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元兵围山·蛊火破阵
山风卷着焦糊的气息撞在石室岩壁上,发出呜咽般的回响。孤鸿子立于入口处,目光扫过山下那片蠕动的火把海洋,瞳孔微微收缩。那些火把以三才阵形排布,外围是身披玄甲的元兵,手持长枪形成密集枪阵,枪尖寒芒在月色下连成一片银网;内圈则是身着各色服饰的武林人士,每人双眼都泛着与寒髓傀儡相似的幽蓝微光,显然已被魔气侵蚀,正是此前玉衡提及的“魔化之徒”。
“是元廷的‘镇魔营’。”杨逍扶着石壁站起身,胸口的血渍在道袍上晕开深色的花,“传闻这支部队由朝廷豢养的邪道高手统领,专司围剿江湖异己,没想到竟与魔主勾结在了一起。”他指向火把阵西侧的黑色大帐,“那面玄鸟旗,是阿合马麾下第一高手‘鬼面客’的标志,此人擅使毒砂掌,二十年前曾单人屠戮武当三侠弟子满门。”
灭绝握紧倚天剑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左肩伤口的血珠顺着手臂滑落,滴在脚下的碎石上:“元廷早有吞并武林之心,如今借魔祸围山,分明是想将昆仑、峨眉、明教一网打尽。”她看向孤鸿子,语气里没了往日的生硬,多了几分凝重,“鸿师兄,突围之事需速定,再拖下去,待他们布好困龙阵,我们便真成瓮中之鳖了。”
清璃突然抬手按住孤鸿子的手臂,指尖指向远处的山坳:“那里的魔气最淡,且有一道天然峡谷,是唯一的缺口。只是峡谷两侧山壁陡峭,极易设伏。”她腰间的短剑已然出鞘,剑刃映着月光,泛出冷冽的光泽,“我去探路,若半个时辰未归,你们便另寻他法。”
“不必。”孤鸿子抬手阻住她,掌心的黑色纹路仍在隐隐发烫,体内阴阳归元劲却已趋于平稳,“魔化者虽悍不畏死,但其内力受魔气操控,运转必有滞涩。玉衡姑娘的蛊术能乱其心神,灭绝师妹的九阳功可破其阴寒,我们三人联手,足以撕开一道缺口。”他看向杨逍,“杨左使,你带明教弟子留守石室,以圣火令加固阵法,磁针在此镇封,魔主三日之内无法全力破阵。”
玉衡突然从怀中取出一个青铜小鼎,鼎内铺着暗红色的蛊粉,几只银蛊正趴在鼎壁上微微颤动:“我这‘腐心蛊’可入人经脉,让魔化者自相残杀。但需有人引它们靠近元兵阵眼,且蛊粉遇阳气即燃,只能用一次。”她将鼎递给清璃,眼神锐利如刀,“清璃姑娘剑快,此事非你莫属。”
清璃接过青铜鼎,毫不犹豫地将其系在腰间:“放心,片刻便能回来。”话音未落,身形已如柳絮般飘出石室,足尖点过崖边的枯木,几个起落便隐入夜色之中。众人只听得远处传来几声轻微的兵刃交击声,随即归于寂静,唯有山风掠过树梢的声响愈发清晰。
孤鸿子趁机取出郭襄手札,借着石室微弱的火光快速翻阅。手札末尾附着一张极小的舆图,除了标注冰火岛的大致方位,还在昆仑东侧标注着“一线天秘道”,旁注“元初蒙古兵凿山所留,可通湟水河谷”。他心中一动,指尖划过舆图上的墨迹:“突围后不必走官道,沿秘道可直达湟水,那里有明教分舵的船接应。”
灭绝凑过来看了一眼,眉头微蹙:“此道乃当年我峨眉弟子避元兵追杀时发现,入口极为隐蔽,只是内里布满机关,需得懂奇门遁甲之人引路。”她话音刚落,清璃已如鬼魅般折返,腰间青铜鼎已然空了,短剑上沾着几滴黑色的血珠。
