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陕北的清晨格外寒冷。瓦窑堡兵工厂像往常一样,在晨光中苏醒。林烽早早来到办公室,正准备审阅昨日的生产报表,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通讯兵纵马冲进厂区,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电报。林烽心中一紧,快步迎上前去。
厂长...全面战争...爆发了!通讯兵上气不接下气,将电报塞到林烽手中。
林烽展开电报,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电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日军全面进攻...北平沦陷...天津危急...
鸣钟!全体集合!林烽的声音异常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当当当——
急促的钟声响彻整个瓦窑堡。工人们从各个车间涌出,脸上带着困惑和不安。牛大力一边系着工作服的扣子一边嚷嚷:出啥事了?鬼子打过来了?
老张神色凝重:听这钟声,怕是出大事了。
很快,全厂八百多名工人在最大的车间前集合完毕。人群窃窃私语,各种猜测在空气中弥漫。
林烽登上临时搭建的木台,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举起手中的电报,声音洪亮:
同志们!刚刚接到消息,日本侵略者已经向我们发动全面进攻!北平...沦陷了!
什么?!
这帮天杀的小鬼子!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有几个年轻工人当场就红了眼眶,女工们忍不住低声啜泣。
静一静!林烽提高声调,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前线将士正在用生命阻挡敌人的铁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他们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
他停顿片刻,让工人们消化这个震撼的消息,然后继续说道:
从今天起,我们的每一颗子弹、每一支枪,都关系着民族的存亡!我决定:地下车间二十四小时不停转!每人每天自愿加班两小时!我们要让前线战士有足够的武器,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我同意!牛大力第一个跳出来,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别说两小时,就是干通宵也行!
老张抹了把脸,声音哽咽:我儿子就在北平...厂长,从今天起,我就住在车间里!
小豆子挤到前面,激动地说:我们夜校学员请求成立突击队,专门承担最累的工序!
群情激昂,工人们纷纷表态。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每天加班两小时?那不得累死人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刚来不久的青年工人低着头嘟囔。牛大力顿时火冒三丈,正要发作,被林烽用眼神制止。
林烽走到那个青年面前,语气平和却坚定: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李...李满仓。青年怯生生地回答。
满仓兄弟,林烽拍拍他的肩膀,你知道前线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吗?
李满仓摇摇头。
就在我们说话的这个时候,林烽的声音传遍整个场地,可能有一个和你年纪相仿的战士,因为子弹卡壳,倒在了鬼子的刺刀下。可能有一个连长,因为手榴弹受潮,眼睁睁看着战友牺牲...
林烽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多造一发子弹,可能就能多救一个战士的性命。我们多造一支枪,可能就能多守住一寸国土。
李满仓的脸渐渐涨红,突然挺直腰板:厂长,我错了!从今天起,我自愿加班四小时!
工人们齐声喝彩。
就在这时,赵小花急匆匆跑来:厂长,地下车间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工!
林烽大手一挥:全体都有,各就各位!让我们用机器声,为前线将士助威!
工人们像潮水般涌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车间里,机器很快发出轰鸣,这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仿佛在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林烽来到地下车间,这里更是热火朝天。锻造车间的炉火烧得正旺,通红的铁水在模具中流淌;机加工车间的车床飞转,枪管毛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成品;组装车间里,工人们手法娴熟,一支支步枪快速成型。
厂长!炮弹车间的老王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我们决定把生产线重新调整,优先生产手榴弹和地雷!这些都是前线最急需的!
林烽赞许地点头,各车间都要根据前线需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在步枪车间,老张正在指导工人们加快生产节奏。突然,一台机床发出异响,停止了运转。
怎么回事?老张急忙上前。
操作工急得快哭出来:张主任,主轴卡死了!
这时,牛大力带着维修工具冲了过来:让开让开,让我来!
只见他熟练地拆卸机件,检查问题。原来是切屑堵塞了油路。牛大力一边清理一边对周围的工人说:
看见没有?越是赶工的时候,越要注意设备保养。机器坏了耽误的时间,可比保养花的时间多得多!
这一幕恰好被林烽看到,他暗暗点头。牛大力虽然脾气火爆,但在关键时刻总能保持清醒。
中午吃饭时间,食堂里异常安静。工人们默默地吃着饭,没有人说笑。突然,一个年轻工人放下饭碗,哽咽着说:
我老家就在保定...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
这句话像打开了情感的闸门,不少工人都红了眼眶。林烽站起身,走到食堂中央:
同志们,想家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工具为家人报仇!我们要用造出的武器,把鬼子赶出我们的家园!
对!报仇!
把鬼子赶出去!
工人们的士气重新被点燃。饭后,没有人休息,大家都自觉地回到工作岗位。
傍晚时分,林烽正在巡视车间,赵小花兴冲冲地跑来:
厂长,统计出来了!今天产量比平时提高了三成!照这个速度,月底能超额完成计划!
林烽精神一振,通知食堂,今晚加餐!
然而,随着夜幕降临,连续工作带来的疲劳开始显现。不少工人已经显出疲态,动作也慢了下来。
林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光靠热情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正在思索对策时,小豆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厂长,咱们可以组织劳动竞赛!各车间比产量、比质量,优胜者发流动红旗!
这个主意好!林烽立即采纳。
消息一出,各车间顿时较上了劲。步枪车间和机枪车间暗中较劲,炮弹车间和弹药车间也在暗中比拼。工人们的干劲又被调动起来。
深夜十点,本该是下班时间,但车间里依然灯火通明。林强行命令年纪大的工人回去休息,但效果甚微。
厂长,您就让我们再多干一会儿吧!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恳求道,我儿子就在前线,我多造一发子弹,他就多一分安全啊!
听着老工人朴实的话语,林烽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加班,这是每个中国人对家园最深沉的守护。
凌晨两点,林烽再次巡视车间。令他感动的是,工人们虽然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坚定。机器轰鸣声仿佛汇成了一曲壮歌,与远方隐约传来的抗日号角遥相呼应。
在车间的墙上,不知是谁用粉笔写下一行大字: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林烽站在字前,久久不语。他知道,从今天起,瓦窑堡兵工厂的每一件产品,都将带着全体工人的热血和希望,奔赴抗战的最前线。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车间,林烽召集所有车间主任开会。
同志们,他的声音因为熬夜而沙哑,但目光依然锐利,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战时生产状态。我要求:第一,确保质量,绝不能因为赶工而出次品;第二,注意劳逸结合,我们要打的是持久战;第三,继续开展技术创新,用智慧弥补资源的不足。
散会后,林烽独自登上了望塔。朝阳正在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他知道,从今天起,中国进入了一个最黑暗也最光荣的时代。
而瓦窑堡兵工厂,将用机器声作为武器,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贡献自己特殊的力量。
厂长!小豆子在塔下招手,新一批步枪组装完成了!
林烽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下了望塔。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人心不散,希望就在。
车间的机器依然在轰鸣,这声音,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