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满心期待地望向牢房门口,脚步声越来越近。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竟是他一直信赖的盟友。洪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还未等他开口,盟友便急切地低声说道:“情况紧急,我长话短说。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对你的陷害布置已久,如今想要翻案困难重重,但并非毫无办法。我已暗中联络了一些可靠之人,让他们收集各方势力勾结的证据,目前已有了一些眉目。”
洪书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我在这狱中也不能坐以待毙。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观察狱卒的行事规律,他们之中,有几个并非铁了心与我作对。我会设法与他们周旋,为你争取更多时间。只是,证据收集务必小心,那些势力定然也有所防备。”
盟友神色凝重,“我明白,此事万分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但为了能让你洗清冤屈,继续推进改革,再危险我也会全力以赴。”说罢,他便匆匆离去,身影消失在昏暗的走廊尽头。
洪书深吸一口气,开始思索如何与狱卒周旋。他注意到,每日前来送饭的狱卒中有个叫阿福的,为人较为憨厚老实,且家中似乎有困难。于是,当阿福再次来送饭时,洪书轻声说道:“阿福兄弟,我知你为人善良,如今我蒙冤受屈,家中尚有老母亲无人照料,若兄弟能帮我传个口信出去,日后定有重谢。”
阿福面露犹豫之色,“洪大人,小人也知您是被冤枉的,只是这狱中有规定,不许私自传递消息,若被发现,小人全家都得遭殃。”
洪书见状,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到阿福面前,“这玉佩价值不菲,你拿去,可解你家中燃眉之急。我只求你帮我这一次,将这纸条带给我一位朋友,他定会保你周全。”
阿福看着那块玉佩,心中挣扎片刻,最终还是接过了纸条和玉佩,“洪大人,小人就信您这一次,希望您莫要骗我。”说罢,便匆匆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洪书在狱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终于,在一个深夜,盟友再次来到牢房。他兴奋地低声说道:“洪书,证据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各方势力为了陷害你,相互勾结的书信、交易记录等一应俱全,绝对是铁证!”
洪书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好!事不宜迟,我们得尽快想办法将这些证据呈递给陛下。只是,如今我被关押在此,如何能面见陛下?”
盟友沉思片刻,“我已安排妥当。明日,陛下身边的亲信太监李公公会来这狱中巡查,我与他有些交情,以说服他届时帮我们一把。他会趁巡查之机,将证据带出,转呈给陛下。”
洪书微微皱眉,“李公公虽可靠,但此事太过冒险,万一被那些势力察觉,不仅我们会前功尽弃,李公公也会有性命之忧。”
盟友咬咬牙,“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们只能相信李公公,同时尽量小心行事,不让那些势力发现端倪。”
洪书点点头,“也罢,就依你所言。只是,我们还需再做些准备,以防万一。你去联络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让他们明日在朝堂上做好准备,一旦陛下看到证据,便立刻站出来为我说话。”
盟友领命而去。第二日,李公公如期前来巡查。他装作不经意间靠近洪书的牢房,洪书迅速将藏有证据的小包裹递给他。李公公微微点头,不动声色地将包裹藏好,继续巡查。
待李公公离开后,洪书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这关键的一步能否成功。而此时,在皇帝的书房中,李公公将证据呈到了皇帝面前。皇帝看着桌上的证据,脸色越来越阴沉。
他仔细翻阅着那些书信和记录,越看越怒。原来,各方势力为了私利,不仅联合起来陷害洪书,还在背后做了许多有损朝廷利益的勾当。皇帝拍案而起,“这群逆臣,竟敢如此大胆!”
当日,皇帝便下令将参与联合陷害洪书的各方势力主要人物全部缉拿归案。朝堂之上,那些原本支持联合势力的大臣们见势不妙,纷纷倒戈。而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趁机站出来,为洪书鸣冤叫屈。
皇帝怒视着阶下的众人,“你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陷害忠良,实在是罪不可赦!来人,将这些人全部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洪书被无罪释放,重新回到了朝堂。他看着那些被押走的联合势力成员,心中感慨万千。此次能绝地反击,多亏了盟友和众多支持他的人。然而,在处理后续事宜时,洪书却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在调查各方势力勾结的细节中,发现有一些线索指向了宫廷深处一股神秘的势力。这股势力似乎隐藏在黑暗之中,操控着一切,且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从一些信件的隐晦表述中,他推测这股势力可能与前朝余孽有关。
洪书心中暗自警惕,他深知,此次危机虽暂时化解,但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这股神秘势力究竟有何目的?又会对他未来的改革之路和宫廷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不得而知,但他明白,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