“成了。”清璃语气急促,呼吸却不见紊乱,“蛊虫已入阵眼,一盏茶后便会发作。鬼面客似乎察觉到异常,正带着人往峡谷方向移动。”
孤鸿子当即起身,玄铁剑在手中微微震颤,金银气劲顺着剑脊流转,在剑梢凝成一点寒星:“灭绝师妹,你我正面强攻峡谷入口,吸引元兵主力;玉衡姑娘以蛊火扰乱后方魔化者;清璃姑娘伺机斩杀鬼面客,断其指挥。记住,速战速决,切勿与魔化者缠斗。”
四人不再多言,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摸向山坳处的峡谷。越靠近入口,空气中的血腥味与魔气便愈发浓重,地面上散落着几具元兵的尸体,胸口都有细小的针孔,显然是清璃方才留下的痕迹。峡谷入口处,两名手持狼牙棒的魔化壮汉正守在那里,双眼幽蓝,浑身肌肉虬结,身上的衣物已被撑得破烂不堪。
“动手!”孤鸿子低喝一声,玄铁剑骤然出鞘,金银气劲化作一道长虹,直刺左侧壮汉的咽喉。那壮汉反应极快,狼牙棒横扫而来,带着呼啸的劲风。玄铁剑与狼牙棒相撞的刹那,孤鸿子手腕一翻,剑势陡然下沉,顺着狼牙棒的缝隙刺入壮汉的小腹。壮汉发出一声沉闷的嘶吼,体内突然爆发出黑色的雾气,竟生生将玄铁剑逼退半寸。
“小心魔气反噬!”灭绝的声音同时响起,倚天剑已如一道金色闪电,劈开右侧壮汉的头颅。金色剑气涌入尸体,瞬间将体内魔气灼烧殆尽,尸体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她身形不停,倚天剑接连刺出,剑招凌厉狠辣,正是峨眉剑法中的“金顶九式”,每一剑都直取要害,绝不拖泥带水。
玉衡此刻已退至十余丈外,手中红木蛊盒打开,十几只金蛊振翅飞出,在空中结成一个诡异的图案。她指尖弹出一点火星,落在蛊虫身上,金蛊瞬间化作一个个小火球,朝着元兵阵中飞去。火球落在魔化者身上,当即燃起蓝色的火焰,那些魔化者发出凄厉的惨叫,疯狂地扑向身边的元兵,兵刃交击声与惨叫声顿时响彻山谷。
“蛊火燃尽前,必须冲出峡谷!”玉衡厉声喊道,指尖再次弹出火星,点燃了预先埋在地上的蛊粉。粉色的火焰顺着地面蔓延,形成一道火墙,暂时挡住了后方追击的元兵。
孤鸿子听得身后异动,玄铁剑突然加速,金银气劲暴涨,硬生生将身前的魔化壮汉劈成两半。他回头望去,只见鬼面客正带着四名黑衣人手执弯刀,从斜刺里杀来,面具上的铜铃在月光下晃动,发出刺耳的声响。为首的鬼面客双手成爪,指甲乌黑,显然淬了剧毒,直取玉衡的后心。
“小心!”清璃身形如箭般掠过,倚天剑鞘横拍而出,与鬼面客的毒爪相撞。“砰”的一声闷响,清璃被震得后退半步,剑鞘上的金色文字黯淡了几分,鬼面客却毫发无伤,面具下发出桀桀的怪笑:“小小峨眉弟子,也敢在老夫面前献丑。”
孤鸿子见状,玄铁剑陡然回援,剑势如行云流水,正是他融合阴阳归元劲后创出的“归元剑法”。第一剑刺向鬼面客的左肩,第二剑直指小腹,第三剑已到咽喉,三剑连成一气,快如闪电。鬼面客脸色微变,急忙挥爪格挡,毒爪与玄铁剑相撞,发出金属般的脆响。他只觉一股醇厚的阳劲顺着手臂涌入,体内魔气竟开始躁动不安,当即怪啸一声,身形后退数丈。
“九阳真意?”鬼面客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你是峨眉孤鸿子?二十年前那个失踪的弟子?”
