肱。臣一介武夫,若只凭血气之勇,贸然行事,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恐反成祸乱之阶,玷污圣明。此非臣所愿见!”

“故臣近年来,只有韬光养晦,静待天时。臣所待者,非为个人显达之时,乃是陛下有命,社稷有需,万急无赦之刻!届时,臣必当效死向前,以这残躯为陛下破坚阵、挡矢石,九死无悔!此方不愧对陛下今日之垂询,亦不负臣家世代所受之国恩!”

说完,赵城重重叩首,已是涕泗横流。

朱由榔看着赵城此番表明心迹,心中也升起一抹悲凉。

赵城此人虽善于钻营,但更能审时度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北京城破,他们没有向闯贼,更没有向建奴屈膝投降。

北京城破,建奴入关,有些人随皇帝一同殉国,如崇祯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等。

但也有不少投降了建奴,如洪承畴、吴三桂等大明曾经倚重之臣。

也有如赵城一般辗转来到江南,第一时间继续投效大明朝廷。

想到这里,朱由榔心中很是复杂,原本的计划是将锦衣卫从上到下全部清理,但赵城今日的这一番奏对,却令他对眼前之人甚至整个锦衣卫、内廷上下产生了不一样的情绪。

“是啊,风雨飘摇、局势动荡,大半国土沦丧,这些人中还有很多事是忠于明朝,不愿投降建奴。”

这个念头在朱由榔心中一闪而过,不过很快便又将之强压下去。

他现在看不透眼前这个人,但对方今夜的这番奏对,他愿意给此人一个机会。

“你之用心,朕已明了。”朱由榔若有所思。

“陛下,臣还有要事陈奏。”

朱由榔点点头,赵城将锦衣卫进入桂林之后,以及皇帝当廷斥责马吉翔后,马吉翔所有的动作,今天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都说出。

并且请奏自己愿意将马吉翔的罪责钉死。

朱由榔目光深邃而审慎,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和考量:

“赵城,尔方才一席话,恳切沉痛,朕心……甚为触动。”

“国事如此,正需文武臣工摒除私念,共赴国难。尔既有‘静待天时’之志,又怀‘效死向前’之心,朕若不用,岂不寒了天下忠臣义士之心?”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的朱由榔面庞忽明忽暗。

“指挥同知这个位置,离朕近,离……宫闱朝堂的阴私之事,也近。”

朱由榔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目光却如鹰隼般锁定赵城:

“朕,不要你去做那耀武扬威的仪仗。朕要你做回天子的缇骑,朕的耳目。朕要你如磐石般沉于水下,默观暗流,细查暗礁。你,明白吗?”

“时机一到,朕需要能定鼎乾坤的东西。不是风闻奏事,不是疑似的罪证,而是能让他万劫不复、满朝文武无人敢置一词的铁证!”

赵城闻言,脸上并无过多震惊之色,反而是一种沉毅果决的神情骤然取代了之前的激动与谦卑。

他并未立刻叩首,而是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地迎向皇帝审视的眼神,以同样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回道:

“臣,领旨。陛下之心,便是臣之所向。陛下之剑所指,便是臣粉身碎骨之处。”

朱由榔直起身,恢复了几分帝王的威严,但话语里的寒意更甚:

“此事,他日功成,尔便是大明中兴之勋臣。若有差池……赵卿,你我君臣,皆无退路可言。去吧。”

离开行在,一身黑衣的赵城隐没于墙角暗夜之中。

赵城离开不久,朱由榔便安排徐啸岳通知今天的六人,派出一人重点盯着赵城。

若是赵城有任何异动,可直接将其斩杀。

夜里,朱由榔回到寝宫安歇,原身所有妃嫔住在王府寝殿。

这一时期,永历帝后宫共有三人。

皇后王氏,妃子戴氏和杨氏。

根据原身的记忆,皇后王氏性慈俭,知大体,在流亡途中,她曾亲自为士兵缝补衣物,鼓舞士气。

据历史记载,王皇后被清军俘获后,从容赴死,临刑前曾说:“吾母太后陷虏,苟免非孝。虽然,上崩,吾又奚侍?”遂殉国。

杨氏与戴氏最终同样殉国。

穿越之前,永历帝与戴氏所生长子朱慈爝已经夭折,到目前还未留下子嗣。

来到桂林的这两天,朱由榔还不曾去过后宫。

一路从广东奔波到桂林,甚是疲惫,朱由榔用这个理由搪塞王皇后。

只是今天他不得不面对后宫几女,今日皇帝生母马太后派女官下懿旨,让皇帝为宗庙传承多多考虑。

朱由榔在随侍太监和女官的陪同下来到王皇后寝殿。

站在门口朱由榔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此时的王皇后还未就寝,朱由榔借着烛光看去。

