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校园里的樱花盛开如云,吸引了无数学生和游客驻足拍照。
然而,在这片宜人的春光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氛,开始在某些圈子里悄然弥漫。
“量化奇点”团队的例行策略会上,张宸盯着电脑屏幕,有些疑惑地说:“你们发现没有,最近两周,模拟盘里好像有股资金,老是跟我们的操作反着来。我们买它就小笔小笔地卖,我们卖它反而接一点。虽然量不大,但频率挺高,感觉……有点怪。”
刘悦不以为意:“可能是巧合吧?或者是别的团队也在做类似的策略,产生了共振?”
苏婉晴比较谨慎,调出了更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了一番,秀眉微蹙:“确实有些异常。这几笔反向操作的时机抓得很准,不像完全无意识的市场行为。不过资金量很小,对净值影响微乎其微,暂时还看不出明确意图。”
祁阳听了,心中微微一动。
模拟盘虽然是虚拟交易,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参与者的策略和心态。这种细微的、带有试探性质的逆向操作,让他联想到商业竞争中常见的、对手对核心策略的窥探和干扰。
但他没有证据,也只是存了个心眼,提醒道:“多留意一下,如果后续还有类似情况,或者资金量放大,我们再深入分析。”
校园的另一边,“商业策划大赛”进入了初赛评审阶段。
“财富四剑客”提交的计划书《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小企业通用型视觉质检平台“明眸”》,凭借其扎实的市场调研、创新的技术方案、以及精心打磨的营销策划和精美图示,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消息传来,赵刚在宿舍里兴奋地手舞足蹈:“看见没!看见没!我就说咱们行吧!复赛!下一步就是决赛,然后冠军!”
李哲虽然表面平静,但嘴角也带着笑意,开始着手准备复赛的答辩材料。
孙伟难得地没有泼冷水,默默检查着演示文稿的视觉设计细节。
祁阳也为室友们的努力得到认可而感到高兴,这毕竟是与他的“主业”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成就感和团队体验。
然而,就在复赛答辩的前两天,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
下午下课回到宿舍,祁阳发现李哲脸色不太好看,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赵刚则在一旁愤愤不平地骂着:“妈的!哪个孙子这么缺德!居然说我们抄袭?!”
“怎么回事?”祁阳放下书包问道。
李哲把电脑屏幕转向他,打开的是一个校内论坛的匿名讨论区。
一个刚刚发布的热帖,标题十分醒目——《深扒“商业策划大赛”晋级作品“明眸”:是创新还是巧取?疑似抄袭他人创意!》
帖子内容言之凿凿,声称“明眸”项目的核心创意——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低成本、模块化AI视觉检测方案,与某校外创业团队半年前在一个小型创新工坊展示的未公开项目高度雷同。
发帖人还附上了几张模糊的、据称是那个未公开项目的演示ppt截图,上面的一些技术架构图和市场定位描述,确实与“明眸”计划书中的部分内容有几分形似。
帖子下面已经跟了不少回复,有惊讶的,有质疑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舆论开始对“财富四剑客”不利。
“这根本是污蔑!”赵刚气得脸通红,“我们的创意是祁阳提出的,方案是我们自己讨论出来的!哪来的抄袭?”
孙伟也阴沉着脸,盯着那些所谓的“证据”截图,冷声道:“这几张图,像是故意处理过的,关键信息很模糊,但又能误导人。”
李哲比较冷静,但语气也带着担忧:“复赛答辩在即,突然冒出这种帖子,时机很微妙。如果不能尽快澄清,可能会影响评委的看法,甚至导致我们被取消资格。”
祁阳迅速浏览完帖子内容,眼神沉静。
他首先确认了一点:这个所谓的“校外创业团队”和“未公开项目”,他从未听说过,而且其技术思路,与他从“产业洞察”中获取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明眸”的方案在技术路径和实现细节上更为先进和具体。
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抹黑。
“慌什么。”祁阳的声音不大,却让躁动的赵刚和担忧的李哲都安静下来,“对方匿名发帖,用的又是模糊不清的所谓‘证据’,本身就说明他们底气不足。”
他快速分析道:“哲哥,立刻整理我们所有的原始调研数据、头脑风暴会议记录、以及方案迭代的过程文档,越详细越好,这是证明我们独立创作的最有力证据。”
“刚子,你不是认识学生会和社团联的人吗?通过官方渠道,向大赛组委会反映情况,指出有人匿名诽谤,干扰比赛秩序,要求组委会介入调查并澄清。”
“还有孙伟,仔细分析那几张截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图片处理的痕迹,或者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可以追溯来源的视觉元素。”
他条理清晰的安排,瞬间稳住了军心。
“另外,”祁阳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对方选择这个时间点发难,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影响我们复赛的发挥,或者干脆让我们失去资格。我们越是自乱阵脚,对方就越得意。”
“按原计划,全力准备答辩。只要我们的方案足够扎实,现场表现足够出色,这些谣言不攻自破。”
就在宿舍里开始紧张地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时,祁阳的手机响了,是沈弘毅打来的。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严肃:
“祁总,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一家叫做‘锐进资本’的新机构,最近也在接触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团队,而且开出的条件……似乎针对性很强,估值比市场平均水平普遍上浮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听到了我们投资‘灏阳新材料’的风声,想在同一个赛道里,抢在我们前面圈定优质项目?”
校园内的匿名诋毁,与商场上有针对性的竞争,几乎在同一时间浮现。
祁阳握着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摇曳的樱花树和远处操场上奔跑的身影。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一些细微的波澜,似乎正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汇聚。
他对着电话那头,语气平静无波:
“知道了。继续关注这个‘锐进资本’的动向。同时,加快我们自己对其他潜在项目的筛选速度。竞争来了,那就按竞争的规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