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21年4月5日,清晨6点。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的码头还浸在薄雾里,咸腥的海风卷着细碎的浪花,拍在“奋斗者”号深潜器的钛合金外壳上,发出“哗啦”的轻响。这艘曾创下米载人深潜纪录的“深海利器”,此刻正静静泊在专用母船“探索一号”的甲板上,舱体上“中国载人深潜”的红色字样,在晨雾中隐约可见。甲板四周,穿着蓝色工装的科研人员往来穿梭,手里抱着图纸、检测仪器,空气中弥漫着机械油、海水与灵钛合金混合的特殊气味——从今天起,“奋斗者”号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改装,目标是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寻找人类灵能网络的第四节点。

张杰站在甲板边缘,手里攥着一份折叠的海图,海图上用红色马克笔圈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斐查兹海渊区域,旁边标注着“灵能异常点:8.5灵能单位”。他身旁,载人深潜团队总师周明正指着“奋斗者”号的耐压壳,眉头微蹙:“张队,这台深潜器的钛合金耐压壳是按米深海压力设计的,现在要加装灵钛合金外壳,最大的问题是两种金属的兼容性——灵钛合金虽然强度高、能传导灵能,但和我们现有的tc4钛合金热膨胀系数不一样,深海低温下容易出现缝隙,一旦海水渗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问题李哲已经有方案了。”张杰侧身让开,李哲正扛着一台便携式光谱分析仪走过来,仪器屏幕上显示着两种金属的分子结构图谱。“周总师,我们设计了‘梯度过渡层’,在灵钛合金和tc4钛合金之间加一层0.5毫米厚的镍铬合金,它的热膨胀系数刚好介于两者之间,能抵消低温下的收缩差异。”李哲将分析仪的探头贴在耐压壳上,屏幕上立刻跳出模拟焊接后的结构模型,“而且我们用的是激光真空焊接,焊接点的强度比母体金属还高,刚才在实验室的高压舱里模拟米压力测试,焊接点没有任何形变。”

周明凑近屏幕,仔细看着模型细节,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焊接点的微观结构:“嗯,这个过渡层设计得不错,之前我们担心灵钛合金太脆,在高压下会开裂,现在看,有了过渡层,韧性应该能达标。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灵能护盾的安装位置,深潜器的舱体空间有限,护盾发生器要装在哪?不能影响舱内人员的操作空间,也不能挡住推进器的喷口。”

“我们打算把护盾发生器分成三个小型模块,装在深潜器的尾部、腹部和头部,呈三角分布。”林岚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调出改装后的三维模型,“每个模块的体积只有原来的1\/3,灵能输出功率却能达到原来的80%,三个模块协同工作,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护盾,覆盖整个深潜器。而且我们调整了灵能输出频率,从原来的180hz降到120hz,适应深海高压环境,避免护盾在压力下出现能量紊乱。”

周明看着模型里的三个小模块,点头认可:“这个布局合理,不影响推进器和采样臂的使用。对了,深海里通讯是个大难题,原来的水声通讯延迟能达到几十秒,你们的灵能通讯模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已经在实验室测试过了。”林岚调出通讯测试数据,“我们用玄玉璧碎片做了信号放大器,灵能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声波快10倍,延迟能控制在0.5秒以内,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就算遇到海底热泉的电磁干扰,信号也不会中断。等下可以在码头的测试池里演示一下,让您看看实际效果。”

上午8点,薄雾散去,太阳升到海平面以上,金色的阳光洒在“奋斗者”号上。科研人员开始将第一块灵钛合金板吊到甲板上,准备进行外壳的预装。这块灵钛合金板长2米、宽1.5米,厚度15毫米,表面刻着细密的灵能纹路,像一层精致的浮雕。李哲戴着绝缘手套,用手抚摸着纹路:“这些纹路是按玛雅金字塔残骸里的地脉灵能脉络刻的,能引导灵能在外壳上流动,增强护盾的稳定性。等下安装时,要确保纹路和护盾模块的接口对齐,不然灵能会出现滞涩。”

两名焊工穿着隔热服,拿着激光焊接枪,开始在耐压壳上焊接过渡层。激光束发出刺眼的蓝光,将镍铬合金层精准地熔接在钛合金表面,空气中没有传统焊接的烟雾,只有一丝淡淡的金属灼烧味。李哲盯着焊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仪:“温度控制在800c以内,不能太高,不然会改变钛合金的金相结构,影响耐压性能。”

