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数个小时的高强度作钓终于落下帷幕。王刚放下那根陪伴他经历了糗鱼精细的4.5米“渔乐拾光”,缓缓舒了一口气,脸上带着满足的疲惫和收获的喜悦。李鹏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各种拍摄设备,小颖也帮忙整理着散落的饵料盆和毛巾,小鲸鱼则在妈妈身边,好奇地戳着水桶里暂时存放的几条大鱼。
但直播并未结束。沈燕深知,直播的收尾与开场同样重要,尤其是这种首次尝试、在线人数峰值破万的直播,一个良好的收尾能极大提升粉丝的好感和粘性。她将直播手机稳稳地对准了正在收拾主要钓具的王刚。
王刚会意,他并没有立刻去处理鱼获,而是擦了擦手,面向镜头,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略带腼腆却无比真诚的笑容。
“好了,兄弟们,今天的作钓就到这里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更显沉稳,“趁着收拾东西这点时间,跟大家聊几句心里话。”
他一边将缠好的大线小心地收入线盒,一边说道:“我看公屏上好多兄弟在刷‘刚哥牛逼’、‘盘老板专业户’、‘坑冠稳了’之类的。”他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能钓好,能拿到不错的鱼获,我心里肯定高兴。老粉丝都知道,我记录在案的,算上今天,一共就正儿八经钓了两场黑坑鲫鱼。上一场,是坑冠,把老板钓得直嘬牙花子;这一场,看这鱼护,”他侧身让镜头拍了一下那个沉甸甸、扑腾声不断的鱼护,“盘老板估计是没跑,坑冠嘛,也大概率是咱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认真和诚恳:“但是!我必须要说,直播间的各位兄弟,尤其是刚接触钓鱼或者对黑坑感兴趣的新手朋友,你们千万不要因为我这两次钓得还行,就对黑坑产生什么误解!”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直视镜头,仿佛要透过屏幕看到每一位观众:“**黑坑的常态,绝对不是狂拉爆护,更不是盘老板!它的常态,是‘十钓九亏’!** 这句话,我今天就放在这儿。为什么?因为如果人人都能盘老板,天天都有人爆护,那还有哪个老板会傻到开黑坑?早就亏得裤子都没了!老板开门是做生意的,不是搞慈善的。”
他拿起那瓶已经见底的虾滑,又指了指旁边装散炮的袋子,开始给直播间的观众算一笔清晰的账:“咱们今天就实实在在算笔账。钓费,288豆;开制这一份虾滑,30豆;这一袋散炮,开了四斤多,算45豆。这还只是最基本的,像什么小药(今天没用)、来回油钱、车辆损耗、装备的折旧磨损,我都没算。就这,**今天的基础投入就是360多豆!**”
这个具体的数字通过直播传达到上万观众耳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弹幕上飘过一片“卧槽”、“这么贵”、“不算不知道”。
“大家想想,”王刚继续深入浅出地分析,“如果我今天运气差一点,抽号抽了个死位,或者鱼情就是不开口,或者天气突变,导致我只钓了十几二十斤鱼,回鱼可能连一百块都卖不到。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花了三百多块钱,不仅没过到瘾,可能还憋一肚子气,心里肯定会不舒服。这才是黑坑更常见的结局——花钱买罪受。”
他的语气充满了理解和劝诫:“所以,在这里,我真心实意地给广大普通钓友,特别是那些钓鱼时间不多、或者工作压力大想靠钓鱼放松的朋友们,一点小建议。”
沈燕适时地将镜头完全给到王刚特写,捕捉着他脸上每一份真诚。
“如果你真的爱好钓鱼,我强烈推荐——**野钓!**”王刚的声音带着一种向往,“去山间,去水库,去河边。野钓多好啊!风景好,空气清新,没有人跟你挤,没有那种非要钓多少鱼的压力。你可以完全放松下来,真正享受钓鱼这个过程本身。它休闲,它治愈。”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野钓的好处:“而且,它不费钱!一包野战蓝鲫几块钱,一盒蚯蚓几块钱,就能玩一天。你不需要像黑坑这样,追求极致的装备和昂贵的饵料,不需要苦练快速上饵、捏散炮、精准抛竿,专业的调漂,握竿,刺鱼,飞磕、那些复杂的基本功。坐在水边,看着蓝天白云,听着鸟叫,哪怕一天只钓几条小鲫鱼,那种快乐,是黑坑很难给予的。”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无比恳切:“当然,我不是说黑坑不好。黑坑有它的魅力,比如环境相对舒适,鱼情相对可控,适合想要挑战技术、体验高强度作钓快感的钓友。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要认清黑坑的本质,它是**消费,是娱乐项目,而不是赚钱的门路**。投入之前,一定要掂量好自己的钱包和心态。千万别看着我钓得好,就头脑一热也想去盘老板,结果大概率是自己被盘了。”
这一番设身处地、掏心窝子的话,没有丝毫胜利者的炫耀,只有过来人的理解和关怀。直播间的弹幕风气也为之一变:
“刚哥三观正!”
“说实话了,黑坑就是赌塘!”
“谢谢刚哥提醒,新人避坑了!”
“还是野钓香,刚哥啥时候再探野钓水库?”
“这才是良心主播,不忽悠人!”
沈燕看着公屏上清一色的赞同和感谢,心中对王刚的敬佩又深了一层。她在与网友互动时,也着重引导着这种理性的氛围:“刚哥说得对哦,钓鱼最重要的是开心~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呢!”“谢谢‘清风拂面’的礼物,也谢谢你对刚哥的认可!”
王刚说完,便开始最后的清理工作。他将鱼护提起,沉甸甸的收获再次引发直播间一阵惊叹。他并没有刻意炫耀,而是让李鹏帮忙,将大部分渔获现场回给了早已等候在一旁、脸色复杂(既心疼又佩服)的赵老板。
“赵老板,结账!”王刚笑着喊道。
最终过磅,八十六斤半!稳稳超过了之前约定的八十斤目标!
赵老板倒也爽快,一边付钱(扣掉回鱼款,王刚反而小赚了一点),一边苦笑着把承诺的VIp年卡递过来:“刚哥,我服了!您以后常来指导,但……也稍微给我留点家底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场充满趣味、技术、以及真诚分享的首播,在和谐热闹的氛围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夕阳的余晖将钓场染成金色,王刚一行人提着少量自己留用的鱼获和装备包,走向他们的皮卡。
沈燕关闭了直播,看着最终定格的数据,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李鹏一边开车门一边嚷嚷:“刚哥,你最后那番话,绝了!比钓八十斤鱼还提气!”
王刚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那片恢复平静的水面。
他希望,通过他的镜头和他的直言,能让更多钓友找到真正属于钓鱼的快乐,而不是迷失在“盘老板”的虚妄和“上岸”的焦虑里。
这,或许就是他做“刚哥爱钓鱼”的另一层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