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暴的咆哮持续了将近一整夜。洞内众人蜷缩在黑暗中,耳中唯有外面飞沙走石的恐怖轰鸣,以及洞口石堆不时被撞击发出的闷响。沙尘从缝隙不断涌入,空气污浊不堪,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浓重的土腥味。无人能够安眠,死亡的阴影伴随着风暴的每一次怒吼而摇曳。
汪臧海紧靠着岩壁,怀中皮册和香囊的触感是他唯一的安定剂。他在脑海中反复勾勒那幅星图壁画,尤其是那处朱砂标记。它代表了什么?水源?矿藏?还是某个古老的祭祀之地?风暴过后,地形必然大变,依靠常规地标寻找将极为困难,唯有依靠星图与堪舆之术,结合对大势的判断,才有可能定位。
阿卜杜勒则一直趴在洞口附近,用耳朵紧贴着岩石,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判断着风暴的强度变化。他的经验是队伍在绝境中的另一盏微灯。
终于,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外界的轰鸣声逐渐减弱,从毁天灭地的咆哮,变成了呜咽般的风嘶,最终归于一种死寂般的平静。
“风……好像停了。”阿卜杜勒沙哑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众人屏息凝神,确认那令人窒息的声音确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寂静。赵斥候带人小心翼翼地搬开部分堵门的石块,一股冰冷的、带着浓重尘埃气息的空气涌入。
探出头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天地间一片昏黄,昨日还清晰可辨的干涸河道几乎被厚厚的沙丘完全覆盖、改道,两侧岩壁上也覆盖着新的沙瀑。熟悉的地形已面目全非,仿佛整个世界被一只巨手肆意揉捏后重新摆放。天空依旧是浑浊的黄色,阳光艰难地穿透尘埃,投下暗淡的光线。
“这……这怎么走?”一名士兵望着完全陌生的环境,绝望地喃喃。
汪臧海走出洞口,目光扫过这片被重塑的天地,脸上却没有太多慌乱。他抬头望向天空,试图透过尘埃辨认日头的方位,又仔细观察着远处那片暗红色山脉的轮廓——那是风暴也无法完全遮蔽的宏大参照。
“天地虽变,山川大势未改。”汪臧海沉声道,他取出皮册,翻到临摹的星图壁画,“古人观星,定位的是地脉根基,而非流沙表相。那朱砂标记位于河道上游,靠近赤山边缘。我们只需把握住西北方向,依山势而行,总能找到。”
他的冷静和笃定感染了众人。是啊,既然古人能在此地生存并留下印记,必然有其依仗。
队伍整理行装,踏着没过脚踝的浮沙,开始了新一轮的跋涉。行走变得无比艰难,每一步都深陷其中,体力消耗极大。而更严峻的是,经过一夜的消耗,饮水几乎告罄。
阿卜杜勒和汪臧海并肩走在最前,不断根据远山轮廓和偶尔暴露出的、未被完全掩埋的黑色河床砾石来校正方向。汪臧海更是将风水堪舆中的“望气”、“观形”之术发挥到极致,他观察着沙丘的走向、岩层的裸露情况,寻找着可能蕴含水气的“生脉”之地。
行进约两个时辰后,脚下的沙土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从灰黄逐渐转向深褐,最后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赤红色。空气中的硫磺味也越发浓烈,甚至能感到脚下的地面传来微微的温热感。远处那片暗红色的山脉,此刻清晰地矗立在眼前,山体嶙峋陡峭,通体赤红,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仍在默默燃烧,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这就是“火焰山”!
