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别墅的地下数据作战室里,雷浩正对着满墙的曲面屏出神。
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流动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连串清脆的声响。突然,他兴奋地转向正在查阅资料的张晨风。
风哥,快看这个异常数据流!雷浩将一段代码放大,这三天的攻击模式都遵循同一个数学规律,像是用傅里叶变换伪装过的信号。
张晨风走近细看,注意到雷浩手边放着一本翻旧的《数论基础》,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你连夜分析的?
墨哥教了个新算法,正好用上。雷浩腼腆地推了推眼镜,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
就在他们讨论时,训练场传来阵阵呼喝声。刘垚正扎着马步,两腿抖得像风中芦苇。李壮拿着根竹竿,不时轻点他的膝窝。
腰沉下去,对,保持这个角度...李壮话音未落,刘垚就瘫倒在地。
二哥,我这老腰真要断了...刘垚哀嚎着,却还是咬牙重新摆好姿势。
王磊在一旁乐不可支:老六啊,你这马步扎得,活像只煮熟的虾米!
虽然训练辛苦,但刘垚的进步显而易见。某日深夜,他值勤时发现实验室外有可疑人影。虽然擒拿动作尚显生涩,但那声中气十足的什么人愣是把对方吓了个趔趄。
最让张晨风欣慰的是团队氛围的转变。以往的技术讨论会总是严肃刻板,如今却常常爆发出阵阵笑声。
我认为这个加密协议应该采用椭圆曲线密码学...雷浩在白板上写满公式时,刘垚突然举手:五哥,你说的椭圆是像鸡蛋那样的吗?
会议室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雷浩无奈地扶额,却还是耐心地在餐巾纸上画起示意图:是数学上的椭圆曲线,你看这个方程式...
令人意外的是,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催生了创新。某个午后,刘垚啃着煎饼果子突发奇想:风哥,你看这酱料抹得均匀不?咱们的数据分发是不是也能借鉴这个思路?
雷浩起初觉得荒谬,但深入研究后竟开发出分层涂抹算法,将系统效率提升了三成。
某日暴雨夜,团队遭遇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境外组织同时发动网络攻击和物理渗透。张晨风临危不乱,迅速部署应对方案。
老五负责网络安全,老六配合实地布防。他的指令简洁有力,按应急预案执行。
那一夜,数据作战室的灯光彻夜未熄。雷浩发现攻击流量隐藏着某种气候数据的波动规律,刘垚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带人堵住了数个安防盲区。当危机解除时,晨光正透过窗帘缝隙洒入室内。
走,我请客。张晨风拍拍两位师弟的肩膀,想吃什么随便点。
刘垚揉着发酸的手臂:能不能别喝豆汁?那味道我实在受不了...
经此一役,张晨力排众议,让雷浩和刘垚参与核心决策。在次月的项目评审会上,雷浩提出的动态密钥分配方案令在场的专家啧啧称奇。而刘垚设计的安防演练方案,更是发现了多个被忽视的漏洞。
某个明月夜,众兄弟还有教头,账房和脚行一起在郊区小院聚会。院子里飘着烤肉的香气,刘垚举着一串焦黑的鸡翅跑来:大哥尝尝我的手艺!
张晨风面不改色地接过咬了一口:火候掌握得不错。
雷浩在旁忍俊不禁,被刘垚逮个正着:五哥你别笑,这串蘑菇特意给你烤的!
师父坐在廊下品茶,望着打闹的弟子们对张晨风说:现在你们才算真正拧成一股绳。
张晨风望向院子里嬉笑的同伴们,雷浩正比划着解释某个算法,刘垚和李壮在切磋新学的招式。他知道,只要这个团队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