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仙舟,星辰殿静室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李无恙与刚刚苏醒的寂灭玄女相对而坐,虽无言语,却有一种历经万古磨难后重逢的宁静与默契在流淌。外界因玄女归来而引起的巨大波澜,似乎被隔绝在这方静谧的空间之外。
玄女渡入的那缕本源之气,不仅治愈了李无恙的伤势,更如同最高效的催化剂,加速着他与天书残页的融合,以及对混沌寂灭之道的感悟。他体内元婴宝光莹莹,道基前所未有的扎实,气息沉凝浩瀚,虽未突破境界,但实力已然发生了质的飞跃。
“你的混沌道体,比我想象的还要玄妙。”玄女清冷的声音打破寂静,她凝视着李无恙,左眼寂灭,右眼星火,仿佛能洞悉他体内一切奥秘,“竟能如此完美地承载并调和寂灭与星火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本源之力。看来,那缕太初星火之引,与你缘分匪浅。”
李无恙心中一动,问道:“玄,你对太初星火了解多少?它与起源星火有何关联?”
“太初星火,乃宇宙开辟之初,鸿蒙中诞生的第一缕造化之火,是万物生命之源,品阶更在起源星火之上。起源星火,可看作是太初星火在物质层面的显化或分支,蕴含磅礴生机,但缺失了那丝最本源的‘太初’道韵。”玄女解释道,“你所得的星火之引,虽极其微弱,却蕴含真意,乃是无上机缘。日后若有机缘寻得太初星火本体,对你的道途将有难以想象的助益。”
李无恙恍然,同时感到前路更加广阔深邃。
玄女话锋一转,神色略显凝重:“当务之急,是我需闭关彻底融合这缕起源星火,稳定灵体。此次强行苏醒出手,损耗不小。而你也需巩固修为,并尽快解决‘外壳’的隐患。”她看向静室某个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被封印的“自己”。
“那具‘外壳’,你打算如何处置?”李无恙问道。
玄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承载了我部分浅层记忆与情感,是本我回归的重要桥梁,亦是弱点。如今被饕餮魔气深度污染,灵智蒙昧,若被敌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净化她,需要极高的净化之力和同源的本源引导。目前难以做到,只能暂时封印。待我恢复几分实力,或寻得‘净世莲台’之类的至宝,再行设法。”
李无恙记下了“净世莲台”这个名字。
“接下来,我们需寻一处绝对安全且适合闭关之地。”玄女指尖在空中虚划,一道简易星图显现,指向星海极深处一片模糊区域,“我所知的‘混沌祖地’共有三处,但历经万古,不知是否尚存。其中一处,据古老记载,位于‘虚无回廊’尽头,那里是已知星海的边界,法则混乱,或有一线可能。但危险程度,尤胜归墟之眼。”
李无恙目光坚定:“再危险,也要去。”
玄女看着他,微微颔首:“闭关之前,我们还需去一个地方。”
“哪里?”
“天机古城。”玄女道,“那里是星海中最古老的信息交汇之地,由神秘的‘天机阁’掌控。或许能在那里打听到其他天书残页或‘净世莲台’的线索。而且……”她顿了顿,“我苏醒时,感应到古城方向,似乎有与我相关的因果线波动,或许……与道尊的传承有关。”
星穹道尊!李无恙心神一震。那位与玄女并肩作战,最终疑似陨落的上古大能!他的传承,定然惊天动地!
“好!我们就去天机古城!”李无恙毫不犹豫。
计议已定,两人不再耽搁。玄女需立即闭关稳定状态,李无恙也需时间消化此次收获。
数日后,玄女进入星辰殿最深层次闭死关,周身被银灰色光茧笼罩,气息彻底内敛。李无恙则向巡察使辞行。
观星台上,巡察使的投影深深看了李无恙一眼:“玄女陛下归来,星海格局将变。此行前路莫测,危机四伏,不仅有心怀叵测之徒,恐还有来自‘上层’的注视。你好自为之。”他递过一枚古朴的令牌,“此乃‘巡天令’,持此令可动用仙舟部分资源,并在某些星域获得便利。若有生死危机,可捏碎此令,本座或可感应,但未必能及时救援。”
“多谢前辈!”李无恙接过令牌,郑重行礼。他知道,巡察使虽有其谋划,但至今为止,确实给予了诸多帮助。
告别巡察使,李无恙与伤势尽复、修为亦有精进的清微观主、月琉璃、云逸汇合。此时的“逐星者”号已被仙舟工坊全力修复并强化,舰体更加流线坚固,符文流转,威力更胜往昔。
“队长,接下来我们去哪?”云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李无恙目光扫过三位可靠的伙伴,沉声道:“目标,天机古城!”
星舰引擎轰鸣,化作一道流光,驶离巡天仙舟,冲入了无垠星海。
舰桥上,李无恙回望那颗巨大的仙舟,又看向前方未知的旅途,心中充满坚定。玄女已然归来,前路虽险,但他不再是独自前行。寻找天书残页,提升实力,帮助玄女彻底恢复,揭开上古之谜,应对未来大劫……这一切,都将在这浩瀚星海中一步步展开。
他的道,是混沌,是寂灭,亦将孕育新生。道途漫漫,宿命轮回的齿轮,已因他的崛起与玄女的归来,悄然转向。新的篇章,正式揭开。
(一百六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