“我们到了火焰山的边缘了。”阿卜杜勒抓起一把赤红色的沙土,语气复杂,“传说这里是被天火焚烧过的土地。”
就在这时,一名眼尖的士兵指着左前方一处赤色山坳喊道:“看!那里有绿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那片死寂的赤红之中,竟然真的点缀着一小片顽强的绿色!那是一片低矮的、叶片肥厚的耐旱植物,围绕着山坳底部一片区域生长。
希望再次燃起!队伍鼓起最后的气力,向那片山坳奔去。
靠近之后,景象更加清晰。山坳底部,有一个不大的水潭,潭水并非清澈见底,而是呈现出一种罕见的、近乎墨黑的颜色!水潭边缘,凝结着一圈白色的盐碱,而潭水却并未干涸,水面甚至还在极其缓慢地冒着细微的气泡。更奇特的是,水潭旁边的岩壁上,有几处明显的裂隙,正丝丝缕缕地溢出一种无色无味、但触手可感其温热的气流。
“是温泉!”赵斥候惊讶道。
汪臧海蹲在水潭边,仔细观察。他注意到,那些墨黑色的水,并非污浊,而是因为潭底铺满了黑色的沉积物,使得水体看起来颜色深沉。他掬起一捧水,水温略高于体温,凑近闻了闻,除了淡淡的硫磺味,并无其他异味。
“阿卜杜勒老爹,你看这水……”
阿卜杜勒也尝了尝,眉头紧锁又缓缓舒展:“奇怪……这水看着吓人,味道却比之前找到的苦水好多了,硫磺味不算太重。或许……能喝?”他也不敢确定。在沙漠中,看似清澈的水可能有毒,而看似怪异的水却可能救命。
汪臧海沉思片刻,目光扫过水潭边那些生机勃勃的植物。“草木依之而生,鸟兽必有来饮。”他观察着地面,果然发现了一些蜥蜴和小型啮齿动物的足迹,指向这个水潭。“此水应是无毒,或可一试。但需谨慎。”
他让队伍暂时在水潭边扎营休息,派专人看守水潭,不允许任何人直接饮用。他则和通译收集了水样,又仔细观察了岩壁溢气的裂隙和潭底的黑色沉积物。
“此乃地火之余温,蒸腾水汽上涌,遇冷凝结成泉。”汪臧海对众人解释道,“水中所含矿物质定然丰富,长期饮用或许不宜,但应急解渴,应无大碍。这潭底的黑色物质……”他取了一些样本,发现其质地细腻,似乎含有某种金属成分。
(玄泉与矿物伏笔: 发现奇特的黑色温泉,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水源危机,其伴生的黑色沉积物和地热特征,也暗示了火焰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可能存在的伴生矿藏,与之前发现的冶炼遗迹形成呼应。)
为了确保安全,汪臧海让士兵们用随身携带的布帛初步过滤泉水,并烧开后再饮用。当第一口温热、带着淡淡矿物质味道的水滑过干渴的喉咙时,许多人几乎流下泪来。绝处逢生的喜悦,再次弥漫在队伍中。
补充了水源,队伍士气大振。汪臧海却没有放松,他拿出皮册,对比着星图壁画和眼前的地形。
“不对……”他喃喃自语,“朱砂标记的位置,应该还要更深入一些,就在这山坳的后面。”
他带着赵斥候和阿卜杜勒,攀上山坳一侧的制高点。放眼望去,山坳后方,是一片更加广阔、色彩斑斓的丘陵地带,赤、赭、黄、白、黑等多种颜色的岩层如同巨幅彩绘般铺展在大地上,在暗淡的天光下呈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美。而在这片丘陵的深处,他似乎看到了一处地形,与星图中某个辅助标记点极为相似!
“就在那边!”汪臧海指着那个方向,语气肯定。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回营地,计划翌日向那片彩色丘陵进发时,负责在营地外围警戒的哨兵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他们在温泉附近巡逻时,发现了不属于使团的、新鲜的脚印和骆驼蹄印!脚印凌乱,似乎有多人曾在此短暂停留和观察,并且……蹄印的方向,指向了他们即将前往的彩色丘陵!
消息传来,刚刚放松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
汪臧海、赵斥候和阿卜杜勒围坐在即将熄灭的篝火旁,脸色凝重。
“看来,有人和我们打着同样的主意。”赵斥候冷哼一声,握紧了刀柄。
阿卜杜勒忧心忡忡:“火焰山一带,除了偶尔冒险的猎人和我们这样的过客,很少有大队人马活动。这些脚印……来者不善。”
汪臧海默默拨弄着篝火的余烬,火光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星图的秘密、古老的工坊、神秘的黑风暴、救命的玄泉,以及这如影随形的追踪者……所有线索似乎都交织在火焰山这片土地上,指向那片色彩斑斓的丘陵深处。
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是古老文明遗留的宝藏?是关乎国运的矿藏?还是……更加深邃难解的天地奥秘?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程,将不再是单纯的与天斗、与地斗,更是与人斗,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目的不明的对手博弈。
他取出青鸾的香囊,紧紧握在手中,仿佛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次日,他们将踏入那片五彩之地,无论前方是宝藏还是陷阱,他都决心一探究竟。
西域的真面目,正在他面前,一层层地揭开神秘的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