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在混沌虚空中无助地漂浮了不知多久。工程师们拼尽全力,也只能让主引擎恢复最低限度的推进能力,用于调整姿态和规避明显的空间裂缝。导航系统依旧是一团乱麻,我们彻底迷失了。
霍岩舰长下令启动被动探测模式,尽可能节省能源,同时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引力源或能量信号。
“探测到微弱引力井!十一点钟方向,距离……无法精确测算,但应该不远!”传感器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在这死寂的航程中格外提神。
“调整航向,缓慢接近。”霍岩下令。
随着“逐星者号”小心翼翼地靠近,舷窗外的景象逐渐清晰。一颗巨大、黯淡、几乎不再发光的垂死恒星出现在视野尽头,它像一块即将燃尽的煤核,散发着奄奄一息的暗红色光芒。而在这颗死亡恒星周围,环绕着一个由无数破碎岩石、冰块和金属残骸组成的、广阔到望不到边际的行星环。
这星环死寂、冰冷,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破碎的星体残骸在恒星的微光下,投下漫长而扭曲的影子,如同巨兽的墓碑。
“就在这里迫降。”霍岩做出了决定,“行星环结构复杂,可以为我们提供掩护,同时也能寻找可能的资源,或者……线索。”
“逐星者号”如同一个疲惫的旅人,缓缓滑入这片巨大的死亡墓场。飞船小心地避开那些缓慢翻滚的巨大岩块,最终选择了一块相对平坦、体积堪比小型山脉的金属质地残骸,将船身稳稳地停靠在上面。
舱门打开,一股绝对零度般的寒意瞬间涌入。即使有防护服隔绝,那种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冰冷依旧透过层层保护传递进来。重力微弱得可怜,几乎感觉不到。
我和唐雪,以及另外三名全副武装的探索队员(队长是老兵赵刚),组成了一支小队,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脚下是冰冷坚硬的、带着金属光泽的岩石,表面布满了陨石撞击的坑洼和岁月侵蚀的痕迹。放眼望去,尽是各种奇形怪状的残骸,有些像是天然星体碎片,有些则明显带着人工雕琢的痕迹——断裂的巨柱、扭曲的金属框架、甚至还有半埋在地下的、风格迥异的建筑穹顶。
“这里……曾经有一个文明。”唐雪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震撼与一丝悲凉。她的感知能力在这里受到了极大压制,只能模糊地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死寂”和残留的“绝望”。
我们打开头灯,在残骸间小心地探索。赵刚和他的队员负责警戒,我和唐雪则试图寻找有价值的线索。
在一处相对完好的、由某种黑色晶体构筑的拱形建筑废墟内,我们发现了一些保存尚可的壁画。壁画所用的颜料似乎含有特殊的能量,在头灯的照射下,竟然缓缓亮起,投射出模糊的动态影像!
影像中,一个繁荣的、科技与某种能量运用结合的高度文明呈现在我们眼前。城市悬浮于星空,星舰穿梭如织,人们驾驭着奇异的能量,生活富足安宁。
但很快,影像变得扭曲、黑暗。一种无法形容的、如同粘稠墨汁般的“阴影”,从星空的深处蔓延开来。它吞噬光线,扭曲空间,所过之处,星辰熄灭,文明崩塌。星舰在“阴影”中如同纸糊般瓦解,人们发出无声的哀嚎,被那纯粹的“虚无”所同化、吞噬……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少数幸存者驾驶着残破的飞船,绝望地逃离故土,而他们的家园,那颗曾经生机勃勃的星球,连同它的恒星,正被那无尽的“阴影”缓缓吞没……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壁画上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
“虚空孽物……”我喃喃自语,想起了在龙门基地看过的有限资料,以及墨守规曾提及的“虚空大敌”。眼前这壁画记录的,分明就是一个被“虚空”毁灭的文明!
“看来,我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面对这玩意儿的。”赵刚的声音沉重,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在一座半塌的、类似神庙的建筑中心,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已经失去能量的圆形平台。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尊残破的、非人非兽的雕像,它仰着头,手臂指向星空,似乎在进行着最后的祈祷或……警告。
而在平台边缘,我们发现了一块相对完整的、巴掌大小的黑色石板。石板上刻印着并非文字的复杂图案,更像是一种星图。当我靠近时,我右臂内的灰色能量再次产生了微弱的共鸣,仿佛与这石板存在着某种联系。
“带回去分析。”我将石板小心地收进样本袋。
就在我们准备返回飞船时,唐雪突然拉住了我,指向远处一片密集的残骸阴影区:“放哥,那边……好像有东西在动?”
我们立刻警惕起来,举枪对准那个方向。赵刚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呈战术队形,小心地包抄过去。
然而,他们搜索了一圈,却什么也没发现。
“可能是光影错觉,或者小的陨石扰动。”赵刚汇报。
唐雪却皱紧了眉头,她的感知虽然被压制,但刚才那一瞬间的“活物”感觉,不像是错觉。“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看着我们。”
她的不安感染了所有人。这片死寂的星环,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我们不敢再多做停留,收集了几块可能有研究价值的残骸样本后,迅速返回了“逐星者号”。
关上舱门,将外面那彻骨的冰冷和死寂隔绝。但我们都知道,那毁灭了此地文明的“虚空”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了我们,乃至整个地球文明的头顶。
而我们从石板上获取的残缺星图,经过飞船电脑的初步解析,指向了一个遥远的、被标记为“摇篮”的绿色星系。
那是下一个目的地,还是另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