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的项目立项消息,如同在本就因《隐秘的角落》而暗流涌动的娱乐圈里,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这一次,不再是低调的惊艳,而是携带着S级大制作的气场,未拍先热,瞬间吸引了所有业内人士和平台方的目光。
林氏文娱这次没有刻意保密。当“S级古装大女主”、“《隐秘》原班制作团队升级打造”、“投资无上限力求精品”等关键词伴随着一份极其吸引人的故事梗概和概念图(经过林羽同意释放部分)流传出去时,整个业界都为之侧目。
各大主流卫视的购片部主任们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主动向林氏文娱伸出了橄榄枝。电话、邮件、拜访邀约几乎挤爆了秦兰的日程。
“秦总,我们芒果台暑期黄金档!价格好商量!” “蓝台!我们愿意出预购价!联合播出也可以谈!” “东方卫视!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宣传资源!” “央视八套也很有兴趣!这类彰显女性力量的励志题材与我们平台调性很契合!”
传统的电视剧销售模式,通常是制作方完全拍完、后期制作全部完成后,再拿着成片去找平台方谈判播出权和价格。平台方则基于成片质量、演员阵容、市场预期等因素来评估报价,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林氏文娱凭借《隐秘》积攒下的巨大口碑和业界信誉,以及《楚乔传》本身展现出的惊人潜力,让平台方们愿意打破常规,纷纷提出各种优厚条件,只为了能拿下这部备受瞩目的剧集的首播权。
面对纷至沓来的诱惑和追捧,秦兰带领的“阿姨天团”保持了惊人的冷静。她们严格按照林羽“重质量、重合作、不卑不亢”的指示,与各家平台进行着接触和谈判,但并未急于做出决定。
也正是在与各家平台接触的过程中,秦兰和团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痛点:传统“拍完再卖”的模式,对制作方资金压力巨大,且与市场反馈严重脱节。一旦成片不符合平台预期或市场口味变化,很可能导致巨额投资打水漂。而平台方也往往因为无法提前介入和了解剧集质量而承担风险。
秦兰将这个问题以及一些平台方提出的“能否适当开放探班或看部分粗剪样片”的试探性建议,汇总汇报给了林羽。
林羽在林家沟子的书房里收到这份报告,并未感到意外。他想起“蓝星”文娱产业中一种更为成熟的模式。
他给秦兰回复了指示,思路清晰: “可以初步选定两到三家最有诚意、平台用户与剧集目标受众契合度高、且宣传能力强的卫视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向他们提出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尝试:我们不接受纯粹的预购,但可以采取‘边拍边播、根据市场反馈适度调整’的策略。我们可以定期向合作平台提供精剪后的部分成片(例如前五集),以及后续剧情的详细大纲和拍摄进展。平台方可以基于已看到的内容和我们的制作水准,提前给出一个保底报价,并预留后续根据播出效果进行分账奖励的空间。” “这样,既缓解了我们的部分资金压力,降低了平台方的盲目性,也能让我们根据早期播出反馈(如果平台同意提前少量多集播出的话),对后续剧情细节进行微调,更贴合观众喜好。” “这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合作条件。”
这个提议,在当时国内的电视剧行业,无疑是相当超前和大胆的。它要求制作方有极强的质量自信和项目把控能力,也对平台方的眼光和魄力提出了挑战。
当秦兰将这个合作模式向几家核心卫视提出时,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震动。有的卫视认为风险不可控,犹豫不决;但也有嗅觉敏锐的卫视,看中了林氏文娱凭借《隐秘》展现出的强大制作实力和《楚乔传》本身的巨大潜力,认为这是一次抢占先机、与顶级内容方深度绑定的机会。
经过几轮紧张的谈判和评估,最终,芒果台和央视八套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魄力,愿意尝试这种新颖的合作模式。两家平台将联合播出,芒果台主打年轻受众和网络热度,央视八套覆盖更广泛的国民受众,彰显剧集品质。
合作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一种新的、更健康、更注重内容本身的制播合作模式初露萌芽。消息传出,再次震动了业界。无数制作公司为之瞩目,既羡慕林氏文娱的底气和话语权,也开始深思自身未来的发展道路。
而处于这一切焦点的《楚乔传》剧组,也正式宣告成立。顶尖的导演团队、武术指导、服装造型师、美术团队陆续进驻。横店影视城,最大的几个摄影棚和外景地都被预订一空。
林晓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和巨大压力后,在公司和经纪人(已由林氏文娱专业的经纪总监沈曼亲自接手)的鼓励和帮助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前期准备中。研读剧本、参加礼仪训练、练习骑马射箭、进行体能储备……她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背后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唯有拼尽全力。
progress 在行业层面,因林羽的超前眼光和林氏文娱的强势崛起,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而在林家沟子,林羽刚刚收到欧阳倩发来的合作协议摘要,他只回复了两个字:“甚好。”
然后,他便放下手机,拿起刻刀,对着新找来的一块沉香木料,思考着该给母亲刻一个什么样的新发簪。外界的惊涛骇浪、行业的规则变革,似乎都不如手中这块木料的纹理更能吸引他的注意。
他只是播下了种子,规划了方向,剩下的,自有风雨和阳光去滋养,自有那些专业的人们去辛勤耕耘。他只需,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