与此同时,码头旁的测试池里,陈阳正和深潜团队的操作员一起,测试灵能通讯模块。测试池深10米,模拟深海环境,池底放着一台小型“灵潜者-1号”机器人——这是专门为此次探测研发的灵能机器人,身高1.2米,身体呈流线型,头部装着灵能探测仪,手臂是可伸缩的机械爪,外壳同样用灵钛合金打造。

陈阳坐在池边的操控台前,双手按在灵能感应盘上,对着对讲机说:“周总师,张杰,我现在启动灵能通讯,让机器人执行采样动作。”他闭上眼睛,用灵视锁定池底的机器人,指尖轻轻滑动,向机器人发送指令。

几秒钟后,池底的机器人缓缓启动,机械爪伸向池底的一块岩石,精准地抓住岩石,然后将岩石放到旁边的采样盒里。操控台的屏幕上,灵能通讯的延迟显示为0.4秒,信号强度满格。“太厉害了!”周明看着屏幕,忍不住赞叹,“原来的水声通讯,让机器人抓一块石头,光指令传输就要等半分钟,现在几乎是实时操控,在深海里探测时,能大大提高效率。”

“还有灵能探测功能。”陈阳睁开眼睛,调出机器人传回的灵能图谱,“机器人的探测仪能捕捉到0.1灵能单位的微弱波动,比卫星的监测精度还高。等下可以让机器人在池底模拟海沟的灵能环境,看看探测仪的表现。”

上午10点,灵能机器人的模拟探测开始。科研人员在测试池底放置了一块小型玄玉璧,模拟海沟里的灵能涌泉。机器人启动探测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一条淡绿色的灵能曲线,随着机器人靠近玄玉璧,曲线的峰值逐渐升高,精准地显示出玄玉璧的位置和灵能强度。“探测精度达到0.5米,灵能强度误差小于0.05灵能单位。”陈阳看着数据,满意地说,“这个精度足够找到第四节点的具体位置了,而且机器人还能采集海底的沉积物样本,分析里面的灵能残留,判断节点的活跃程度。”

中午12点,第一块灵钛合金板成功预装在“奋斗者”号的头部。李哲用光谱分析仪检查安装精度:“纹路对齐度99.8%,过渡层焊接质量合格,灵能传导效率95%,符合设计要求。接下来可以安装头部的护盾模块了。”

食堂的工作人员推着餐车来到甲板上,大家围在一起吃盒饭,讨论着改装进度。周明拿着盒饭,走到张杰身边:“张队,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灵能技术还有点怀疑,觉得这东西太玄乎,不像我们的深潜技术那么扎实。但今天看了焊接、通讯和探测的测试,我服了,你们的技术很严谨,每个环节都有数据支撑,不是凭空想象的。”

“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张杰咬了一口馒头,“灵能技术是上古文明留下的遗产,我们只是把它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比如灵能护盾,本质上是用现代材料实现了秦陵地宫的防御原理;灵能通讯,是用玄玉璧增强了量子通讯的信号。你们的深潜技术也是一样,是人类探索深海的智慧结晶,两者结合,才能完成这次探测任务。”

“说得对。”周明点头,“这次探测,不仅是为了找灵能节点,也是人类深海探测技术和灵能技术的第一次融合,意义重大。等任务成功了,我们可以一起写篇论文,把这次的技术经验分享出去,说不定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下午2点,头部的护盾模块安装完成。林岚拿着灵能测试仪,连接到模块的接口上:“启动护盾测试,灵能输出功率1.2灵能单位,护盾强度等效50mm均质钢甲,稳定性偏差0.2%,一切正常。”

陈阳走到“奋斗者”号旁边,闭上眼睛,用灵视感应改装后的深潜器。他能“看到”灵能在灵钛合金外壳的纹路里流动,像一条金色的小溪,流进三个护盾模块,然后从模块里溢出,形成一个淡淡的球形光罩,包裹着整个深潜器。“灵能流动很顺畅,没有堵塞的地方,护盾模块和外壳的契合度很高,在深海里应该能稳定工作。”他睁开眼睛,对张杰说,“而且我能感应到海沟方向的灵能,比之前更清晰了,像是在召唤我们一样,那肯定是第四节点的灵能在吸引我们。”

