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宇看着那台银白色的3d打印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知道钱秉义教授这次带回来的,已经不是一台简单的设备,而是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
“总工,这……这是什么?”林涛和陈浩等人好奇地围了上来,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奇怪机器。
李晓宇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他向众人解释了这台机器的基本原理:“你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特殊的打印机。只不过它用的不是墨水,而是金属粉末。它也不是在纸上打印文字,而是在一个空间里,用高能激光将金属粉末一层一层地‘烧结’起来,最终‘打印’出你想要的任何三维物体。”
“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一层地,把零件‘长’出来!”
这个“创想即物”的概念如同惊雷,再次劈开了在场所有工程师的大脑。他们过去几十年建立的,基于“减材制造”——也就是车、铣、刨、磨的工业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了!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它的威力。”李晓宇没有过多解释理论,他知道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他转身在电脑上操作起来,从“龙渊”计划那庞大的图纸库中,调出了一个让所有结构和制造工程师都头疼不已的零件图纸。
“这是我们为‘全数字伺服电机’配套设计的‘一体式内冷转子’。”他将图纸投影到大屏幕上。
图纸上,是一个结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部件。它的内部,布满了如同血管般,纵横交错的螺旋形冷却水道,同时,为了减轻转动惯量,还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设计了大量的,如同蜂巢般的,中空轻量化结构。
“这个零件,”李晓宇指着屏幕,“用我们现有的任何一种铸造加机加工的传统工艺,都绝对不可能制造出来。”
随后,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李晓宇亲自上手,将这个复杂的三维模型数据,导入到了3d打印机的控制电脑中。
经过短暂的切片计算,实验室内响起了一阵轻微的电流声。
打印仓内,高能激光束,如同神之画笔,在平整铺开的灰色钛合金粉末层上,开始了精准而优雅的舞动。
被激光扫过的区域,金属粉末瞬间熔化又凝固,形成了一个薄薄的,坚实的截面。
随即,基板下降0.05毫米,新的一层粉末铺上,激光再次舞动……
一层,又一层。
一个复杂的,凝聚了人类顶级智慧的工业品,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被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从虚无,构造向现实。
……
而就在“神迹”上演的同时,隔壁的算法研究院里,另一场革命,也迎来了破晓的曙光。
林涛和他带领的pLc小组,在经过了数周不眠不休的奋战后,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
他们成功地,将一段最简单的“电机正转-延时-反转”的梯形图逻辑,通过他们自己用c语言编写的第一版解释器,翻译成了“女娲”内核可以识别的底层机器码。
“陈浩,内核准备好了吗?”林涛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声音却异常兴奋。
“没问题!V0.9版,绝对稳定!”陈浩也同样激动。
“好!加载程序,开始测试!”
命令下达,在那台简陋的三轴试验台上,与pc机相连的一个小小的步进电机,在一阵轻微的嗡鸣声中,应声启动!
它先是平稳地,向前转动了五秒。
然后,精准地,停顿了两秒。
最后,又流畅地,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了五秒!
每一个动作,都与林涛在电脑上,“画”出的那张梯形图的逻辑,分毫不差!
成功了!
他们,真的用软件,搭建起了一座,连接“高级图形”与“底层硬件”的桥梁!
整个pLc小组,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双线报捷!
当林涛,拿着他们V0.1版本的pLc解释器测试报告,兴奋地冲进隔壁的3d打印实验室,准备向李晓宇报喜时。
3d打印机那边,也刚好传出了一声,代表着工作完成的,清脆的电子提示音。
打印仓的门,在气压声中,缓缓打开。
一股金属烧结后的灼热气息,扑面而来。
在厚厚的,尚未被烧结的灰色粉末中央,一个结构复杂到,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闪烁着银灰色金属光芒的一体式转子,静静地躺在那里。
王倩博士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工具,将它夹了出来,吹去表面的浮尘。
那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窒息!
那精巧的,如同艺术品般的蜂巢结构,那完美的,一体成型的内部螺旋水道……
它,就是图纸,图纸,就是它!
没有任何的拼接,没有任何的焊接!
一个“不可能的零件”,就这么,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李晓宇拿起那个还有些温热的,如同艺术品般的转子,又看了看林涛电脑屏幕上,那段成功运行的梯形图。
他将转子,交到了林涛那只,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中。
“林涛,你看。”
林涛低头,看着手中这个,仿佛来自未来的“神物”,大脑一片空白。
李晓宇的声音,平静但却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在他的耳边响起。
“硬件的‘骨骼’,可以被我们的思想,直接‘打印’出来。”
“而驱动它的‘神经’,可以被我们的逻辑,直接‘画’出来。”
“现在,我们距离那个,用思想去直接创造万物的时代,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