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人深夜突发急病,昭阳冒雨护送,在弥漫紧张与不安的急诊室外,她以持咒保持内心澄澈,行动与静观圆融无碍。
母亲的转变带来的那份跨越代际的理解与温暖,如同春日溪流,在昭阳心中静静流淌,让她感到生命的连接愈发丰厚。然而,乡村的夜晚并不总是宁静祥和,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显现。
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急促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瓦片和窗棂,风声呼啸,卷动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光秃的枝条,发出呜呜的声响。昭阳刚结束晚课,正准备歇下,一阵更加急促、几乎带着惊恐的敲门声,猛地压过了风雨声,刺破了夜的沉寂。
“昭阳!昭阳!快开门啊!救命!”是邻居家儿媳带着哭腔的呼喊。
昭阳心头一紧,立刻披衣下床,快步冲过去打开门。门外,邻居家的儿媳王嫂浑身湿透,脸色煞白,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语无伦次:“李奶奶……我妈她……突然胸口疼得厉害,喘不上气,人都要晕过去了!她儿子在外地一时赶不回,这、这可怎么办啊!”
李奶奶是位独居的老人家,就住在隔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昭阳没有半分犹豫:“别慌!我这就去开车,你赶紧给奶奶披上厚衣服,我们马上去镇上的医院!”
她迅速回屋抓起车钥匙和钱包,也顾不得换下居家的棉袍,只在外头套了件防水外套,便冲进了冰冷的雨幕中。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脸颊,冷得人一激灵。她跑到院外,发动了那辆有些年头的二手小车,将车稳稳地停在李奶奶家门口。
和王嫂一起,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痛苦呻吟、几乎无法站立的李奶奶搀扶上车。老人脸色灰白,呼吸急促而困难,一只手紧紧捂着胸口。昭阳能清晰地感受到老人身体因痛苦而产生的剧烈颤抖。
“奶奶,坚持住,我们马上就到医院了。”昭阳的声音在狭小的车厢里显得异常沉稳,她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后座蜷缩的老人和王嫂,脚下稳稳地控制着油门。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疯狂地左右摆动,勉强在滂沱大雨中开辟出一片模糊的视野。车灯像两柄利剑,刺破沉沉的雨夜,驶向二十多里外的镇医院。
一路上,王嫂在后座不停地啜泣、自责,恐慌像瘟疫一样在车内蔓延。昭阳没有多说话,她只是专注地开车,同时,内心深处那盏长明灯的光晕悄然调整,变得愈发凝聚而明亮。她没有抗拒眼前的紧急和混乱,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安全驾驶”和“稳定后方”这两个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上。她的呼吸,在最初的急促之后,慢慢调整得深长而平稳,仿佛在无声地引导着车内焦灼的氛围。
终于,镇医院那红色的十字标志在雨夜中浮现。昭阳快速停好车,和王嫂一起,几乎是半扶半抱着李奶奶,冲进了急诊大厅。
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混合着雨水的湿冷。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得人脸色发青。值班的医生和护士迅速迎上来,询问情况,进行检查,将李奶奶安置在移动病床上,推向抢救室。一系列流程快速而有序,却也透着不容置疑的紧张感。
“家属在外面等!”护士留下一句话,抢救室的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将昭阳和王嫂隔绝在外。
王嫂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走廊冰凉的塑料椅子上,双手捂着脸,压抑地哭泣起来,身体因恐惧和后怕而不停发抖。空旷的走廊里,只有她断断续续的哭声、仪器隐约的滴答声,以及窗外持续不断的雨声。
昭阳没有坐下。她站在抢救室门外,隔着那扇门,她能感受到里面正在进行的与死神的争夺。她没有像王嫂那样被恐惧吞噬,也没有无用地来回踱步。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背脊挺直,如同风雨中扎根深厚的树木。然后,她闭上眼睛,将双手轻轻交叠在身前。在心中,她开始默诵熟悉的咒语,那是代表慈悲与智慧的观音心咒。每一个音节,都像一颗温润而坚定的石子,投入她此刻如同古井般深邃的心湖,漾开圈圈安宁的涟漪。
她将诵咒的功德,默默回向给抢救室内的李奶奶,祈愿她能够脱离危险,减轻痛苦;也回向给惊慌失措的王嫂,愿她获得平静与力量;甚至回向给忙碌的医护人员,愿他们思路清晰,手术顺利。
外界的一切喧嚣——王嫂的哭泣、仪器的声响、窗外的风雨——仿佛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她的内心,如同风暴眼中那片奇异的宁静地带,澄澈,安定,充满了无形而坚定的力量。这份静,并非冷漠,而是源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知,以及对超越个人力量的虔诚信念。
时间在持咒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抢救室的门开了。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放松:“是急性心梗,送来得还算及时,已经做了紧急处理,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了,需要住院观察。”
王嫂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道谢。
医生目光转向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昭阳,她的棉袍下摆还湿着,头发也有些凌乱,但她的眼神清明,神态安详,与通常惊慌失措的家属截然不同。医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许,对王嫂说:“这位是您女儿吧?真是多亏了她,这么镇定,处理得又及时又稳妥,比很多亲生子女都强。”
王嫂连忙解释:“不不,这是邻居,多亏了昭阳妹子!”
医生再次看向昭阳,点了点头:“难得,真是难得。”
昭阳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医生辛苦了,谢谢您。”她没有因称赞而自得,只是为李奶奶转危为安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回去的路上,雨势渐小。王嫂的情绪平复了许多,不住地向昭阳道谢。昭阳只是温和地回应,专注地开着车。
她的心,依旧停留在那片持咒时的宁静里。这次深夜急诊,像一次突如其来的实修考核,而她,成功地将修行所得的定力,化为了危机时刻最有效的行动力与安抚力。
她再次印证,真正的定力,并非隔绝外境的死寂,而是在纷扰动荡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澄明与行动的有效,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李奶奶的急诊风波有惊无险,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已然显现。
不久后,村中一位年迈的长者安然往生。昭阳主动协助料理后事,并以此为契机,与村里一些对生命感到迷茫或只顾眼前的年轻人,展开了一场关于死亡与生命意义的坦诚对话。这场特殊的“死亡教育”,将如何触动年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