“这就好。”张杰松了口气,“现在改装的核心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安装采样臂的灵能传感器和舱内的灵能监测系统,预计下周三能完成全部改装,然后进行浅海试航,下月底前往马里亚纳海沟。”

下午4点,青岛深海基地的会议室里,召开了马里亚纳海沟探测任务的第一次协调会。参会的有张杰团队、载人深潜团队、海洋环保团队和海军护航团队的代表。会议桌上,摆放着探测任务的详细方案,包括航线规划、探测步骤、应急预案和环保措施。

“首先是航线规划,我们从青岛出发,经东海、南海,穿过菲律宾海,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全程约4500海里,预计航行10天。”深潜团队的航线规划师介绍道,“途中会避开台风多发区和军事演习区,海军会派出一艘护卫舰护航,防范海盗和不明船只的干扰。”

“探测步骤分三步:第一步,在海沟边缘1000米深度进行试潜,测试深潜器的各项性能;第二步,下潜到5000米深度,寻找灵能异常区域;第三步,在确认第四节点位置后,下潜到米的斐查兹海渊,进行详细探测和采样。”张杰补充道,“每次下潜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确保人员安全,灵能机器人会提前下潜,为深潜器探路。”

海洋环保团队的代表赵雅拿着环保评估报告,站起身说:“我们对改装后的‘奋斗者’号和‘灵潜者’机器人做了全面的环保检测,所有设备都采用无磷涂层,采样器用可降解材料,不会对深海生态造成污染。探测过程中,禁止采集濒危生物样本,遇到海底热泉生态区,会绕行通过,确保符合《全球海洋保护公约》的要求。”

“应急预案方面,我们准备了两套方案:如果深潜器出现故障,无法自主上浮,护航舰会投放救援深潜器,进行紧急救援;如果遇到强海底流,会暂停探测,等待海况稳定后再继续。”深潜团队的安全员介绍道,“舱内配备了应急供氧系统和灵能备用电源,能支持人员在深海待上24小时。”

会议持续到晚上6点,所有细节都讨论完毕,各团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走出会议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码头的灯光亮了起来,照在“奋斗者”号上,像给它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科研人员还在甲板上忙碌,有的在安装灵能传感器,有的在调试通讯设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充满期待。

张杰站在码头边,看着远处的海平面,夜色中的大海像一块黑色的绸缎,平静而深邃。陈阳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瓶热水:“张队,刚才我又感应了一次海沟的灵能,比下午更清晰了,我能感觉到那里的灵能很纯粹,没有被污染,像是地球的‘灵能心脏’。”

“是啊,那是人类灵能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张杰喝了一口热水,暖意从喉咙传到胃里,“等我们找到它,把它接入全球灵能网络,人类的防御网就能覆盖海陆空天,不管是仙族的反灵能场,还是watcher的偷袭,我们都能提前预警,主动应对。”

林岚和李哲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改装进度表:“张队,按照现在的进度,下周三肯定能完成改装,浅海试航没问题。灵能机器人的最后一台也快组装好了,下周一就能进行海上测试。”

“好。”张杰点头,目光重新投向“奋斗者”号,“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等任务成功了,我们好好休息几天,看看真正的深海日出。”

晚上8点,甲板上的工作还在继续,灯光下的“奋斗者”号渐渐显露出改装后的新模样——灵钛合金外壳泛着冷光,灵能纹路在灯光下隐约可见,三个护盾模块像三颗小小的星辰,点缀在舱体上。远处的护航舰已经停靠在码头旁,舰上的灯光和码头的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宁静而充满力量的画面。

2021年4月的这个夜晚,青岛深海基地没有沉睡。“奋斗者”号的改装还在进行,探测方案已经确定,各团队整装待发。马里亚纳海沟的第四节点,像一颗隐藏在深海里的明珠,等待着人类去发现;而那些为了守护文明、探索未知的科研人员,正带着希望和勇气,准备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海之旅。他们知道,这场旅程充满挑战,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抵达不了的深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夜色中的大海,不仅是他们的目的地,更是他们守护人类未来的新战场。# 第90章 深海探脉

