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稍稍散去,露出了队伍最前方的旗帜和将领的身影。
令翘首以盼的郭惠略微有些意外和不解的是,为首之人,并非她期盼中的、那个威严而熟悉的父亲郭子兴的身影。
那是一名看起来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将领。
他身材不算特别高大魁梧,甚至有些精干,但骑在马上,自有一股沉稳如山的气质。
他肤色微黑,是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面容朴实,甚至带着几分庄稼汉般的憨厚,但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深邃得如同古井,仿佛能洞察人心深处最细微的波动。
他穿着一身不算华丽但打理得十分整洁的普通将领铠甲,腰间佩刀,身后簇拥着十几名眼神警惕、气息精悍的亲兵。
他在马上微微抱拳,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洪亮,穿透了城下的喧嚣,清晰地传来,不卑不亢,自有一番气度:“末将朱重八,奉郭大帅之命,率部前来宿州!”
他便是郭子兴麾下近年来崭露头角、以其勇猛和逐渐展露的指挥才能而颇受郭子兴看重的义子之一,那个日后将龙飞九五、震动整个华夏大地的朱元璋!
此时,他尚沿用着父母所赐、朴实无华的原名——朱重八。
郭惠虽然对于父亲没有亲自前来感到一丝淡淡的失落,但此刻,见到这支人数众多、甲胄鲜明、军容虽略显风尘仆仆却依旧算得上齐整肃穆的生力军,她心中那狂喜的火焰依旧熊熊燃烧,将那一丝失落瞬间烧得无影无踪。希望就在眼前!
她急忙上前几步,甚至顾不上什么寒暄客套和礼节,语气急促得如同爆豆,带着明显的哭腔和前所未有的恳切,几乎是哀求道:“朱将军!你来得太是时候了!”
“快!快!不要再耽搁了!立刻带领你麾下的将士们,去沱河北岸救援!”
“马将军,还有我雅箫姐姐,他们都被元军和那个天杀的叛徒陈友谅重重围困,危在旦夕!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倒下!”
“再晚上片刻,恐怕……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求求你了,朱将军!”
她一边语无伦次地急切说着,一边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指向北方那杀声震天的方向,仿佛恨不能将自己的心意化作一股狂风,将眼前这支庞大的军队立刻卷到对岸的战场之上去。
然而,朱重八的反应,却像是一盆掺杂着冰碴的冷水,对着郭惠那颗被希望炙烤得滚烫的心,迎头泼下,让她瞬间从狂喜的云端坠落,通体冰凉!
他依旧端坐于马背之上,身形稳如磐石,脸上看不出丝毫急切或动容,平静得近乎淡漠。
面对郭惠那泣血般的恳求,他并未立刻回应,而是目光微垂,似乎沉吟了片刻,方才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他的声音平稳,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冷酷的坚决,清晰地传入郭惠和周围每一个人的耳中:
“郭小姐,请您稍安勿躁,冷静行事。”
他的措辞甚至带着一丝刻板的恭敬,但内容却冰冷如铁,“末将此行,接到的郭大帅明确军令,是‘火速驰援宿州,确保城池万无一失,并保护小姐您的绝对安全’。”
“军令之中,字字清晰,并未提及‘出兵渡河’、‘与元军野战’之事。”
“此等重大军事行动,关乎数万将士性命与全局胜负,未有郭大帅亲笔手令或明确指令,末将……职权有限,不敢擅作主张,贸然出城迎敌。”
“此非推诿,实乃军法如山,不敢逾越。”
这番话,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将“救援”的可能性彻底封死,也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冰冷的针,扎在郭惠的心上。
她瞬间愣住了,眼睛瞪得极大,仿佛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人,第一次听懂汉语一般!
救援如救火,生死悬于一线!
她父亲派来的、打着救援旗号的数万大军,其统帅竟然……竟然能如此平静地说出“见死不救”的话来?!
这完全颠覆了她十几年来的认知和想象!
“你……你说什么?!”短暂的呆滞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震惊与滔天怒火!
郭惠的声音因为极度的不敢置信和愤慨而变得异常尖利,她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几乎要冲到朱重八的马前,仰着头,毫不畏惧地逼视着他那看似憨厚实则深不见底的眼睛,伸出的手指因愤怒而剧烈颤抖,几乎要戳到他的鼻梁:
“朱重八!你睁大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
她声嘶力竭地指向北方,那边杀声震天,烟尘蔽日,“那沱河北岸!马将军!我雅箫姐姐!还有我们数千誓死抗元的兄弟!”
“他们正在浴血奋战!他们正在被元狗和叛徒围攻!他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下一次呼吸间倒下!”
“你麾下数万健儿,兵强马壮,就在此地!你却跟我说什么‘没有命令’?!‘不敢擅动’?!这是什么混账道理?!”
“难道你们是来看戏的吗?!眼睁睁看着自家兄弟被屠戮殆尽,这就是郭子兴大帅的‘救援’吗?!”
“你们还配不配称作义军?!心中可还有半分同袍之情、廉耻之心?!”
她越说越激动,胸脯剧烈起伏,积压的恐惧、担忧、以及此刻被拒绝的屈辱和愤怒,如同熔岩般喷发出来。
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喜悦或悲伤,而是极致的愤怒与彻骨的绝望!
面对郭惠这连珠炮般、字字泣血的斥责,以及那几乎要化为实质火焰的灼人目光,朱重八的脸上,依旧像是戴着一副精心打造的面具,没有出现明显的波澜。
只是,在他那双过于深邃的眼眸最深处,似乎有某种极其复杂难言的光芒,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倏忽一闪,便迅速湮灭在无尽的幽暗之中。
他微微偏转了视线,不再与郭惠那灼热的目光正面相对,而是将目光投向自己身下战马那磨损的马鞍,声音依旧保持着那种令人恼火的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迂腐的固执:
“小姐,请您息怒。末将理解您的心情,但……军令如山,职责所在,不敢有丝毫违背。”
“大帅的命令是守城与保护小姐,此乃末将此行唯一之职责。”
“擅自调兵出击,乃军中头等大忌,一旦战局有变,或有闪失,末将个人生死事小,无法向大帅交代,更恐贻误全局,此等干系,末将……实在担待不起。”
“还请小姐……体谅末将的难处。”
他的话语,依旧滴水不漏,将所有可能的缝隙都堵死,反复强调着“军令”和“职责”,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严守纪律、忠于职守的将领形象,将那可能的、冷酷的真实意图,深深掩藏在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