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刚过,晨露在葆仁堂的梧桐叶上凝成珍珠,风一吹就滚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湿痕。陈砚之正在药圃里采摘薄荷,指尖沾着清凉的露水,空气里飘着股淡淡的药香,混着巷子里早点摊飘来的油条香,格外真切。
“砚之,忙着呢?”刘叔的声音从月亮门传来,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提着个空酒壶,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中午有个应酬,推不掉,想请你给开个方子,提前防着点,别再像上次那样醉得丢了人。”
陈砚之放下手里的薄荷,笑着让他进屋:“上次醒酒汤的滋味,您还没忘啊?”
“哪敢忘,”刘叔搓着手坐下,“吐得昏天黑地不说,还让孩子们笑了好几天。这次是老领导组的局,不去不行,你给想个法子,既能应付场面,又别醉得太难看。”
陈砚之想起《本草纲目》里“葛花解酒毒,葛谷亦良”的记载,又记起爷爷说过的“防醉需健脾,醒酒先护胃”的道理。他走到药柜前,抓了把葛花,又取了些枳椇子——这东西长得像拐棍,爷爷说它是“酒徒的救星”,能解酒毒,利小便。
“刘叔,这是‘防醉汤’,”陈砚之把药材包好,“您提前半小时用温水泡着喝,像喝茶似的,慢慢咽。葛花和枳椇子能解酒,我再给您加两味药——茯苓和白术,健脾护胃,免得酒气伤了脾胃。”
他又从药圃里摘了几片鲜姜,用棉纸包好:“要是喝到中途觉得晕,含片生姜,能提神,还能止恶心。回家后再用绿豆煮水喝,清一清肠胃里的酒气。”
刘叔捧着药包,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还是你想得周到!上次那醒酒汤管用,这次这防醉汤肯定也错不了。对了,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嗓子干,像有小毛刺扎着,你给看看?”
刘婶跟着走进来,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烙的芝麻饼。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沙哑:“就是早上起来厉害,总得喝半杯水才能说话,吃了润喉糖也不管用。”
陈砚之让她张开嘴,喉咙有点发红,舌苔薄白而干。“是不是最近总熬夜做针线活,忘了喝水?”他问。
刘婶点头:“可不是嘛,给孙子做棉衣,赶工期,夜里缝到两三点,确实没怎么喝水。”
这是“秋燥伤津”,白露后空气干燥,熬夜又耗伤津液,嗓子自然干痛。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麦冬、玉竹,又取了颗胖大海:“这三味药泡着喝,麦冬和玉竹能滋阴润燥,胖大海能清咽利喉,比润喉糖管用。记得别熬夜了,熬夜最伤津液。”
刘婶接过药包,把芝麻饼往陈砚之手里塞:“刚烙的,热乎着呢,你尝尝。”
送走刘叔夫妇,陈砚之刚想整理药方,就见东巷的赵大爷被孙子扶着进来,老人捂着心口,眉头皱成个疙瘩,嘴唇有点发紫。“砚之啊,我这心口疼得厉害,像有块石头压着,喘不上气,是不是犯了老毛病?”
赵大爷有冠心病,去年这时候也犯过一次。陈砚之赶紧让他坐下,摸了摸他的脉搏,跳动得又慢又沉,像被什么东西拽着。“您是不是早上起来着凉了?”他问。
“是啊,”赵大爷的孙子说,“早上起来打太极,穿少了,回来就说心口疼。”
这是“寒凝血瘀”,白露后早晚温差大,寒气侵袭,导致血脉不畅。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丹参、川芎,又取了片麝香保心丸:“先把这药丸含在舌下,能很快缓解疼痛。这两味药煮水喝,丹参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止痛,能改善心口疼的毛病。以后早上锻炼记得多穿点,别着凉。”
赵大爷含上药丸,没过几分钟,就说心口松快多了,能顺畅喘气了。他拉着陈砚之的手说:“还是你这药见效快,比我家里的硝酸甘油还管用。”
下午,西巷的李嫂抱着个陶罐进来,罐里装着刚熬的小米粥,上面飘着层米油。“陈医生,尝尝我熬的粥,给你添麻烦了。”她放下陶罐,叹了口气,“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头晕,像踩在棉花上,血压也不高,你给看看?”
李哥走进来,脸色有点发黄,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就是觉得浑身没劲儿,吃饭也没胃口,早上起来晕得厉害。”他说。
陈砚之给她搭脉,脉象细弱,像根快断的线,舌苔淡白。“是不是最近秋收忙,没休息好?”他问。
李哥点头:“收玉米、割豆子,天天累得倒头就睡,确实没休息好。”
这是“气血两虚”,秋收劳累,耗伤气血,导致头晕乏力。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黄芪、当归,又取了些红枣:“这三味药煮水喝,黄芪补气,当归补血,红枣健脾,能改善头晕乏力的毛病。记得别太累了,忙完这阵好好歇歇。”
李哥接过药包,笑着说:“还是你懂我这毛病,以前累着了也这样,喝几副药就好了。”
傍晚,夕阳把药圃里的薄荷染成了金色,陈砚之坐在竹椅上,看着刘叔送的芝麻饼,李嫂给的小米粥,心里暖暖的。爷爷走过来,手里拿着本医案,翻到防醉汤那一页:“你这防醉方开得不错,葛花枳椇子解酒,茯苓白术护胃,兼顾了防醉和护胃,比单纯的醒酒汤周全。”
“刘叔上次醉得厉害,这次肯定怕了,”陈砚之说,“这防醉汤既能让他应付场面,又能保护脾胃,一举两得。”
“行医就是这样,”爷爷说,“不仅要治病,还要懂病人的心思。刘叔要应酬,不能不喝酒,那就想办法让他少受点罪;刘婶熬夜做针线活,那就提醒她别熬夜,再给点润喉的药。医者仁心,不只是开方抓药,更是体谅病人的难处,想办法让他们活得舒坦些。”
陈砚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道:白露的病,多与燥、寒、劳有关。刘叔的防醉,用葛花枳椇子解酒,茯苓白术护胃;刘婶的嗓子干,用麦冬玉竹滋阴润燥;赵大爷的心口疼,用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李哥的头晕,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都是寻常药材,却藏着体谅与关怀。原来医道不只是治病,更是懂人,懂他们的难处,懂他们的需求,用最妥帖的药方,让他们在琐碎的日子里,少些病痛,多些舒坦。
晚风吹过院子,薄荷的清香混着小米粥的甜香,飘得很远。陈砚之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觉得,这白露的日子,虽然带着点凉意,却也藏着温暖——就像这些默默守护着人们健康的草木,不声不响,却在需要时,递上最合时宜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