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站在三十米高的铁塔上,狂风撕扯着他的安全绳。
脚下是绵延的输电线路,像钢铁铸就的血管。
“第127号塔材清单有问题。”他对着对讲机说,声音被风吹得支离破碎。
这是本月第三次发现厂家偷工减料——而这次,差的是最关键的承重螺栓。
当晚,厂长提着现金敲响他的房门:“高工,通融一次。”
高靖看着那沓钱,突然笑了。
他想起十年前父亲倒在荒山塔架下的样子——
那一年,塌掉的塔架压垮了他的整个童年。
---
山巅的风,永远不知疲倦。
高靖悬在三十米高的冰冷钢架上,身体随着安全绳微微晃荡,像一枚挂在狂暴气流中的黑色果实。视野下方,绵延起伏的山脊线上,银灰色的输电塔序列沉默地向着天际线延伸,那是钢铁铸就的血管,搏动着远方城市赖以生存的能量。风声是这里唯一的主宰,呼啸着灌满双耳,撕扯着他橙色的工装,试图把他喉咙里挤出的每一个字都搅碎、卷走。
“第……127号塔……材清单,”他不得不停顿,侧过头,用肩膀挡住最猛烈的风头,嘴唇几乎贴紧了冰凉的对讲机外壳,“有问题。”
电流的杂音夹杂着地面同事模糊的回应。高靖没再多说,只是用带着厚重手套的手,死死指向脚下塔身斜材与主材连接处那一排看起来并无异常的螺栓。
又是螺栓。这已经是他本月第三次,从厂家送来的,看似整齐规范、盖章齐全的送货清单和加工图里,揪出这些藏匿在细节处的幽灵。而这一次,127号塔,位于这条新建线路一个关键的转角位,设计承受着最大的综合荷载。清单上标注应采用m36、10.9级高强度承重螺栓,实际安装的,却是m36、8.8级。
数字的微小差异,行外人或许无感。但高靖知道,在这狂风都能把人吹得站立不稳的高度,在这需要应对极端天气、冰灾、甚至地震的恶劣环境中,这一点级别的落差,意味着屈服强度的降低,意味着疲劳寿命的骤减,意味着在某个不可预见的极限时刻,螺栓可能首先屈服、断裂,引发一连串灾难性的结构失效。
差的是最关键的承重螺栓。这是在承重骨头上,埋下了一道温柔的裂痕。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带着铁锈和尘土的味道灌入肺叶。收好检测工具,他抓住冰冷的角钢,开始下降。每一次徒手在钢架上移动,都是对体力、技巧和胆量的考验。当他双脚踏上坚实却布满碎石的地面时,小腿肌肉仍因长时间的紧绷和高空紧张而微微颤抖。
随行的技术员小张递给他一瓶水,脸上带着习以为常的无奈:“高工,又……?”
高靖拧开瓶盖,灌了几口,冰凉的水划过喉咙,压不下心头那股邪火。“嗯,记录下来了。通知项目部,127号塔,相关部位全部暂停安装,等处理通知。”
返回临时项目部的路上,车内气氛沉闷。窗外是飞速倒退的、因施工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山体。高靖闭着眼,却能清晰地“看”到那份出自“永固钢铁”的清单,以及那份盖着红章、承诺完全符合设计标准的质保书。
晚上八点,驻地简陋的板房里,高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将今天的巡检报告,特别是127号塔的问题,整理成一份措辞严厉的通报初稿。门被敲响了。
声音不重,甚至带着点迟疑。
高靖皱眉,这个时间点,在这偏远的施工驻地,很少有访客。他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永固钢铁的厂长,钱福贵。一个微微发福、总是一脸和气生财的中年男人。此刻,他脸上堆着的笑容比平时更盛,却也掩不住眼底的一丝慌乱。他没寒暄几句,侧身挤进门,反手就把门轻轻带上了。
然后,他把一直拎在手里的那个不起眼的黑色公文包,放在了高靖那张堆满图纸和规范的简易桌子上。
“高工,辛苦了,这么晚还在忙。”钱福贵搓着手,声音压得有些低,“今天……今天山上风大,您受累了。”
高靖没说话,看着他。
钱福贵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似乎下定了决心,手下意识地按在黑色公文包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高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127号塔那个螺栓……是,是我们仓库发货环节出了点岔子,把一批旧的、等级低一点的混进去了。绝对绝对不是故意的!您看,这塔都开始组立了,要是……要是返工,耽误工期不说,这损失……我这边实在有点承担不起。”
他一边说,一边悄悄打开了公文包的搭扣,没有完全掀开,但足以让高靖看到里面——不是文件,不是图纸,是几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崭新的票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诱人而危险的光泽。
“高工,您通融一次。”钱厂长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种黏腻的恳求,或者说,是诱惑,“就一次!后面所有的塔材,我亲自盯,绝对、绝对保证是最好的!而且……而且这只是一点心意,后续,后续还有……”
话语停在这里,意思已经赤裸得让人恶心。
高靖的目光落在那个敞开的公文包上,看着里面那足以让很多人心动的粉色纸张。他没有立刻爆发,没有厉声斥责,甚至脸上都没有出现钱福贵预想中的愤怒。相反,他看着那沓钱,嘴角竟然一点点,慢慢地扯开,露出了一个笑容。
那不是开心的笑,也不是嘲讽的笑。那笑容里包含的东西太复杂,有荒谬,有悲哀,有一种积压了太久的、近乎残酷的了然。这笑容让钱福贵心里猛地一沉,比直接挨一顿骂还要让他发慌。
就在这诡异的笑容里,高靖的眼前,毫无征兆地闪过了一片刺目的白光,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金属断裂和撞击声——不是现实的声音,是记忆深处,尘封了十年,从未真正散去的声音。
那也是一个工地,在另一座荒凉得鸟不拉屎的山上。天气没有这么恶劣,只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电话里,母亲的声音嘶哑、崩溃,语无伦次,他只听清了几个关键词:“塔架……塌了……爸……没了……”
那一年,他刚上高中,还是个少年。那座倒塌的、被事后鉴定为使用了劣质钢材和不合格连接件的输电塔,不仅夺走了他父亲和另外两名工友的生命,也彻底压垮了他的家庭,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他曾经拥有的一切。生活的重担和巨大的悲恸,一夜之间将那个少年催熟。
他曾跟着母亲去整理父亲的遗物,看到过父亲生前记录的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满是关于塔材规格、螺栓扭矩、焊接标准的严谨字迹。他也曾偷偷听到事故调查组的议论,那些冰冷的专业术语——“钢材强度不达标”、“连接螺栓存在先天缺陷”、“厂家以次充好”……
原来,十年过去了,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
高靖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收敛,最终只剩下眼底一片冰冷的、坚硬的清明。他抬起眼,目光像两把淬了冰的锥子,直直刺向面前冷汗已经开始冒出来的钱厂长。
那黑色的公文包,那沓粉色的钞票,在他眼中扭曲、变形,仿佛化作了十年前,荒山坡上那堆扭曲断裂的、埋葬了他父亲的冰冷钢铁。
板房里,空气凝固了。只剩下窗外山风永无止境的呼啸,像是无数亡魂在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