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紧紧握着日记,大步流星地朝着书房走去。亲信一路小跑,紧跟其后。踏入书房,洪书将日记轻轻置于桌上,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书房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洒在满桌的古籍上,与新得的日记相互映衬。亲信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静静看着洪书。
洪书缓缓坐下,眼神立刻被日记上那斑驳泛黄的纸张吸引。他轻轻翻开日记,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岁月的沧桑。日记的字迹有些模糊,像是被时光侵蚀,但洪书依旧专注地辨认着每一个字。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研究的古籍内容。
他时而低头仔细研读日记,时而又拿起古籍对照,目光在两者之间来回穿梭。渐渐地,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亲信忍不住凑近,轻声问道:“大人,可有什么发现?”洪书并未立刻回答,只是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随着对比分析的深入,洪书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发现日记中的一些隐晦记载,竟与古籍中某些神秘的段落不谋而合。比如,日记里提到的一个神秘仪式,在古籍中也有类似的影子,两者虽表述不同,但核心要点却极为相似。这些线索如同丝线一般,逐渐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个更为庞大复杂的谜团。
洪书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写下关键信息。他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其中必定有着紧密的联系,绝非偶然。”亲信看着洪书专注的模样,不敢打扰,只能在一旁默默等待。
随着研究的深入,洪书意识到穿越事件可能涉及到宫廷的一段隐秘历史。日记里隐约提及,在数百年前,宫廷中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这件事似乎与穿越的秘密息息相关。但日记中对此事的记载极为简略,只言片语间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画面。
洪书深知,要解开这个谜团,还需要更多关键信息。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片刻后,他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决定召集一些对宫廷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官员和学者,共同探讨此事。
洪书迅速起身,对亲信说道:“你立刻去通知几位大人和几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让他们速来书房。”亲信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在等待众人到来的间隙,洪书再次仔细翻阅日记和古籍,试图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更多线索。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纸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模糊不清的字迹,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不多时,官员和学者们陆续来到书房。众人纷纷向洪书行礼,洪书也顾不上寒暄,直接说道:“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宫廷隐秘的大事相商。”说着,他将日记和古籍展示给众人,并讲述了自己的发现。
众人围在桌前,仔细端详着日记和古籍,不时发出惊叹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扶了扶眼镜,说道:“洪大人,依老夫之见,这日记与古籍所指之事,或许与前朝的一段秘史有关。只是年代太过久远,很多资料都已失传,要想弄清楚其中的真相,怕是难上加难。”
另一位官员也点头附和道:“不错,而且宫廷历史向来讳莫如深,许多事情都被刻意隐瞒。我们如今仅凭这两本古籍和日记,要解开这个谜团,犹如大海捞针。”
洪书却并不气馁,他说道:“各位大人,虽然此事困难重重,但我们绝不能放弃。这其中涉及到的秘密,或许对国家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望各位能与我一同努力,共同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众人被洪书的决心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全力协助。于是,大家开始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线索。有人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出发,有人从宫廷传说入手,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为解开谜团提供了新的思路。
洪书认真倾听着众人的发言,不时在纸上记录。他发现,虽然大家的观点各异,但其中一些线索却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了这个谜团的轮廓。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日记中提到的神秘组织究竟是什么来历?他们与穿越事件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些问题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众人心头。
天色渐暗,书房内的烛火愈发明亮。众人在洪书的带领下,依旧不知疲倦地探讨着。洪书深知,时间紧迫,皇后等敌对势力随时可能有所行动。他必须争分夺秒,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更多关键信息,揭开穿越背后隐藏的宫廷隐秘历史。
随着讨论的持续,洪书越发觉得,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或许隐藏在宫廷的某个角落。但宫廷如此庞大,要找到那关键的线索,谈何容易。线索交织在一起,谜团越来越大,洪书的眉头始终紧锁,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揭开这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