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洞,位于洪荒西陲一处奇异秘境之中,非山非海,乃是一片由无尽劫运之气与先天红云交织而成的特殊界域。此处既是洪荒劫数运转的一个枢纽,亦是红云老祖这位以劫证道、心怀慈悲的准圣大能的道场。洞内并非幽深洞穴,而是一片浩瀚无边的云海,云霞蒸腾,色彩斑斓,时而祥和如锦,时而肃杀如血,映照着天地间无穷的因果与劫数。
此刻,火云洞核心之地,一座由万年温玉与劫运精粹筑成的古朴道台上,红云老祖正自闭目神游,周身气息与整个火云洞的劫运云海融为一体,感应着洪荒天地间那丝丝缕缕、不断生灭的因果线。他面容古朴,眉宇间带着一丝悲悯,又有一份洞察世事的沧桑。
忽然,他心有所感,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无数劫运生灭的景象一闪而过。只见前方云海翻涌,两道无法形容其伟岸、却又与道合真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凝聚显现。一位身着宫装,风华绝代,周身造化之气萦绕,正是女娲娘娘;另一位身着八卦道袍,神色平静,清静无为,正是太清老子。
“女娲娘娘,太清圣人法驾降临,贫道有失远迎,还望恕罪。”红云老祖起身,打了个稽首,语气平和,并无太多意外之色。他执掌劫运,对天地大势的微妙变化感应极敏,早已隐约察觉到将有大事发生,且与那日益勃发却又纷乱的人道气运相关。
“红云道友不必多礼。”女娲娘娘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四周变幻的云霞,叹道:“道友这火云洞,劫运交织,倒是映照出如今洪荒局势的一角,看似祥和,内里却暗流汹涌。”
太清老子亦淡然道:“劫运所在,亦是机缘所伏。今日叨扰,正是为那关乎洪荒未来的一场大机缘,亦是……一场大劫数。”
红云老祖神色一肃,伸手虚引:“二位圣人请坐。可是为人族气运之事?”他直接点明主题,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无需过多寒暄。
三人分宾主落座于云台之上。女娲娘娘便将此前感应到的人族气运隐患、天机示警三皇当出,以及自身对伏羲机缘的猜测,详细道来。
“……如今外有‘收割者’虎视眈眈,其手段诡谲,直指本源。人族若不能尽快凝聚气运,定鼎人伦,提升整体实力,莫说应对大劫,只怕劫难未至,内部已先生乱象,徒耗洪荒元气。”女娲娘娘语气凝重,“三皇出世,引领人道,已是势在必行。而这天皇之位,关乎后续地皇、人皇气运承接,更是重中之重。吾思来想去,唯有吾兄伏羲,无论根脚、德行、智慧,皆是上上之选。且吾隐隐感应,此亦是他成就混元道果之关键机缘。”
太清老子接口道:“伏羲道友,生于混沌,明悟先天易理,推演之道冠绝洪荒,性情仁厚,不喜争斗,正合引领人族明悟自然、建立秩序之需。若他愿转世人族,承天皇之位,以易理教化万民,定能迅速整合人族散乱气运,为人道昌盛奠定万世不移之基。吾人教,亦当倾力助其成道。”
红云老祖静静聆听,手指无意识地在云台上轻敲,引动周围劫云微微波动。他沉吟良久,方缓缓开口:“三皇出,人道兴,此乃定数,亦是洪荒应对大劫之关键手笔。伏羲道友若愿担此重任,确是苍生之福。然……”他话锋一转,看向女娲,“转世人族,非同小可。伏羲道友乃先天神魔,跟脚高贵,法力通天,若舍弃一切,重入轮回,受那凡胎俗体、生老病死之苦,其间因果之重,劫数之险,娘娘可曾与他言明?他又是否甘愿?”
女娲娘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与伏羲相伴无尽岁月,感情深厚,让其转世为人,历经磨难,她心中亦有不忍。但大道之下,为洪荒计,为人族计,此乃最佳选择。她轻声道:“道友所言,正是吾所虑。此事,还需兄长自行决断。”
就在这时,火云洞外,云海自然分开,一道清朗平和、蕴含无穷智慧道韵的身影,踏云而来。来者身着青色道袍,面容俊雅,双眸深邃如星空,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的至理,正是伏羲。
“不必相请,吾已来了。”伏羲微微一笑,向三圣见礼,“女娲妹子,太清道友,红云道友。”他气息与周遭天地浑然一体,显然早已推演出部分天机。
“大兄。”女娲娘娘看向伏羲。
伏羲目光扫过三人,最终落在红云老祖身上,笑道:“适才吾于洞府推演天机,见人道气运如沸鼎,劫运之气暗藏杀机,又感自身道机萌动,似与那人族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便知此地有机缘相商,故不请自来。”
他神色坦然,继续说道:“人族之事,吾已推演明白。三皇当出,此乃天道人伦,亦是洪荒自救之道。那天皇之位,引领文明,定鼎人伦,责任重大,机缘亦是无量。”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吾生于混沌,见证洪荒开辟,虽有些许道行,然始终未能真正超脱,证那混元无极道果。此番机缘,或许正是吾超脱之契机。”
他看向女娲,眼中带着宽慰与决然:“妹子不必为吾担忧。为人族谋未来,为洪荒抗大劫,亦是吾辈修士应有之义。舍弃先天神魔之身,重入轮回,体验生老病死,感悟人道沧桑,或许正能补全吾道最后一块拼图。此非劫难,而是吾道之延伸。”
此言一出,女娲娘娘心中稍安,亦感佩兄长胸怀。太清老子颔首不语,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红云老祖抚掌叹道:“道友好气魄!舍小我而顾大义,明劫数而求超脱。此心此志,天地可鉴。既然道友心意已决,贫道自当尽力相助。”
伏羲向红云老祖拱手:“有劳道友。转世之事,关乎重大,需瞒天过海,避开那域外魔神的窥探,还需道友以劫运之道,扰乱天机,护持吾之真灵不昧。”
红云老祖肃然道:“份内之事。贫道这火云洞,别的不敢说,遮掩天机,混淆因果,尚有些手段。必尽力为道友护法,确保真灵安然转世,不染尘埃。”
太清老子亦道:“转世之后,吾当遣玄都下界,代师传法,引道友重归道途,明悟前因,以竟天皇之功业。”
女娲娘娘道:“吾将时刻关注人族,待兄长降世,必暗中护持,保其顺利成长。”
至此,伏羲转世为天皇之事,便在四位洪荒顶尖大能的商议下定下基调。这不仅是人族崛起的开端,亦是伏羲自身寻求大道突破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洪荒世界在危机中寻找生机、凝聚力量的希望。
伏羲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火云洞,看到了那纷乱而充满生机的人间,轻声道:“既如此,便待时机一到,吾便去那红尘之中,走一遭罢。只愿吾画卦定伦,能为人族开万世太平之基,亦不负此番轮回之苦。”
云海翻腾,劫运流转,一场影响深远的布局,在这火云洞中悄然落子。而远在混沌边缘,那名为“收割者”的阴影,似乎也微微波动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洪荒气运即将发生的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