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6章:内奸排查
洪书带着亲信们匆匆赶回住处,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名单上的那些名字。回到住处,亲信们立刻围拢过来。洪书将名单摊开在桌上,神色凝重地说:“兄弟们,这份名单至关重要,关乎整个宫廷的安危。我们必须尽快分析出下一步的行动策略。”亲信们纷纷点头,凑近桌子,仔细看着名单上的名字,一场紧张的商讨就此展开。
洪书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说道:“此人是御膳房的太监,平日里看似老实本分,但据我们之前发现的文件线索,他与前朝余孽的联络十分可疑。我们先从此人入手调查。”亲信们纷纷表示赞同,其中一人说道:“大人,御膳房人多眼杂,我们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进行调查呢?”洪书沉思片刻,说道:“我会安排一名可靠的宫女,以送食材为由进入御膳房,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同时,你们在御膳房附近暗中接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刻行动。”
安排妥当后,洪书又将目光投向名单上的其他名字。“这位是礼部的官员,他与前朝余孽的关联线索更为隐蔽。我们需要从他近期的往来信件和社交活动入手。”洪书说道。亲信们迅速记录下洪书的指示,准备展开行动。
洪书深知,此次内奸排查行动必须万分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他决定亲自前往礼部,以商讨宫廷礼仪事宜为由,接近那名官员。
洪书身着得体的官服,踏入礼部衙门。礼部官员们见洪书前来,纷纷行礼。洪书与众人寒暄几句后,便直奔主题,与那名可疑官员谈论起宫廷礼仪的细节。交谈过程中,洪书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表情和举止,试图从细微之处发现破绽。
那官员看似镇定自若,回答问题也条理清晰,但洪书还是察觉到他眼神中偶尔闪过的一丝慌乱。洪书心中暗自警惕,表面上却依旧与他谈笑风生。
从礼部出来后,洪书眉头紧皱。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他凭借敏锐的直觉,认定这名官员定有问题。回到住处,洪书与亲信们再次商讨。“大人,那官员如此警惕,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一名亲信问道。洪书思索片刻,说道:“我们需要寻找更有力的证据。派人密切监视他的住所,留意他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那些可能与前朝余孽有关的人。”
与此同时,派去御膳房的宫女也传来消息。她发现那名太监在与一名宫外的小贩接触时,神色慌张,还偷偷塞给小贩一个包裹。洪书得知后,立刻下令亲信们将小贩抓住,带回住处审问。
亲信们迅速行动,在宫外将小贩截住,押回了洪书的住处。洪书看着被押进来的小贩,目光如炬。“你与御膳房的太监是什么关系?他给你的包裹里装了什么?”洪书严厉地问道。小贩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说道:“大人饶命啊!小的只是个普通小贩,那太监让我帮他送封信,其他的小的真不知道啊!”
洪书让人从小贩身上搜出信件,展开一看,信中果然提到了一些与前朝余孽相关的暗语。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内奸的身份,但这无疑是一条重要线索。洪书意识到,这些内奸隐藏极深,他们的联络方式十分隐蔽,想要彻底揪出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洪书继续在宫廷各处秘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他穿梭在宫殿之间,观察着每一个官员、宫女和太监的言行举止。有时,他会在某个角落默默观察许久,试图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排查过程中,洪书还发现一些宫女太监之间的眼神交流和私下聚会颇为可疑。他安排亲信们暗中跟踪这些人,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然而,随着排查的深入,洪书也越发感觉到压力巨大。宫廷内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想要在众多人员中准确找出内奸,犹如大海捞针。而且,他不知道这些内奸是否已经察觉到自己正在被调查,会不会提前采取行动,破坏他的计划。
洪书深知时间紧迫,他必须加快排查进度。他与亲信们日夜商讨,制定出一个又一个调查方案,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内奸一网打尽。
洪书再次仔细研究那份名单,发现其中有一名负责宫廷仓库管理的官员。他觉得此人的职位特殊,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为前朝余孽提供物资。于是,洪书决定亲自前往仓库查看。
仓库内堆满了各种物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洪书在仓库中仔细查看账目和物资存放情况,发现一些物资的出入记录存在异常。他心中一紧,看来这个仓库管理员很可能就是内奸之一。
洪书没有打草惊蛇,他悄悄地离开仓库,安排亲信继续监视仓库管理员的行动。同时,他开始调查与仓库管理员有密切往来的人员,试图找出这个内奸背后的势力网络。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洪书逐渐拼凑出一个大致的内奸网络轮廓。但这些线索仍然不够完整,他还需要更多关键证据,才能将这些内奸绳之以法。
洪书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这场斗争的风口浪尖。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内奸随时可能对他展开反击,而他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深入调查。
洪书回到住处,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将这些内奸全部揪出,还宫廷一个安宁。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那些内奸是否已经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应对他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