2021年4月5日,清晨6点30分。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的码头被一层薄纱般的晨雾笼罩,凛冽的海风裹着海水的咸腥味,掠过“探索一号”母船的甲板,吹得科研人员的蓝色工装猎猎作响。船身旁,通体银白的“奋斗者”号深潜器静静泊在专用支架上,它曾创下米的载人深潜纪录,此刻舱体上还残留着上一次深潜时的深海沉积物痕迹,却即将迎来一场颠覆性改装——为寻找人类灵能网络的第四节点,它将披上灵钛合金的“铠甲”,装上灵能护盾的“屏障”,化身探秘深海的“灵能先锋”。

张杰踩着甲板上的防滑纹路,走到“奋斗者”号旁,手里攥着一份泛黄的海图,海图上用红色荧光笔圈出马里亚纳海沟斐查兹海渊的坐标,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灵眼-1号”卫星传回的灵能数据:“4月4日14时,灵能强度8.7灵能单位,波动频率0.8hz,与秦陵矿脉共振系数0.92”。他身后,载人深潜团队总师周明快步跟上,这位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手指轻轻抚过深潜器的钛合金耐压壳,语气里带着对“老伙计”的珍视:“张队,这台深潜器的耐压壳是用tc4钛合金锻造成的,能抗住米深海的1100个大气压,现在要在外面加灵钛合金层,最担心的就是两种金属的应力不匹配——深海低温会让金属收缩,灵钛合金和tc4的收缩率差0.3%,别看数字小,米下,这点误差就能让外壳开裂。”

“李哲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张杰侧身,李哲正推着一台便携式金相分析仪走来,仪器屏幕上显示着两种金属的微观结构图谱。“周总师,我们研发了‘梯度应力缓冲层’,在灵钛合金和tc4之间加了一层0.8毫米厚的钛铝合金,它的收缩率刚好介于两者之间,像一块‘弹性海绵’,能抵消深海低温带来的应力差。”李哲将分析仪探头贴在耐压壳上,屏幕瞬间跳出模拟深海环境的应力测试动画,“昨天在实验室的高压舱里,我们模拟了米压力和-2c的深海温度,持续测试4小时,缓冲层没有出现任何形变,外壳的密封性完全达标。”

周明凑近屏幕,盯着动画里的应力分布云图,红色的高应力区域被缓冲层牢牢锁住,没有扩散到耐压壳主体。他点头赞叹:“这个设计妙啊!我们之前也想过加缓冲层,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材料,你们的灵钛合金技术确实有一套。对了,灵能护盾装在哪?深潜器的舱体空间就这么大,可不能影响采样臂和推进器。”

“我们做了模块化设计。”林岚拿着平板电脑赶来,调出改装后的三维模型,“把原来的大型护盾发生器拆成三个小型模块,分别装在头部、腹部和尾部,呈正三角分布。每个模块的体积只有篮球大小,灵能输出功率却能达到1.2灵能单位,三个模块协同工作,能形成直径5米的球形护盾,把整个深潜器包在里面。”她指着模型里的模块接口,“而且我们调整了灵能频率,从地面机甲的180hz降到深海专用的120hz,避免护盾在高压下出现能量紊乱——就像给护盾‘调了呼吸节奏’,让它能在深海里稳定工作。”

上午8点,晨雾散尽,阳光刺破云层,洒在码头上。两台起重机缓缓吊起第一块灵钛合金板,这块长2.2米、宽1.8米、厚18毫米的金属板,表面刻着细密的灵能纹路,纹路沿着板体边缘蜿蜒,最终汇聚到中心的接口——这是李哲按玛雅金字塔残骸中的地脉灵能脉络复刻的,能引导灵能在外壳上均匀流动,增强护盾的稳定性。“吊装时要慢!”李哲站在甲板边缘,拿着对讲机指挥,“确保纹路和护盾模块的接口对齐,偏差不能超过1毫米,不然灵能会卡在纹路里,影响护盾强度。”

两名焊工穿着银白色的隔热服,手持激光焊接枪,开始在耐压壳上焊接缓冲层。激光束发出刺眼的蓝光,将钛铝合金层精准熔接在tc4表面,没有传统焊接的火花和烟雾,只有一丝淡淡的金属灼烧味。李哲盯着温度监测仪:“温度控制在850c,不能超!tc4钛合金超过900c就会软化,影响耐压性能。”

