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从两侧同时亮起,如同两道追光划破会场的静谧。林薇与陆承烨踏着掌声从舞台两端走入,高跟鞋与皮鞋敲击地面的声响在空旷的会场里交织,形成一种极具张力的节奏。他们在舞台中央的对话席前站定,隔着一张简约的白色圆桌,目光短暂交汇后,同时转向台下的观众,脸上是如出一辙的从容与专业。
主持人是全球知名的商业评论员,他举着话筒,笑容热情却不失锐利:“欢迎两位!一个是凭借‘柔性修复’理念搅动行业的新锐领袖,一个是用‘刚性掌控’缔造无数传奇的行业标杆,今天这场对话,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我们开门见山,第一个问题抛给两位——当企业遭遇致命危机,是该像林总主张的那样,以情感为纽带修复信任,还是如陆总坚持的,用绝对的权威掌控局面?”
话音落下,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两人身上。林薇微微前倾身体,指尖轻叩桌面,率先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我认为答案没有绝对,但核心一定是‘共情’。”她抬眸看向台下,目光扫过前排的行业大佬,语气笃定,“去年我接手的新能源企业危机,数据泄露导致十万用户信息暴露,初期企业想封锁消息,结果引发更大恐慌。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让cEo亲自出镜道歉,公开整改时间表,甚至邀请用户代表加入监督小组——这种‘柔性’不是妥协,是用真诚重建信任的基石。”
台下响起细碎的议论声,不少人点头表示认同。陆承烨在林薇发言时始终保持着专注的姿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的纽扣,直到她话音落下,才缓缓开口,低沉的声音自带穿透力:“林总的案例很成功,但只适用于特定场景。”他的目光转向林薇,带着专业探讨的锋芒,“去年北美医药巨头的药品不良反应危机,涉及二十多个国家的患者,若先谈‘共情’,等待企业的将是失控的舆论和巨额索赔。我们的方案是48小时内发布权威医学报告,暂停全球销售,联合监管机构建立追溯系统——‘刚性’不是冷酷,是用专业和效率守住危机的第一道防线。”
他的话直指核心,台下立刻有人举手提问,是欧洲某公关公司的cEo:“陆总,您的‘刚性’是否会让企业失去民心?林总,您的‘柔性’又如何应对恶意的舆论攻击?”
林薇接过话筒,从容回应:“‘柔性’不代表无底线退让。在‘芳华’日化的过敏危机中,我们公开配方后,有竞品恶意散布‘古法工艺落后’的谣言,我们没有陷入口水战,而是邀请权威机构做成分检测,用数据打脸——柔性是底色,专业是骨架,两者缺一不可。”
陆承烨随即补充:“‘刚性’也需要温度。北美医药危机中,我们在掌控局面后,立刻设立患者援助基金,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权威是信任的前提,温度是长久的保障,这从来不是对立关系。”
两人一答一补,观点看似相悖却又互为补充,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渐渐变成了一场高质量的专业碰撞。台下的掌声越来越热烈,连主持人都忍不住感慨:“这不是对决,是一场行业教科书级别的思想碰撞。”
对话进行到一半,意外突然发生。林薇的助理快步从侧台跑过来,脸色苍白地将手机递给她。屏幕上是紧急推送的新闻——她正在服务的新能源客户突发二次数据泄露,而泄露的源头文件上,赫然印有嘉格公关的水印。
林薇的指尖猛地攥紧手机,指节泛白,连呼吸都漏了半拍——那是她倾注了两个月心血的项目,更是启薇打开东南亚市场的关键。她下意识地抬眸看向陆承烨,恰好对上他投来的目光。陆承烨显然也收到了消息,眉头微蹙,但他的目光扫过她紧绷的下颌线时,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话筒,声音沉稳有力:“关于新能源企业的数据泄露事件,嘉格公关会立刻启动内部调查,若确有我方人员失职,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绝不推诿。”话音落下,他的目光再次与林薇交汇,极轻地颔首——这个动作,和当年她在嘉格第一次独立处理危机时,他在后台给她的鼓励信号一模一样。
这个举动让林薇微微一怔。按照商业惯例,此时最稳妥的做法是先撇清关系,等待调查结果。但陆承烨的直接表态,既守住了嘉格的底线,也给了她和客户一个态度。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波澜,同样拿起话筒:“感谢陆总的坦诚。启薇咨询会与嘉格全力配合调查,同时第一时间为客户制定补救方案,保障用户权益。”
两人的默契配合,瞬间平息了台下的骚动。主持人趁机圆场:“危机面前的担当,更能体现领袖的格局。我们相信两位会给行业一个满意的答复。”但谁都清楚,这场突发危机,已经将林薇与陆承烨的命运再次紧密捆绑在一起。
对话环节结束后,林薇刚回到后台,就被陆承烨叫住。“林总,借一步说话。”他的神情严肃,与台上的从容判若两人。两人走进旁边的休息室,陆承烨反手带上房门,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嘉格负责该项目的团队名单和工作流程,我已经让助理做了初步筛查,可疑人员的活动轨迹都标出来了。”
林薇接过文件,指尖触到纸张的温度,心中五味杂陈。她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男人,曾经的爱恨与如今的立场在脑海中交织。“陆总,你就不怕这是启薇设下的陷阱?”她下意识地说出这句话,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
陆承烨抬眸看她,眼底的锋芒散去,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伸手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枚银色的钢笔——那是林薇刚进嘉格时,他作为“星晖项目突出贡献奖”的奖品送给她的,笔帽上还刻着她名字的首字母缩写。“我信你的专业,就像你当初信我会给你公平的机会一样。”他把钢笔放在文件上推到她面前,“这支笔你当年落在我办公室了,现在物归原主。你用它写过星晖项目的第一份方案,也该用它写这次危机的破局报告。”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林薇的软肋——那是她刚进嘉格时,因性别被质疑能力,是陆承烨力排众议给了她负责星晖项目的机会,而这支笔,是她职场初心的见证。
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助理提醒陆承烨下一场会议即将开始。他收起情绪,恢复了一贯的冷静:“调查有任何进展,随时联系我。”他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是他的私人联系方式,“这是我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
林薇接过名片,指尖捏着那小小的卡片,又看了看手边那支熟悉的钢笔,感觉分量千斤。陆承烨转身要走时,她忽然开口:“陆总,上次你在北美演讲提到的‘危机预判模型’,能不能发我一份参考?”他脚步一顿,回头时眼中带着笑意——那是她当年请教问题时的习惯,从不直接说“我需要帮助”,而是以探讨专业的方式开口。“我让助理半小时内发到你邮箱,”他补充道,“是你当年参与搭建的1.0版本升级款,你看了肯定有共鸣。”看着陆承烨转身离去的背影,林薇握紧了钢笔,笔身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她忽然明白,这场顶峰相见,从来不是为了决出胜负,而是让他们在各自成长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拾起那些藏在专业背后的、未曾真正断裂的联结——是对手,是同行,更是藏在岁月里的旧识与知己,或许,还会有新的可能。
初步调查显示,数据泄露并非嘉格团队失职,而是有人故意伪造嘉格水印栽赃陷害,而幕后黑手指向了同时与启薇、嘉格竞争的国际公关巨头。这场针对两大行业领袖的阴谋,会将林薇和陆承烨推向怎样的合作境地?面对共同的敌人,他们是选择联手破局,还是各自为战?而在并肩对抗危机的过程中,两人尘封的情感又将泛起怎样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