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创新”征集通知,像一剂强心针,让林晓梦暂时抛开了方案被搁置的郁闷,也冲淡了李哥带来的压抑感。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地打磨那份“潮汐通道”方案,试图将那些源于实践的粗糙观察,包裹上符合“官方要求”的规范外衣。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有时为了一个措辞,她要反复斟酌许久,生怕流露出太多个人色彩,又担心太过刻板失去说服力。
高强度的心神消耗,让她比平时更容易感到疲惫。这天下午,刚完成一版修改,保存文档后,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注意力涣散。看来,还是需要一点咖啡因的支撑。她习惯性地走向站内那家便利店,准备买一瓶最便宜的即饮咖啡。
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冰柜里那熟悉的棕色瓶身时,动作却猛地顿住了。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那个混乱的清晨——泼洒的深褐色液体、昂贵西装上刺眼的污渍、男人低沉温和的“没关系”,以及不久前在员工通道里,那个平静的、带着认可意味的颔首。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而出的藤蔓,迅速缠绕住她的思绪。
也许……她可以做得更多一点。
不仅仅是心里记着那份愧疚和感激,而是用一种更具体的方式,为那次冒失画上一个句号,也为自己鼓起的、想要推动改变的勇气,增添一点仪式感。
她的手指移开了廉价即饮咖啡的区域,转向旁边那个提供现磨咖啡的柜台。柜台里的咖啡豆种类不多,价格对于她来说也绝不算便宜。她看着价目表,心里快速计算着,最终还是指向了其中一款口感相对均衡、价格居中的美式咖啡。
“中杯,谢谢。”她说,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郑重。
等待咖啡制作的过程中,她的心跳有些失序。她不断设想着可能的情景:他今天会出现吗?如果出现,她该如何开口?直接把咖啡塞给他?会不会显得太唐突?如果他拒绝呢?如果他早已忘了那件小事,觉得她莫名其妙呢?
各种忐忑的念头像走马灯一样旋转。她紧紧攥着手里那张刚刚找零的纸币,掌心微微出汗。
“您的咖啡好了。”
店员的声音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她接过那杯热气腾腾的纸杯,烫手的温度透过杯壁传来,让她混乱的心神稍稍安定。她看了一眼时间,估算着他上次出现的大概时段,然后深吸一口气,像是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走向那个曾发生过碰撞的员工通道口附近。
她没有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而是选择了一个既能观察到通道出口,又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背靠着冰凉的墙壁。手里那杯咖啡的温度,成为她此刻唯一的暖源和支撑。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通道口有人影晃动,她的心都会跟着提起,待看清不是他,又缓缓落下。这种等待的煎熬,混合着期待与害怕落空的紧张,几乎让她想要放弃,转身离开。
就在她准备喝掉手里的咖啡,结束这场自我折磨的“仪式”时,通道口出现了几个身影。是站方管理人员。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急切地搜寻着。
然后,她看到了他。
陈默依旧走在稍靠后的位置,深灰色的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步履从容。他正微微侧头,听着身旁人的话,脸上是那种惯常的、带着距离感的专注。
林晓梦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机会只有这一次。她几乎是凭借着一股本能般的勇气,从角落里迈出脚步,朝着他的方向迎了上去。
她的出现,显然有些突兀。几位管理人员注意到了她,目光扫过她身上的安检员制服,带着一丝疑问。陈默的交谈也暂时停顿,他的目光转向她,深邃的眼眸里先是掠过一丝极快的辨认,随即化为淡淡的讶异,似乎没料到她会主动出现在这里。
林晓梦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跳出来。她强迫自己稳住心神,在陈默面前站定,微微抬起头,迎上他那带着询问意味的目光。她举起手中那杯依旧温热的咖啡,双手递了过去,声音因为紧张而带着细微的颤抖,却努力保持着清晰:
“陈……先生。”她用了这个猜测的称呼,幸好,他没有纠正。“上次……非常抱歉,弄脏了您的衣服。这杯咖啡……请您收下,算是……一点点心意。”
她说完,几乎不敢看他的眼睛,低着头,等待着可能的拒绝,或者客套的推辞。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
预想中的尴尬并没有到来。她听到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叹息,或者更像是气流微微加速的声音。然后,一只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的手,伸了过来,稳稳地接过了那杯咖啡。
“谢谢。”他的声音响起,依旧是那种低沉的、温和的质感,比通过空气传播更真切地落入她耳中,像大提琴的弦音轻轻拨动。“你太客气了,上次只是意外。”
他接受了!他没有拒绝!
林晓梦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如释重负。她看到陈默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咖啡杯的杯壁,目光落在她脸上,那里面没有不耐烦,没有审视,只有一种平静的、甚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
“我……我叫林晓梦。”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仿佛这是一种必要的交换。
“我知道。”陈默微微颔首,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她胸前的工牌,嘴角勾起一个极其微小的弧度,几乎算不上是笑容,却瞬间软化了他周身那种清冷的气质,“林晓梦。我叫陈默。”
陈默。
他终于亲口确认了这个名字。两个字,从他口中吐出,带着一种独特的、沉静的力量,敲打在林晓梦的心上。
“陈……先生。”她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确认这个称呼与眼前这个人的对应关系。
“我在附近参与一个项目,偶尔会过来开会。”他简单地解释了一句,算是回应了她可能存在的疑问。他没有具体说明项目内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却也没有完全封闭。
“哦……是这样。”林晓梦点了点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大脑因为紧张和兴奋而有些空白。
陈默也没有再多言,他看了一眼手中那杯代表着“回礼”与和解的咖啡,又看向她,再次微微颔首:“谢谢你的咖啡。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好……好的。您慢走。”林晓梦连忙说道。
陈默没有再停留,拿着那杯咖啡,与等待他的管理人员一同离开了。他的背影依旧挺拔从容,仿佛刚才那段短暂的对话,只是他繁忙日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可对林晓梦来说,这短短的几十秒,却像被无限拉长,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他接过咖啡时指尖的温度(或许是她的错觉),他叫出她名字时的平静,他自我介绍时的坦然,以及最后那句“谢谢你的咖啡”……
她站在原地,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之外,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那杯美式咖啡的焦香,和他身上那清冽的松木尾调。
这一次,不再是泼洒与污渍,而是递出与接受。
这一次,不再是慌乱与尴尬,而是鼓足勇气的道歉与温和的回应。
这一次,他们知道了彼此的名字。
林晓梦低头,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咖啡杯的温度。一种混合着巨大放松、微小喜悦和难以言喻的振奋的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这份“回礼”,似乎不仅仅偿还了咖啡的债,更像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她开始有能力,去主动弥补过失,去建立连接,哪怕这连接依旧脆弱而遥远。
她转过身,脚步轻快地走向自己的岗位。那份尚未提交的“创新方案”,似乎也因为刚才那短暂的勇气和获得的微小回应,而变得更加具分量。
前路依旧漫长,挑战依旧众多。但此刻,她的心里,仿佛被那杯送出的咖啡,注入了一丝温暖的、名为“可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