与此同时,码头旁的测试池里,陈阳正和深潜操作员王磊测试灵能通讯模块。这个长20米、宽15米、深12米的测试池,模拟了深海的高压和低温环境,池底散落着岩石和珊瑚,一台“灵潜者-1号”机器人正趴在池底——这是专为此次探测研发的灵能机器人,身高1.3米,身体呈流线型,头部装着灵能探测仪,手臂是可伸缩的机械爪,外壳同样用灵钛合金打造,表面刻着和深潜器一致的纹路。

“周总师,张杰,准备开始通讯测试。”陈阳坐在池边的操控台前,双手按在灵能感应盘上,指尖泛着淡蓝色的灵能微光。他闭上眼睛,用灵视锁定池底的机器人,在脑海里下达指令:“启动采样臂,抓取右侧红色岩石,放入采样盒。”

指令发出的瞬间,操控台屏幕上的通讯延迟显示为0.4秒,池底的机器人立刻动了起来——采样臂缓缓伸出,精准夹住那块红色岩石,转身将岩石放进旁边的透明采样盒里。“太神了!”周明忍不住拍手,“原来的水声通讯,发个指令要等30多秒,机器人动作还会有偏差,现在跟实时操控一样!以后在深海探测,就能精准定位灵能节点了。”

“还有灵能探测功能。”陈阳睁开眼睛,调出机器人传回的灵能图谱,“探测仪能捕捉到0.05灵能单位的微弱波动,比‘灵眼-1号’卫星的精度还高。我们在池底埋了一块小型玄玉璧,模拟海沟的灵能涌泉,你们看——”他指着图谱上的淡绿色峰值,“机器人在10米外就探测到了灵能,随着距离靠近,峰值逐渐升高,定位误差不到0.3米。”

上午10点,第一块灵钛合金板成功预装在“奋斗者”号头部。李哲用激光测距仪检查安装精度:“纹路对齐度99.9%,缓冲层焊接强度1200mpa,灵能传导效率96%,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接下来可以装头部的护盾模块了。”

食堂的工作人员推着餐车来到甲板,大家围在一起吃盒饭,话题离不开改装进度。周明咬了一口包子,对张杰说:“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灵能’这东西有点犯怵,觉得太玄乎,不像我们的深潜技术,每一步都有数据支撑。但今天看了焊接、通讯、探测的测试,我服了——你们的技术很扎实,连纹路的对齐精度都卡到毫米级,比我们搞深潜的还较真。”

“其实我们是在‘借古开今’。”张杰咽下嘴里的米饭,“灵能技术是上古文明留下的‘图纸’,我们只是用现代科技把它实现——比如灵能护盾,本质上是用灵钛合金和现代电路,还原了秦陵地宫的灵能防御原理;灵能通讯,是用玄玉璧增强了量子通讯的信号,让它能在海水中传播。你们的深潜技术也是一样,是人类探索深海的智慧结晶,两者结合,才能完成这次‘深海寻脉’的任务。”

“说得好!”周明放下饭盒,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老照片,“这是2020年‘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深潜时拍的,当时我们说,要‘坐底万米深海,探索地球深处’。现在加上你们的灵能技术,我们就能探索‘地球的灵能深处’,这是比万米深潜更有意义的事!”

下午2点,头部的护盾模块安装完成。林岚拿着灵能测试仪,将探头接入模块接口:“启动护盾测试!灵能输出1.2灵能单位,护盾强度等效60mm均质钢甲,稳定性偏差0.15%,无能量泄漏——一切正常!”

