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带来的消息,让祁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警惕。
商业竞争虽然残酷,但通常有其默认的边界。
一旦有人开始触碰个人和家庭的底线,就意味着对方可能不再遵循常规的规则。
他立刻给父亲祁建国打了个电话,没有提及被调查的事,只是以关心店里生意和提醒注意安全为由,嘱咐他们近期留意陌生人和异常情况,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联系自己。
祁建国虽然觉得儿子有些过于谨慎,但还是答应下来。
同时,他联系了顾明。这位“温居”的资深顾问,人脉网络复杂,或许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顾经理,有件事想麻烦你。”祁阳开门见山,“最近似乎有人在私下调查我的背景,包括家庭情况。我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推动,目的是什么。”
电话那头的顾明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变得郑重:“祁先生,您放心,我立刻去查。这方面我有些门路,应该能摸到点线索。”
处理完这些,祁阳才将注意力转回沈弘毅带来的关于胡教授团队“演示事故”的消息上。
“这件事,在小圈子里应该已经传开了吧?”祁阳问。
“是的。”沈弘毅点头,“那家去看演示的小机构吓得不轻,估计很快就会成为圈内的笑柄。
‘锐进资本’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胡教授团队的技术信誉基本破产了。
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至少A轮融资路上少了一个主要的干扰项。”
“未必。”祁阳却摇了摇头,“狗急跳墙。‘锐进资本’在胡教授团队身上投入不小,如今眼看要打水漂,他们不会甘心。要警惕他们转移目标,或者……用更极端的手段。”
沈弘毅神色一凛:“您是说……他们可能会把目标直接对准我们?”
“未尝可知。”祁阳目光深沉,“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特别是技术和数据安全。”
“另外,园区那边的安保不能松懈,检修期间尤其容易出纰漏。”
“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祁阳一边关注着烧结炉探头零件的运输进度,一边不动声色地处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和A轮融资的推进。
与“华科资本”等几家核心投资方的沟通进展顺利,对方对“灏阳”展现出的技术韧性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很高。
校园那边,荣誉课程的线上活动还在继续。
苏婉晴在一次关于“团队治理与核心技术流失风险”的讨论后,再次私聊祁阳。
“祁阳,我查到一些关于‘明锐科技’那个张伟的更具体信息。”
“他和他带的两个博士生,最近在技术路线上与cEo产生了严重分歧,据说已经有了离开的打算。”
“那个cEo更倾向于对现有算法进行‘包装’去融资,而不是继续攻克核心瓶颈。”
祁阳看着这条信息,心中念头飞转。核心技术人员与管理者理念不合,是初创公司的大忌,但也可能意味着机会。
“如果张伟团队真的离开,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模块,是否有独立发展的价值?”祁阳问道。
“从纯技术角度看,是的。他们在特定缺陷类型的识别算法上很有独到之处,只是缺乏工程化和场景落地的能力。”苏婉晴回复很快,显然做了功课。
“继续关注。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随时告诉我。”祁阳回复。他心里初步形成了一个模糊的想法,或许,“启阳资本”的下一个目标,未必是一个完整的公司。
这天下午,顾明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
“祁先生,查到一些眉目。”顾明的声音压得很低,“调查您的人,手法很专业,绕了好几层关系,最终指向……和‘锐进资本’的一个幕后出资人有关联。那个人,姓姜,背景比较复杂,和本地一些……不那么正规的行业也有牵扯。”
姓姜?祁阳立刻想起了沈弘毅之前提过的,那个与“锐进资本”有关联、有政府背景的公司的法人代表。
“目的是什么?”祁阳问。
“暂时还不完全清楚,但似乎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竞争。好像……和您父亲早年工作过的一家老厂区的地皮有关,那边最近有拆迁和重新开发的规划。”顾明透露的信息,让祁阳的眉头深深皱起。
父亲早年的工作?老厂区地皮?
这完全超出了他预期的商业竞争范畴,牵扯出了更久远、更复杂的纠葛。
就在这时,陈明远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带着一丝急切:
“祁总,园区保安刚报告,昨晚后半夜,有人试图翻越车间后面的围墙,触发了警报系统!等人赶到时,对方已经跑了,只留下一些脚印……还有一个摄像头”
祁阳的眼神瞬间冷冽如冰。
————
真的非常希望各位才华横溢、帅气逼人的彦祖和亦非们能够稍稍 “用爱发电” 一下!咱就是说,这么高颜值的读者团,出手必须得配得上你们的排面~(可怜可怜我这个新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