孤鸿子不答,玄铁剑再次刺出,金银气劲在剑梢凝成针状,直取鬼面客的眉心。这一剑凝聚了他全身功力,剑风竟将周围的空气都撕裂开来。鬼面客急忙侧身闪避,头发却被气劲削去大半,面具上出现一道细密的裂痕。他又惊又怒,双手突然拍出,黑色的毒砂如暴雨般袭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臭。
“屏住呼吸!”玉衡的声音及时响起,手中飞出几只银蛊,落在毒砂中,银蛊瞬间膨胀数倍,将毒砂尽数吞噬,随即化作黑烟死去。她脸色一白,显然消耗不小,但手上动作不停,又飞出几只金蛊,缠住了四名黑衣人的去路。
清璃此刻已与四名黑衣人缠斗在一起,倚天剑鞘被她使得出神入化,时而如盾,挡住弯刀的攻击;时而如剑,点向黑衣人的穴位。她身形灵巧,如穿花蝴蝶般在刀光中穿梭,短剑偶尔出鞘,每一次都能带走一名黑衣人的性命,动作干脆利落,绝无半分迟疑。
灭绝那边已然杀至峡谷深处,倚天剑的金色剑气纵横捭阖,元兵的枪阵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她左肩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顺着手臂流到剑柄,她却恍若未觉,剑招愈发凌厉。一名元兵将领挥舞着大刀袭来,刀势沉重,带着千钧之力。灭绝不退反进,倚天剑上挑,精准地挑飞大刀,随即剑势下沉,刺穿了将领的胸膛。
孤鸿子与鬼面客的缠斗已然到了白热化阶段。鬼面客的毒砂掌愈发诡异,掌风所过之处,草木尽数枯萎,地面泛起黑色的痕迹。孤鸿子将阴阳归元劲运转到极致,阳髓兽内丹的暖意护住经脉,金银气劲在周身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毒砂掌虽能近身,却无法侵入体内。他渐渐发现,鬼面客的掌法虽阴毒,却有一个致命的破绽——每次出掌后,内力都会滞涩一瞬,显然是修炼邪功留下的隐患。
“就是现在!”孤鸿子眼中精光一闪,玄铁剑突然收势,随即陡然刺出,剑势变幻莫测,正是“归元剑法”中的“虚实转换”。鬼面客果然上当,毒砂掌拍向他的左肩,却发现只是一道残影。玄铁剑已然刺入他的右胸,金银气劲涌入体内,瞬间将经脉灼烧殆尽。
鬼面客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在金色气劲中渐渐融化,化作一滩黑水。四名黑衣人见主将身死,顿时心神大乱,被清璃趁机尽数斩杀。此时峡谷后方的蛊火已然熄灭,元兵与魔化者正潮水般涌来,为首的几名魔化高手气息强悍,显然比之前遇到的更为厉害。
“走!”孤鸿子招呼一声,玄铁剑开路,金银气劲劈开前方的元兵,朝着峡谷深处冲去。灭绝与清璃紧随其后,倚天剑与短剑交替斩杀追兵,玉衡断后,不时弹出蛊虫干扰追兵,四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冲出了峡谷。
峡谷另一侧的密道入口极为隐蔽,藏在一道瀑布之后。清璃率先冲过瀑布,伸手按住岩壁上的一块凸起的石头,石壁缓缓打开,露出一条漆黑的通道。“快进!”清璃催促道,短剑在手中戒备,警惕地望着身后的瀑布。
四人相继进入密道,石壁在身后缓缓合上,将外面的喊杀声隔绝开来。密道内弥漫着潮湿的气息,两侧的岩壁上每隔数丈便有一盏长明灯,昏黄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灭绝走到岩壁前,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刻痕:“这是当年郭襄祖师留下的标记,前面有三道机关,需按‘坤、艮、离’的方位破解。”
孤鸿子此刻突然停下脚步,玄铁剑在手中微微震颤,体内阴阳归元劲竟自行运转起来,掌心的黑色纹路开始发烫。他闭上眼睛,清晰地感觉到密道深处传来一股微弱却精纯的阴寒之气,与阳髓兽内丹的暖意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脑海中系统提示音淡淡响起:“检测到精纯阴寒气息,与阳髓内丹形成互补,可借机提升气劲纯度至七成五。”
“怎么了?”清璃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短剑仍保持着戒备的姿态。
孤鸿子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密道深处似乎有异常,或许与郭襄祖师的布置有关。”他看向灭绝,“手札中可有提及此处?”