陈阳走到“奋斗者”号旁,闭上眼睛,双手轻轻贴在灵钛合金外壳上。他的灵视像一道无形的探照灯,穿透外壳,“看到”灵能在纹路里流动——从头部模块出发,沿着外壳纹路流向腹部和尾部,最终汇聚成一个淡淡的球形光罩,将深潜器包裹其中。“灵能流动很顺畅,没有堵塞点。”他睁开眼睛,语气肯定,“而且我能感应到马里亚纳海沟的灵能,比在实验室时更清晰——那是一种很纯粹的能量,像深海里的星光,一直在吸引我们。这肯定是第四节点,错不了。”

“这就好。”张杰松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探测任务时间表,“现在核心改装完成,接下来一周,我们要装舱内的灵能监测系统、采样臂的灵能传感器,还有‘灵潜者’机器人的最后的调试。4月12日进行浅海试航,4月20日从青岛出发,预计5月初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开始正式探测。”

下午4点,青岛深海基地的会议室里,召开了探测任务协调会。参会的有张杰团队、载人深潜团队、海洋环保团队和海军护航团队的代表,会议桌上摊开的探测方案,详细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应急措施。

“航线规划好了:从青岛出发,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穿过菲律宾海,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全程4800海里,航行12天。”深潜团队的航线师指着海图,“我们避开了4月的台风多发区,也避开了军事演习海域,海军会派‘烟台舰’护航,防范海盗和不明船只干扰。”

“探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在海沟边缘1000米深度试潜,测试深潜器和机器人的协同;第二阶段,下潜到5000米,用灵能探测仪扫描灵能异常区,锁定第四节点大致位置;第三阶段,下潜到米斐查兹海渊,详细探测节点的范围、灵能强度,采集沉积物样本。”张杰补充道,“每次下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确保人员安全,机器人提前1小时下潜探路,避免深潜器遇到突发海况。”

海洋环保团队的赵雅博士拿着环保评估报告,站起身:“我们对所有设备做了环保检测:深潜器外壳用无磷防腐蚀涂层,采样器用可降解塑料,机器人的推进器不会搅动深海沉积物。探测时,禁止采集濒危生物样本,遇到海底热泉生态区,绕行1公里以上,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

“应急预案有两套:如果深潜器故障无法上浮,‘烟台舰’会投放救援深潜器,3小时内就能抵达救援位置;如果遇到强海底流,立即启动备用推进器,上浮到安全深度。”深潜团队的安全员介绍道,“舱内备了72小时的应急供氧,还有灵能备用电源,就算主电源故障,也能支持通讯和上浮系统工作。”

会议持续到晚上7点,所有细节敲定,各团队签下任务责任书。走出会议室时,夜色已浓,码头的灯光亮起,暖黄色的光洒在“奋斗者”号上,灵钛合金外壳泛着柔和的冷光,三个护盾模块像三颗小小的星辰,在夜色中隐约闪烁。科研人员还在甲板上忙碌,有的在安装灵能传感器,有的在调试通讯天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期待。

张杰站在码头边,望着远处漆黑的大海,海浪拍打着码头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陈阳递来一瓶热姜茶:“张队,刚才我又感应了一次海沟的灵能,比下午更清晰了——我能‘看到’那里的灵能像一条金色的河流,从海沟底部涌上来,和秦陵、玛雅金字塔的灵能脉络连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那是人类灵能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张杰喝了一口姜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等我们找到它,把它接入全球灵能网络,人类的防御网就能覆盖海陆空天。到时候,不管仙族的反灵能场从月球来,还是watcher从深海偷袭,我们都能提前预警,主动反击。”

林岚和李哲走过来,手里拿着改装进度表:“张队,按现在的速度,4月12日肯定能完成浅海试航。‘灵潜者’机器人的最后一台,明天就能组装好,下周二进行海上测试。”

“好。”张杰点头,目光重新投向“奋斗者”号,“大家再加把劲,等任务成功了,我们一起在斐查兹海渊看一次深海日出——听说那里的日出,阳光透过万米海水,会变成淡蓝色的光,像在灵能的海洋里一样。”