皇后王氏身着一件半旧的湖绸褶子,颜色是略显低调的藕荷色,但领口和袖缘却用银线细细绣着缠枝莲纹,在烛光下流转着含蓄的光泽,这已是她最体面的一件衣裳了。

此刻端坐在菱花铜镜前,身影被柔和的烛光笼罩。她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梳妆。一头青丝绾成了一个端庄的倾髻,发间只簪了一支点翠祥云镶珠的步摇,和一朵用细纱制成的、几可乱真的粉色宫花。这已是眼下仓皇行朝中能寻到的最好的妆饰了。

朱由榔看着眼前的王皇后,不知为何,莫名觉得心底一酸。

原本一动不动地坐着的,姿态保持着皇后应有雍容的王氏,此刻交叠置于膝上的双手,指尖却微微绞紧了一方素帕,透露了内心的波澜。

女官关上殿门,朱由榔仔细端详着眼前的人儿。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凝愁。鼻梁纤直添风骨,唇线淡抿隐坚柔。

肌肤瓷白若雪染惊鸿,身姿如玉竹清癯,背脊挺直擎威仪。见之忘俗,令人心生敬重。

殿内萦绕着淡淡香味,朱由榔原本还有些紧绷的心弦此刻松了不少。

二人此刻没有宫廷俗礼,只余夫妻间的情义。

烛火摇曳,窗外喧嚣的寒风无法吹散殿内的柔情温暖。

次日早上承运殿内。

随侍太监宣一众大臣进殿朝会。

一番见礼之后,在朱由榔的示意下直接进入今日朝会正题。

吏部尚书手持笏板,出列,行至御前,躬身奏对。

臣,吏部尚书晏清谨奏:

“陛下! 臣窃惟,‘天下安危,系于宰辅;朝廷隆替,重在铨衡’。今国步维艰,胡尘未靖,正乃主忧臣劳之时,亦为名世辅弼之秋。内阁为机务重地,首揆乃百僚之师,非德才兼备、威望素着者,不足以当此重任,佐陛下中兴之业。”

“当前内阁诸公,虽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然或囿于精力,或疲于案牍,员额尤显不足。 首辅之职,总领枢机,协调六部,更需专任而笃志。今观之,似有更张提振之必要。此非人谋不臧,实乃时势使然,为国事计,不得不言。”

“故此,臣斗胆恳请陛下圣断:

一曰:增补阁员。 恳请陛下允准,于廷臣中简拔一至二员贤能,入值内阁,参预机务,以分劳瘁,以广圣听。

二曰:廷推首辅。 恳请陛下敕下,循祖宗旧制,举行廷推,会集部院九卿、科道官员,公推贤才,以定首辅之选,安定中枢。

既议廷推,臣身为天官,掌铨选之职,不敢缄默,愿以一人荐于陛下,陈于朝堂:

乃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式耜。”

吏部尚书晏清话音落下,各部官员开始小声议论。

朱由榔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官员,并未急于表态。

吏部尚书晏清继续道:“臣之所以冒昧举荐瞿老先生,其由有三:

其一,资望足以服众。 式耜乃万历朝进士,两朝老臣,历仕神庙、熹庙以至陛下,清名直节,海内共仰。累官至巡抚、尚书,名器已极,入阁拜相,顺理成章。

其二,才略足以担纲。 式耜通晓兵事,亦精吏治,知军国之大要,有统筹之全局。其为人公忠体国,坚韧不拔,正可一扫萎靡之气,振奋举朝之心。值此非常之时,正需此非常之相材!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瞿式耜便是今日之非常之人。若以其入阁秉政,必能内和外协,上辅圣主,下驭群僚,中兴大业,庶几可望!

然,此终是臣一人之愚见。 伏乞陛下圣明,允臣所请,敕下廷推,广咨众议。若百官公论皆与臣同,则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倘有更优者,亦出自公心。最终乾坤独断,恭候陛下圣裁!

臣,谨奏。”

吏部尚书晏清说完,户部尚书严起恒、兵部尚书王化澄等纷纷出列附议。

“吏部之议,公允妥当,瞿相公实乃不二人选。”

“臣附议”

武将之中焦琏等人也纷纷附议。

甚至于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也同样出列附议。

但廷中还有一半官员沉默不语。

其中以彭元年、刘湘客等人为主。

朱由榔也能猜出他们的心思,吏部天官当廷提出推瞿式耜任内阁首辅,彭元年等人必然明白这是自己的意思。

他们虽心有不愿,但碍于皇帝如今的变化,以及朝中势力,自知阻止不了,首辅之位也再无别人担任可能。

他们的沉默实际上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接下来的阁臣,他们必然要争上一争。

不过朱由榔心中有数,内阁增补阁员,和首辅之位,目前他只要瞿式耜坐上首辅位置,严起恒入阁即可,至于再加一两名阁臣于自己计划并没有什么影响。

此时朝中所有官员都在等待皇帝表态。

无论是增补阁员,还是廷推首辅,皇帝的旨意是唯一钥匙,没有这道旨意,廷推无法进行。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我是王富贵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大明之五好青年我的梦连万世界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