灭绝摇头,眉头微蹙:“师父当年只说此处是避难之所,并未提及其他。但这阴寒气息……倒与寒髓傀儡体内的气息有些相似,却更为精纯,没有魔气。”
玉衡此刻突然蹲下身,指尖划过地面的水渍,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水里有蛊虫的痕迹,而且是‘冰蚕蛊’,此蛊只在极寒之地生存,寻常不会出现在昆仑。”她起身看向众人,“看来密道深处另有乾坤,或许与冰火岛的寒玉有关。”
四人不再迟疑,顺着密道继续前行。越往里走,阴寒气息便愈发浓重,长明灯的火焰都开始微微颤抖。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道石门,门上刻着复杂的图案,正是郭襄手札中提到的九阳镇魔符,符眼处嵌着一块拳头大小的蓝色玉石,散发着刺骨的寒意。
“是寒玉!”清璃惊讶出声,伸手便要去触碰。
“别动!”孤鸿子及时阻住她,玄铁剑指向石门两侧的凹槽,“这是‘阴阳锁’,需以阳劲注入符眼,阴劲稳住凹槽,否则会触发机关。”他看向灭绝,“师妹,借你峨眉九阳功一用。”
灭绝点头,走到石门左侧,双掌按在凹槽上,金色内力缓缓注入。孤鸿子则走到符眼处,玄铁剑抵在寒玉上,金银气劲缓缓流转,将阳髓兽内丹的暖意与自身阴劲分作两股,分别注入寒玉与右侧凹槽。随着内力不断涌入,石门上的九阳镇魔符开始亮起,蓝色寒玉与金色内力相互交织,形成一道奇异的光幕。
“轰隆”一声闷响,石门缓缓打开,里面竟是一间不大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周围散落着几具枯骨,看服饰竟是南宋时期的样式。石台上刻着几行小字:“寒玉分二,一镇地脉,一引归途,神雕遗泽,护我昆仑——郭襄题。”
“原来这里还有一块寒玉。”玉衡走到石台前,仔细观察着青铜盒子,“盒子上有蛊阵封印,是郭襄祖师亲手布置的,需以金蛊之血方能打开。”她取出一只金蛊,指尖划过蛊虫背部,一滴金色的血液落在盒子上。青铜盒子发出一声轻响,缓缓打开,里面果然躺着一块巴掌大小的寒玉,寒气逼人,却不带丝毫魔气。
孤鸿子伸手拿起寒玉,一股精纯的阴寒之气瞬间涌入体内,与阳髓兽内丹的暖意相互激荡。他只觉经脉中传来一阵刺痛,随即便是前所未有的舒畅,阴阳归元劲运转速度陡然加快,金银气劲在体内流转,原本驳杂的气息变得愈发精纯。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气劲纯度提升至七成五,阴阳归元劲领悟‘融寒之能’。”
灭绝此刻突然指向枯骨旁的羊皮卷:“那里有东西。”
清璃捡起羊皮卷,展开一看,上面是郭襄的字迹,记载着一段往事:“蒙古灭宋后,杨过先生恐魔主残魂复燃,将寒玉一分为二,其一藏于冰火岛,其二留于昆仑密道,以备不时之需。若遇魔气侵染,可将两块寒玉合二为一,其力堪比三脉九阳。然冰火岛路途遥远,需借‘玄铁船’方能抵达,此船藏于湟水河谷的明教分舵。”
“玄铁船?”杨逍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众人回头望去,只见杨逍带着两名明教弟子正站在门口,神色焦急,“不好了,元兵已经封锁了湟水河谷,鬼面客虽死,但他的师弟‘毒蝎子’带着更多魔化者追来了,密道入口怕是守不住了!”
孤鸿子握紧手中的寒玉,金银气劲在周身流转,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看向众人:“看来我们不必去冰火岛了,只要找到玄铁船,便能将这里的寒玉带出去,与冰火岛的寒玉汇合。”他将寒玉递给清璃,“你收好寒玉,灭绝师妹与玉衡姑娘随杨逍先生去联络明教分舵,寻找玄铁船;我去引开毒蝎子,拖延时间。”
“不行!”清璃当即反对,短剑握得更紧,“毒蝎子武功高强,你一人前去太过危险。我与你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灭绝也点头附和:“鸿师兄,你身负联络武当的重任,不可有失。还是我去引开追兵,你们趁机前往湟水。”
孤鸿子摇头,玄铁剑在手中挽了个剑花,金银气劲在剑梢凝成一点寒星:“我的阴阳归元劲刚领悟融寒之能,正好克制毒蝎子的阴毒武功。你们速去寻找玄铁船,我引开追兵后,会在湟水渡口与你们汇合。”他不再多言,身形已如一道清风般冲出石室,玄铁剑的剑气在密道中留下一道道残影。
清璃望着他消失的方向,握紧手中的寒玉,转身看向众人:“我们快走,不能让孤鸿兄白白冒险。”四人不再迟疑,顺着密道另一侧的出口快速离去,只留下石室中的枯骨与青铜盒子,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静伫立。
密道之外,毒蝎子已带着大批元兵与魔化者冲破了入口的防御,正沿着密道疯狂追击。孤鸿子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密道岔路口,玄铁剑横扫而出,金银气劲化作一道屏障,将追兵挡住。他回头望了一眼清璃等人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随即转身朝着密道深处跑去,玄铁剑的剑气如长虹般划破黑暗,身后传来毒蝎子暴怒的嘶吼与追兵的脚步声。
湟水渡口的方向,此刻正泛起淡淡的晨光,只是那晨光之中,似乎已隐隐传来元兵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