晚上9点,甲板上的工作还在继续,灯光下的“奋斗者”号渐渐显露出新的模样——灵钛合金外壳包裹着原本的钛合金耐压壳,灵能纹路在灯光下蜿蜒,三个护盾模块点缀其间,像给这位“深海勇士”披上了一件镶嵌着星光的铠甲。远处的“烟台舰”已经停靠在码头旁,舰上的信号灯闪烁着,与码头的灯光交相辉映,在夜色中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2021年4月的这个夜晚,青岛深海基地没有沉睡。“奋斗者”号的改装还在进行,探测方案已经就绪,各团队整装待发。马里亚纳海沟的第四节点,像一颗隐藏在深海的明珠,等待着人类去发现;而那些为了守护文明、探索未知的科研人员,正带着勇气和信念,准备开启一场跨越万里的深海之旅。他们知道,这场旅程充满挑战,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抵达不了的深海,没有完成不了的使命。夜色中的大海,不仅是他们的目的地,更是人类守护未来的新战场。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克系世界,但我散播诅咒快穿之十佳好爸爸星极埃及神主大明小郎君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希望犹在之第一部风卷龙旗快穿之戏精不作死我在末日求生的那些年拥有治疗系的我打穿了世界水淹全球,我掌握了无数物资灾厄之祸快穿:男神,谈个恋爱赤瞳怪物入侵,我开局加点无敌极寒末世:神之禁区重生耍宝,末世侵吞鹰酱百亿物资幻想世界大掠夺死而复生后我在末世开杂货铺黑暗之下:废土世界的危机我可能是个伪学霸末世来临,我拥有了一座小岛无敌从火影开始末世之无敌召唤系统我的废品站,能回收太空战舰快穿黑心莲:恶毒女配撩疯了雇佣兵纪元:系统宿主大乱斗从抽到超级制造机开始末日求生:我随身带着电饭锅末世重生之我成了移动蔬菜包末世:谁人都是主角三天一进化,我的吞噬天赋太BUG了末日:开枝散叶,从老板娘开始末世异能科技深空虚无演变战役我有一个修真废土世界末世带娃生存手册穿越从龙蛇开始美漫胜利之神末日:丧尸狂潮嘘,墓里有人末世:我的箭自带百分比斩杀四重眠开局就造人工智能超能: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快穿之神主大人萌萌哒远征军,从收编川军团开始盘龙我在末世签到生存某美漫的英雄联盟
博看读书搜藏榜:快穿恶婆婆之这个儿媳我罩了种子战记二点零无限之巫师的旅途重生末世追妻帝少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从赛博朋克开始万族争霸从一剑开始诸天鸿蒙树末日操植师关于我在同人无限流世界冒险这事快穿之拯救这崩坏的世界末日世界历险记北方巨兽龙快穿女配之气运男神超神学院之冰冻虚空穿书后,向导在艰难求生!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泯灭之世长生遥科技皇朝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我变成了个丧尸辐射:重启范布伦斗擎快穿女配之反派别黑化女配她又不做人了异世飙升神选之日三生无明快穿女配:男主全部黑化了麒麟神相一觉睡醒我继承了亿万赛博遗产重回锦绣师父你修什么道的?末日终结战超级巨星系统美男攻略战明日方舟:时之旅人我的成神日志穿书之这个男主有毒名侦探诸葛亮工业皇帝我活在你身体里我成了血族始祖长生修仙:从三代同堂开始穿越鬼灭后,想活命行不行?重生败寇为王快穿:反派BOSS皆病娇火星先生重生神犬:逆天改命系统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天灾末世:我带空间和奶爸躺赢星穹神链末日宅男团:我的系统能搓坦克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光年低语三次方根:从一至八百万我的AI妻:蜜月代码到灭世指令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开局觉醒造化灵枢体,元炁斩星海时空囚徒:我,末世唯一真神帝国科技!小子!末世养狗变神兽末世最强孕妇:丧尸看了都绕路昆仑星途无限轮回塔开局终老,系统晚到80年!末世:空间造物主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时空倒扑开局炮灰?却被强制婚配冰山女神冰锋泪星:爱丽丝的星河圣途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重生巨齿鲨:成了14亿人的国宠暗影吞噬:从荒城到星域霸主火星人类潮汐陷落被困女大宿舍,校花请我打寒颤末世基因生存进化重生之我在2007卖丝袜星航征途金属饥渴末世征途:被推入尸群后我觉醒了雾锁末日生存之战说好的残兽人,怎么杀穿了全星际五岁老祖,星际养爹攻略邪神后我成了世界之神暗黑之渊入侵游戏谈恋爱,不如掠夺神明在兽世当虚拟偶像,我被五族雄竞重回天灾,空间囤货求生忙重生之我在冰封世界的日子血光灾变:开局双刃萃取万物善人,让我薅点全能大佬在星际横着走月球计划:广寒工程重生:开局造天庭,对抗外星入侵末世重生:开局背刺我的白眼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