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掠过黑石潭水库清澈的水面,带起粼粼波光。钓位选在水库一个突出的铧尖上,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面前是开阔深邃的水域,确是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
“空军佬”刘小军帮忙把最后一件装备从皮卡上搬下来,目光就紧紧盯住了王刚的动作。当他看到王刚毫不犹豫地撕开一包又一包印着“渔乐拾光·鲢鳙饵(测试版)”的饵料,将它们全部倒入一个硕大的饵料盆时,他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那可不是小包装,一包就是标准的一斤装。王刚一连开了六包,整整六斤干粉饵料在盆里堆成了一个小山。
“刚……刚哥!”刘小军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声音都带着点结巴,“你…你这是要干嘛?喂鱼也不是这个喂法啊!这…这也太夸张了吧!你是在认真的执行: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
他平时在这里钓鱼,开个一斤饵料都算大手笔了,王刚这架势,简直是要把水库当家塘来伺候。
王刚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带着点憨厚却又充满自信的笑容。他先是看了一眼正在调整机位的李鹏,示意镜头给过来,然后才对着刘小军,同时也是对着未来观看视频的粉丝们,开始了他的“教学时间”。
“小军,还有屏幕前的各位钓友,大家可能都觉得我开的饵料太多了,有点浪费,是不是?”王刚一边继续往盆里加水,一边用他那平实易懂的语调说道,“但这里有个最核心的道理,咱们钓鱼,尤其是钓鲢鳙这种滤食性、活动范围大的鱼,**第一核心,就是你窝点里得先有鱼。**”
他顿了顿,让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众人心中沉淀一下。
“鱼怎么来?除非你运气好,一竿子就抛到了鱼窝里,否则,就得靠饵料把从这里经过的鱼留下来,以鱼聚鱼。窝点里没有鱼,你就是钓王来了,技术再高超,也只能干坐着。所以,**诱鱼,是钓鱼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绝对不能省。**”
他用手感受着饵料吸水的情况,继续说道:“咱们今天的目标是几十斤的大鲢鳙,那种体型的鱼,食量惊人,活动区域也大。你用小饵团,味道扩散范围小,形成的诱鱼区也小,可能鱼从你窝子边上游过去了都没发现。我开这一大盆,不是为了浪费,就是要用足够的量和持续的味道,在水下形成一个强大而持久的‘信号区’,告诉那些大家伙——这里有好吃的,赶紧过来!”
这番话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直接把钓鱼最基本的“诱钓结合”原理点明了。刘小军脸上的疑惑渐渐变成了恍然和佩服,喃喃道:“原来是这样……我以前老是舍不得打窝,难怪总是诱不来鱼,或者诱来了留不住。”
李鹏在镜头后暗暗点头,王刚这种乐于分享、把复杂技术用大白话讲出来的风格,正是他们账号能吸引众多粉丝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饵料已经吸水均匀,王刚开始快速搅拌,将其打揉成合适的松散状态——钓鲢鳙的饵料,既要有雾化吸引鱼,又要有一点附钩性,这个状态很关键。
他将那一大盆开制好的、散发着浓郁酸甜酵香的饵料递给旁边的王晶:“晶子,交给你个任务。用打窝勺,大概一分钟一勺的频率,把这盆里的……嗯,先打掉多半盆下去。”
王晶接过沉甸甸的饵料盆,看了看距离水面还有十多米远的钓点,有些犹豫:“刚哥,这……用勺子打,抛不准啊,可能都散得到处是了。”
王刚笑着摆摆手:“没事,不用追求精准。我们现在的目的不是把饵料精确投到钓点,而是**大面积地诱鱼**。你抛撒的范围大一点,反而能形成一个更大的诱鱼带,把更远处的鱼也引过来。差不多就行了,重点是保持频率,让水下的饵料雾化带持续不断。”
王晶这下明白了,立刻拿起打窝勺,开始“呼哧呼哧”地一勺一勺将饵料撒向前方水域。大量的饵料入水,迅速雾化开来,在水面下形成一片浑浊的、散发着诱人气息的扇形区域。
趁着王晶打窝诱鱼的空档,王刚拿起自己的“凌云”大物竿,开始组装线组,同时对着李鹏的镜头,系统地讲解起他今天的整个作钓思路。
“兄弟们,趁着诱鱼的这个时间,我跟大家详细说一下咱们今天针对这个野生大水库、挑战大鲢鳙的整个计划和配置。”
他首先拿起鱼竿:“竿子,还是我们的老演员,‘凌云’大物版,腰力足,对付巨物有信心。”接着,他展示粗大的线组:“听说这里有几十斤的大家伙,线组不敢马虎。**主线用的是10号,子线6号,钩子是强度很高的新关东7号钩。** 目标鱼个体大,必须保证线组的绝对安全,宁可线粗一点,也不能因为切线跑鱼留下遗憾。”
然后他拿起一支吃铅量很大的浮漂:“钓鲢鳙,尤其是水深或者有风浪的情况下,浮漂吃铅不能小。我选的这支**吃铅大概6克左右**,能有效牵住水线,让饵团到位更稳定,信号也更真实。”
“调漂方面,我们是**上钩带饵调漂**。鲢鳙是滤食,饵料雾化快,所以我们是钓浮。今天准备**带饵调个五目左右**。这样饵料慢慢雾化,浮漂会缓缓上升,鲢鳙在下面吸食雾化颗粒,产生的吸力会让浮漂出现清晰的下顿信号。”
最后,他郑重地拿起那包测试版饵料:“今天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测试我们‘渔乐拾光’自己的鲢鳙饵。味道大家隔着屏幕可能闻不到,是典型的酸甜酵香,状态我刚刚调整过了,雾化速度和水比都根据现场情况做了微调,希望能对这里狡猾的野生大鲢鳙有足够的吸引力。”
组装好钓具,王刚总结道:“**具体的作钓手法,前期,在窝子里鱼还不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高频率抽竿。** 就是饵料上大一点,松散一些,不等口,大概浮漂到位后十几二十秒,不管有没有动作,都提竿换饵。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大量地在水下形成雾化区,加速诱鱼进窝。”
他指着清澈的水面:“大家看,这水库水质非常好,能见度高。鲢鳙在这种环境里会更警惕,活动水层也更容易受光线、温度影响。所以,我们不能死守一个水层**。我的计划是,先从一节半深,也就是大概两米左右的水深开始钓。 如果抽了十几二十分钟,完全没有鱼腥或者浮漂没有任何异常动作,那就说明窝子没有鱼或者鱼不在这个水层。我们就**每次把浮漂推半米左右,逐步搜索,直到找到浮漂有动作的水层为止。”
这一套完整的思路讲下来,从诱鱼理念到装备选择,从调漂方法到作钓策略,甚至包括如何根据水情变化调整,逻辑清晰,考虑周全,展现了一个成熟钓手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刘小军在旁边听得如痴如醉,感觉自己以前那根本不叫钓鱼,完全是瞎蒙。
“好了,理论说再多,不如实践来得实在。”王刚最后笑了笑,捏上一大团饵料,利落地抛竿入水。浮漂在水中立稳,露出预想的五目。
王晶一直严格按照要求,一分钟一勺地补充着窝料。李鹏的镜头紧紧跟随着浮漂和王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