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道长的本名叫做张南寻,跟他的名字一样,确实挺“难寻”的。
因为跟国师不一样,他们二位虽然是师兄弟,但志向却差得远。
国师愿意弼朝辅国,便成为了朝堂之客。
而张道长呢,显然没那种意愿和兴趣。
相比起来,他更愿意云游四海,当一个闲云野鹤。
所以说,想找这位没有固定落脚点,随机刷新的道长还是很难的,魔教能找到他不得不说是有点缘分在。
除了志向不同外,这二位擅长的领域也不太一样。
国师在设阵这方面最为拿手,顺便提一嘴,紫禁城那边就有一座覆盖整个四门三殿的法阵,以保皇宫不受邪异入侵。
如今这座法阵仍在发挥着威能。
这就是国师的手笔。
而张道长,我刚刚也说过了,他比较擅长炼丹。
魔教的人找到他后也是让他发挥所长,他们给张道长提供各种珍稀的材料,然后让张道长帮他们炼丹。
这里要说明一点,张道长并不是被胁迫着炼丹,而是自己欣然接受的。
毕竟现在魔圣在闭关,如果张道长不乐意,魔教就算派出一个总坛的人围追堵截他,他也能施个小法术从容脱身。
他之所以答应下来这件事,主要是因为这次指派的炼丹任务能使自己也受益匪浅。
大家可以想想,这次的指派方可是魔教,虽不敢说全部,但整个魔教的大部分资源和人员都能供张道长调动使用,这也是一份足以惊人的量!
除非说当朝皇帝也想炼一份丹,不然很难有比这次更充裕的资源了。
在这其中,无数天材地宝,平常人终生难以一见的,什么天山上才长的,深渊里才开的,一百年份五百年份的……
现在都能送到张道长手上。
你说,哪个炼丹师能放弃这种机会?
更别说在丹成前的这段时间内还可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比方说张道长可以吃些回扣了,或者在炼丹的需求表中多填几种天材地宝的名字了……
这部分张道长是完全可以揣进自己兜里的。
而且魔教的人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只能找张道长炼丹,没有第二个选择。
所以你偷拿就偷拿吧,这些都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后必须得把能提升魔圣实力的丹药交上来。
而面对这个要求,张道长也是非常有契约精神的完成了,并且完成的非常出色。
张道长对于自己练出的东西会不会助纣为虐、动荡江湖、造成什么后果其实并不太在意,他只是完成雇主的任务。
这要是换国师来他肯定就因为正邪之别拒绝炼丹了,就算呈上去什么东西也肯定是颗毒丹。
从这方面来讲,或许张道长的道心要更加纯粹。
总之,张道长最后还是把魔教想要的东西炼出来了。
那是应和天理,汇聚五行之力的五样东西。
分别是:上明火,长养土,肃降金,寒润水,申慈木。
炼成那日,真就像神器出世一般天生异象,整个丹炉都笼罩着氤氲的七彩霞光,并带有暗香飘散。
张道长用特殊容器把这五样东西装了起来,并交给了一直在他旁边监督他工作的魔教人员。
一直到这里,可以说完全都在按魔教想要的方向发展。
张道长炼出的东西是真有作用,魔圣吃下去后也的确能突破到新的境界。
到时候魔教一举反攻统治江湖还真不是梦!
只不过……意外还是出现了。
那个带着装着五种神珍容器的魔教成员刚离开张道长这里就失踪了。
当人们再次发现他的时候,就只发现了他的尸体和已经被摔碎的容器碎片。
因为本次的炼丹计划十分隐秘,只有魔教内部的人知道,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死者是被魔教中人所杀。
至于动机自然也很简单,就魔教这个勾心斗角的环境,有人希望魔圣能实力更进一步一统江湖,自然也有生有异心的人不这么希望。
只不过抢夺五行丹的人显然没想到这个负责拿走丹药的家伙还有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
知道自己肯定要死在这里后,决绝地摔碎了容器。
顿时,现场的五种神珍冲天而起,四散而去,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件事无疑在魔教中掀起轩然大波,但他们也没有时间去查究竟是谁不想让五行丹被魔圣服下了。
因为此刻还有更重要的事——他们要把那五种神珍找回来。
当然了,谁是想真心找回来,谁是想趁机浑水摸鱼,自己把其吞下,那就不好说了。
但总之,魔教的人基本都为此群体出动了。
甚至连实力强大,属于魔圣之下万人之上统领各方的坛主,被称为魔教四毒的几位也有了动作。
在魔圣闭关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那五种神珍的归属无疑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而张道长在得知这个发展后,出于对师弟的关照(知道他肯定得管这个烂摊子),就给国师写了一封信。
把以上内容毫无遗漏地传达给他。
国师收到信那天据说是头非常疼,差点没缓过气来。
但最终,出于责任感,为了不让魔教变强蠢蠢欲动,国师还是决定管下这件事。
所以他就把关昭派出去了。
其实这件事本该国师本人去解决的,但没办法,他现在走不开。
至于他在忙什么……大家没忘了江宁刚被陨石砸过吧?
虽说那块陨石被无名打碎了,没造成什么特别大的伤害损伤,但还是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
当地官府派人就去那么一调查,自然不难发现引灵阵和吸星大法阵。
没错,国师就是过去解决那两个法阵去了。
外派工作,还没那么容易解决,他这纯属是被上代天道使者坑了。
于是没办法,国师只能先把关昭派出去,让她先试着解决,自己忙完了再来。
而像关昭这种认真负责的性格,她肯定是不会推托说“这事我办不了”的,她只会默默应下,然后尽全力地去做。
但还好,国师在关昭出发前嘱托了一句:“此事比较困难,量力而行,如若有信得过的人,可以告知后一起行动。”
关昭是真把国师的话听进心里去了。
只不过……她虽然是官府这边的人,但在官府还真没什么熟人。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关昭这种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的性格,实在难得交什么朋友。
再加上在很多人心里,她是个“靠着师傅是国师才坐到这么高职位的关系户”,就更容易受排挤了。
当然了,这种看法说白了就只是嫉妒而已,他们只看到关昭的官职有多高,年龄有多年轻。
却对她工作有多认真,能力有多出众故意视而不见。
如果真要把功绩排出来作比较,那关昭不知道要比这些尸位素餐、百无一能的家伙强上多少。
扯远了,总之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关昭在官府那边找不到助手,她只能把目光放在官府外。
而段清风和水泠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特别是水泠月……我们的关巡察不是圣人,她还是稍微有点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