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报中的特大暴雨引发山洪预警,低洼处的孤寡老人面临威胁时,昭阳展现出超越从前的行动力与决断,冷静组织村民连夜转移,将修行所得的定力化为切实的担当。
摄影带来的那份对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尚未在昭阳心中完全沉淀,天空便已悄然变了脸色。先是云层低垂,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到了傍晚,远天滚过几声闷雷,像巨兽压抑的咆哮,带着不祥的预兆。
村委的紧急广播刺破了傍晚的宁静:“接县里紧急通知,预计今晚至明晨有特大暴雨,局部地区可能引发山洪!请地势低洼的住户,特别是村东头靠近溪边的几户,提高警惕,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广播重复播放着,字字句句敲在人心上。村里顿时骚动起来。狗不安地吠叫,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聚在村口小卖部门前,七嘴八舌地议论,脸上写满了担忧。
“村东头……溪边……”昭阳正帮着外婆加固鸡舍,听到广播,心里猛地一沉。她立刻想起,村东头那片低洼地,住着好几户人家,其中就有行动不便的韩奶奶——韩爷爷的老伴,以及独居的、腿脚不好的五保户陈老伯。他们的房屋多是老旧的土坯房,如何经得起山洪冲击?
过去的昭阳,面对这种突发公共事件,第一反应或许是自保,是焦虑地关注自身处境,或是感到无力,只能被动等待救援。但此刻,一种截然不同的冲动在她心中升起——清晰,坚定,不容置疑。
她放下手中的活计,对外婆快速交代了一句:“外婆,我出去一下!”便转身冲进屋里,抓起一件旧雨衣和手电筒,毫不犹豫地踏入了已然刮起的疾风中。
她直接跑向村委大院。院子里已经聚了不少人,村长正扯着嗓子安排,但场面有些混乱,人手显然不足。
“村长!”昭阳拨开人群,走到前面,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我去村东头帮忙转移老人!”
村长看到是她,有些意外。在他印象里,这个从城里回来的女子总是安静的,甚至有些疏离。“昭阳?那边危险,我们正在组织……”
“我知道危险,所以才要尽快!”昭阳打断他,语气不容商量,“我对那儿熟,韩奶奶、陈老伯他们的情况我都了解。需要人带头过去组织,稳定他们的情绪。”
她的目光扫过周围几个有些迟疑的年轻村民:“需要壮劳力帮忙背老人,搬运紧要物品。还需要人负责联络,确认每一户都通知到位,不能漏掉一家!”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没有丝毫慌乱。这种冷静仿佛具有传染性,瞬间镇住了场子。
一个平时和小军一起玩、名叫铁柱的年轻小伙站了出来:“阳姐,我跟你去!我力气大!”
接着,又有两个中年人点了点头:“走吧,抓紧时间!”
没有多余的动员,一支临时的救援小队就这样迅速成型。昭阳就像一颗投入静水的石子,以其自身的坚定,激起了行动的涟漪。
他们顶着越来越大的风,冲向村东头。天色迅速暗沉下来,如同墨汁泼洒。第一滴雨点砸落,又大又沉,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织成一片密不透风的雨幕,手电光柱在其中变得模糊不清。
雨水很快在地上汇成溪流,泥泞不堪。昭阳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在最前面,雨衣根本挡不住横飞的雨线,浑身瞬间湿透,冰冷地贴在身上。但她仿佛感觉不到,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那几栋在风雨中飘摇的老屋上。
“韩奶奶!开门!我们是来帮您转移的!”她用力拍打着韩奶奶家的木门,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声嘶力竭。
门开了,韩奶奶拄着拐杖,一脸惊恐:“昭阳?这……这雨太大了……”
“别怕,奶奶,我们背您去村委,那里安全!”昭阳一边安抚,一边快速扫视屋内,“铁柱,你背奶奶!阿强叔,看看有什么要紧的东西,被褥、粮食、药品,能拿多少拿多少,快!”
她的指令简洁明了。在震耳欲聋的雨声和雷声中,她必须用最大的声音,但她的语调始终保持着一种核心的稳定,这稳定像锚一样,定住了老人慌乱的心,也协调着队员们的行动。
背起韩奶奶,一行人又冲向陈老伯家。陈老伯脾气倔,起初不肯离开守了一辈子的老屋。
“我不走!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风雨没见过!”
昭阳没有浪费时间争论,她蹲下身,目光平视着坐在床沿的老人,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力量:“陈伯,这次不一样,是山洪!房子重要还是命重要?您看看韩奶奶都已经转移了。您要是有个好歹,我们这些小辈心里怎么过得去?您得给我们尽孝心的机会啊!”
她的话语既有对现实的清晰判断,又包含着人情伦理的触动。陈老伯看着门外肆虐的暴雨,又看看昭阳被雨水冲刷得苍白的、却写满坚决的脸,终于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一趟,两趟……他们在暴雨和泥泞中穿梭,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打滑,每个人都气喘吁吁,筋疲力尽。昭阳的腰旧伤开始隐隐作痛,但她咬紧牙关,一次次冲在最前,指挥,协调,搀扶,鼓励。
她感到一种奇异的状态。身体是疲惫的,环境是危急的,但她的内心,却像风暴眼一样,异常冷静和清晰。没有时间去焦虑,没有空间去内耗,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当下需要做什么”这一个点上。这种极致的专注,带来了一种强大的、近乎本能的行动力。
这不再是那个在职场会议上因压力而手心出汗的昭阳,也不是那个面对家庭矛盾只会生闷气的昭阳。这是将修行中磨练出的定力,在危急关头,毫无保留地转化为利他行动力的昭阳。
当最后一位独居老人被安全背到村委临时安置点,裹上干燥的毯子,喝上热水时,外面的雨势达到了顶峰,轰鸣的雨声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村东头传来消息,溪水已经暴涨,漫过了河岸,开始冲击那几栋老屋……
昭阳靠在安置点的门框上,浑身湿透,泥浆沾满了裤腿,发丝凌乱地贴在额前,身体因为脱力和寒冷而微微颤抖。但她看着安置点里虽然惊魂未定却已无性命之忧的老人和村民们,看着身边同样疲惫却目光坚定的队员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巨大的、近乎平静的欣慰。
她做到了。不是凭借过去的职场技能,而是依靠一颗在修行中逐渐淬炼得清明、坚定、柔软而有力的心。
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外在的身份与地位,而是源于内心在危难时刻自然生起的担当与决断。
暴雨过后,村庄一片狼藉,修复工作繁重。昭阳和清心师姐精心筹备了一场旨在抚慰心灵、凝聚人心的乡村文化活动。然而,活动当日,天空再次阴郁,最终只有寥寥数人冒雨前来。面对这看似失败的局面,昭阳心中难免失落。但她能否迅速转念,将这意外的境遇转化为另一种契机?那“随缘不变”的智慧,将如何在此刻展现其妙用?
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外在的身份与地位,而是源于内心在危难时刻自然生起的担当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