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巡逻小队锐利的目光和冰冷的质问,狗蛋四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铁栓结结巴巴地说明来意后,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那小队长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用审视的目光仔细打量着他们:破旧不堪、明显不合身的衣衫,深陷的眼窝,菜色的面容,以及那双因为长期饥饿而显得有些麻木、此刻却闪烁着渴望与恐惧的眼睛。
这些都是无法伪装的底层百姓的特征。
“等着。”小队长对同伴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看住这四人,自己则快步走向营地深处汇报。
没过多久,一个身影随着小队长走了过来。
来人年纪不大,身形精干,步伐轻盈,眼神却异常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正是负责此地防务和甄别工作的小石。
他刚才已经在暗处观察了一会儿。
小石走到四人面前,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扫视着他们。
他的目光并不凶狠,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狗蛋几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哪里人?”小石开口,声音平静。
“就……就山下小李村的。”铁栓赶紧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我娘,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铁栓老实回答。
狗蛋、黑娃、大牛也依次磕磕巴巴地说了自家情况,无非是父母兄弟姐妹,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农户。
小石又问了几句附近的村落分布、今年的收成等简单问题,几人的回答都符合本地实际情况,言语间对家人的担忧和对食物的渴望也做不得假。
小石心中已有判断。
这些都是被乱世和饥饿逼到绝境的可怜人,背景清白,目的单纯。
他需要兵源,尤其是这种无牵无挂或者说牵挂反而能成为羁绊和动力、为了生存愿意拼命的年轻人。
“想当兵,吃饱饭?”小石再次确认,语气依旧平淡。
“想!军爷!我们想!”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小石点了点头,干脆利落地说道:“好。准你们入伍。”
四人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但小石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更是愣住了。
“给你们三天假期。”小石示意旁边的士兵搬过来四个沉甸甸的麻袋,“这里是五担粮食,是安家粮,也是预付给你们的饷。
拿回去,安排好家里的事,让爹娘弟妹能撑些时日。三天后的辰时,准时回到这里报到。过期不候。”
看着那堆在面前、散发着诱人谷物香气的粮食,狗蛋、铁栓四人眼睛都直了,喉咙里发出咕噜的声音。
他们这辈子都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属于自己的粮食!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自己能活,家里的亲人也有了指望!
“谢……谢谢军爷!谢谢军爷!”铁栓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声音带着哭腔。
狗蛋、黑娃和大米也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跪下,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们原本以为能混口饭吃就谢天谢地,没想到还没入伍,就先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家粮!
这种信任和关怀,是他们在这冰冷的世道里从未感受过的。
“记住,三天,辰时。”小石重复了一遍,语气不容置疑,“进了军营,就要守军营的规矩。做不到,现在就拿上粮食走人,也算结个善缘。”
“做得到!我们一定做到!”四人连忙保证。此刻,别说三天后回来,就是让他们立刻上刀山下火海,他们恐怕都愿意。
背着沉甸甸的、足以救活一家老小的粮食,四人几乎是飘着离开营地的。
来时满心彷徨与绝望,归时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们知道,这条路,他们选对了。这不仅是一条求生之路,更是一条有了奔头的路。
小石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对身边的小队长吩咐道:“派人暗中跟着,确认他们确实是回了各自村子。同时,核实一下他们说的家庭情况。”
“是!”小队长领命而去。
小石知道,乱世人心难测,必要的谨慎绝不能少。
但这几个年轻人眼中那纯粹的光芒,让他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这支正在南方扎根的队伍,注入一股新鲜而忠诚的血液。
这五担粮食,买下的或许不仅仅是四个兵,更是未来在这片土地上,可能被感召的四十个、四百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