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它们绝不可能在那样的爆炸中存活下来!”
会议简报室内,潮汐之力旗舰上的各种生物学家与科学分析团队此刻已经齐聚一堂。
在对比了卡琳一行人给予他们的全息影像与战场记录摄像后,为首的学者最终还是给予了一个最令人不安的答案:
“虽然不想承认........但从求知者号上传递回来的影像来看,那确实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虫族】。”
“他们的进化速度快的惊人,不仅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甚至还学会了使用人类武器进行还击.........”
“根据联邦宇宙异形生物管制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像这样的异形种族就应该直接远距离歼灭,不能回应那尚未可知的求救信号。”
首席学者们商讨出来的提议得到了一系列高级军官的点头认可。
在不清楚对手近距离作战能力的情况下,毫无疑问直接用舰船主炮把整个星球残骸板块击碎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看着自己部下那期待的眼神,白楠却皱起了眉头,英俊的面庞上露出一丝苦色:
他并非不想执行这项绝对安全的歼灭计划。
以未知生死的少数人换取多数人的安危,这无疑是绝对正确且理性的选择.........
但对方的身份,却不得不让他压力倍增.........
是,联邦不允许他与他手下的护卫舰或是科研团队进入阿尔卑斯残骸宙域的核心区。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舰队庇护的求知者号遭遇袭击,他们这些负责外围区域安保的“护卫”就能独善其身。
道理永远掌握在位高者手中,规矩也由这些人制定。
只要他们一张口,所有清晰的事实都会变成模糊不清的指责,即便你证据清晰条理明了,他们也有一万种方式将“守卫不当”这口黑锅扣在你头上。
更别提放弃救援直接执行歼灭作战计划了。
这种行为只会让联邦高层抓住更多把柄,从而在各处不断刁难整个第十一舰队,以牟私利...........
“你们怎么看?”
手托脸颊沉思片刻,白楠最终将视线放在了顾凡与以太二人身上。
作为在场为数不多与虫族交手过的作战人员,二人的话语权明显能影响他接下来的决定。
“求知者号停泊在距离星球板块大约两万五千米的高空上,虫族想直接入侵还是很困难的。”
“但从远距离侦察卫星传回来的照片来看,求知者号虽然暂时没有被虫族入侵的迹象,可它的两个推进器已经发生了严重形变与损伤,明显是被大口径防卫武器命中所导致的。”
“排除虫族能制造人类武器的可能性,那剩下的可能性就非常明了了........”
“一,虫族进化出了类似于人类放空炮的强化个体单位,就像我们队伍中召唤师的大型恶魔炮台召唤物一样,拥有轰击星舰的能力。”
“二,那个残存着哥特级巡洋舰部分遗骸的星球板块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人类防空设备,虫族修复并使用了它。”
“但无论是那种,对我们而言都非常不利..........”
“因此硬要我说,我的建议就是直接用舰炮轰它个稀巴烂。”
顾凡与以太一唱一和,话里话外,他们也不想与虫族进行近距离作战。
不单是因为这种生物的感染性极强会有风险,更多的是现有足以能安全歼灭它们的武器与方式,没必要以身犯险。
“要不.......我们折中一下?”
虽总体上诸位军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白楠的副官还是适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他看来,诚然,直接用舰炮轰击对方把整个星球板块炸的四分五裂是最佳方案。
但后续联邦高层的追责,第十一舰队也不可能逃的掉莫须有的指控。
因此他的提议是派遣一只突击小组,小组成员由免疫生物入侵的战斗机器人与舰船上拥有义体的战斗成员组成,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回收一到两只独立的虫族个体作为研究材料与证据提交给联邦。
一方面可以用实验向联邦证明这种生物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也能对其进行解离与剖析,找到它的弱点。
“领队的任务可以交给我,我与虫族交过手,更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
“而且我的召唤物是纯机械构造,不怕他们的腐蚀与感染。”
以太率先站出来揽下这一职责,但很快他就被白楠的大手按了回去。
而与白楠一起出声打消他念头的,还有一旁的顾凡。
阻止以太并非是对他能力的不认可。
相反,正是因为他能力的强大以及加上身份地位的特殊,注定了只有他能留守在潮汐之力旗舰上。
“领队的事情交给我吧,我顺便带上珈百璃,看看她的能力能不能有效克制虫族的蔓延。”
“对了,目前舰船上是否有抓捕异形用的容器,可以带我去看看并检查一下硬度吗?”
顾凡接下了率领突击小队出击的任务,同时在会议结束后,他也跟随着一众学者与研究员来到了他们用于研究与实验的工作室内。
与在阿尔卑斯中遇到的博士一样,这些研究员似乎都有在实验室内摆满各种充满溶液的维生罐头舱的独特癖好。
大量不知何年何月何处被抓捕而来的异形都被截去四肢放置在这些仅能维系其最基本生存的维生舱内,根据研究员的介绍,这种特殊的绿色液体不仅是提供他们生存所需养料的食物,更是能麻痹他们神经系统的强大毒素.........
“脑袋大小的抓捕容器?有没有这么小的型号还是个问题.........”
根据顾凡的介绍,研究员们知道了虫族寄生感染体的本体不过是与人类脑袋大小无异的椭圆形个体。
由于他们都是以人类大小为基准制作的中大型抓捕牢笼,因此要制作此类大小的抓捕容器还需要一小段时间。
虽对顾凡要求的“全方位”“无死角”“全防护”的需求抱有疑问,但从未接触过虫族的研究员们还是对此抱有最大的支持,最终提交给了顾凡一个同体呈奶白色,重量高达数十公斤的圆柱形收容舱。
根据顾凡的测试,该收容舱的强度已经达到了【联邦七级】硬度水准,其材质采用的是民用舰船装甲外壳同款的高耐久合金,即便是被扔进飞船跃迁的黑洞中,也只会产生形变,不会造成生物泄露。
而也是在拿到收容舱的数分钟后,来自整备室的联络讯息,也同步传递到了顾凡手中.........
“全员登机,做好战斗准备!”
“切记,陆战队发给你们的是步枪!不是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