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风雨欲来
十月的清河市,秋意已深,天空时常布满铅灰色的云层,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市委常委会通过《若干意见》已近半月,纺织厂与机械厂的改制试点工作,在秦墨亲自坐镇和王建国副市长全力推动下,正艰难却有序地向前推进。清产核资、职工意向摸底、资产审计评估,千头万绪的工作如同精密齿轮,开始缓慢咬合转动。然而,秦墨深知,真正的风暴,往往并非起于青萍之末,而是酝酿于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
周五下午,秦墨正在办公室审阅开发区报送的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的规划调整方案,秘书轻叩房门后进来,脸色略显凝重:“秦市长,省委办公厅刚来电话,下周二,省委政研室张主任带队,省发改委、国资委相关人员参加,要来我市进行‘深化国企改革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点名要听取纺织厂、机械厂改制试点进展情况汇报。”
秦墨手中的笔微微一顿。他抬起眼:“调研日程和重点?”
“初步安排两天。第一天上午听取市委市政府综合汇报,下午实地调研纺织厂、机械厂,并与职工代表座谈。第二天上午与部分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座谈,下午反馈初步意见。”秘书将记录纸递上,“重点是……了解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潜在风险和社会稳定情况。”
“新情况、新问题,潜在风险……”秦墨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目光锐利。这绝非一次普通的例行调研。级别高(省委政研室主任带队)、部门关键(发改、国资)、指向明确(新情况、风险稳定),其意味不言自明。清河的动作,已经引起了省委高层的密切关注。这关注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汇报得好,可能获得尚方宝剑;若有差池,则可能前功尽弃。
“通知下去,”秦墨迅速指示,“周一上午召开领导小组紧急会议,所有相关单位一把手参加,专题研究准备汇报材料。汇报基调是: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直面问题,清晰思路。绝不回避矛盾,也绝不夸大成绩。”
“是,秦市长。”秘书领命而去。
秦墨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城市在秋日的薄暮中显得有几分朦胧。他意识到,省里的调研只是一个引子,更深层次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些对改革心存疑虑者,那些利益可能被触动者,会不会借此机会表达“不同声音”?资本市场那些虎视眈眈的机构,又会扮演什么角色?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傍晚时分,王建国副市长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眉头紧锁:“秦市长,刚得到消息,这两天,有几拨身份不明的人在纺织厂和机械厂周边转悠,找一些老职工和个别中层干部‘了解情况’,问的话……有点敏感。”
“问了什么?”秦墨转身,目光沉静。
“主要是打听改制是不是‘上面的意思’,职工到底有多少人真心支持,资产评估会不会‘贱卖’,还有……”王建国顿了顿,“还问到了您,比如您这么大力推进改革,是不是有……个人政治考量。”
秦墨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笑意:“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告诉我们两个厂的班子和工会,保持定力,一切按既定方案推进。对职工要做好解释工作,信息要公开透明,堵塞谣言传播的空间。同时,让厂保卫科留意一下,但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激化矛盾。”
“明白。”王建国点头,又补充道,“还有,开发区老赵那边也反映,最近有几家之前接触过的投资公司,联系突然频繁起来,话里话外都在探听市里对引进社会资本的确切底线和时间表,显得……有些急切。”
“资本逐利,天性使然。”秦墨走回办公桌后坐下,“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告诉赵东来,原则不变:欢迎真正有实力、有诚意、致力于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者,拒绝短期套利的投机资本。具体标准和程序,等省里调研后,我们的总体政策出来再明确。”
王建国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秦墨一人。夜幕彻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他没有开灯,就着窗外透入的光线,凝视着桌上那份《若干意见》的正式文件。他知道,下周二开始的调研,将是对他本人、对清河这套改革思路的一次关键“大考”。考场不仅在汇报厅,更在工厂车间、在职工家中、在无形的舆论场上。
压力如山,但秦墨的心中却有一股火在静静燃烧。这种直面挑战、破解困局的过程,让他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在山阳县筚路蓝缕的岁月,甚至更早,重生之初那份想要改变什么的初心。他拿出笔记本,就着微光,开始梳理汇报思路,列出可能需要重点准备的敏感问题清单,以及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预案。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思路在寂静中愈发清晰。
深夜十一点,秦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妻子林芷若还没睡,正在灯下看书等他,旁边的婴儿房里,女儿路安睡得正香。
“回来了?脸色不太好,遇到难题了?”林芷若递过一杯温水。
秦墨接过水杯,简单说了省里即将来调研的事。林芷若安静地听完,轻声道:“是考验,也是机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坚持的,如实说出来就好。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妻子简单的话语,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秦墨握住她的手:“是啊,真的假不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检验。”
他走到婴儿床边,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更坚定的力量。他所有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职位、一份政绩,更是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为了如路安一般的孩子们,能在一个更有活力、更有希望的环境里成长。
这个周末,秦墨几乎没有休息。他再次仔细研读了所有相关政策文件,与王建国、李静副市长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反复推敲汇报细节,甚至模拟了可能遇到的尖锐提问。他要求汇报材料必须用数据说话,用案例支撑,既充分展示改革的必要性和初步成效,也坦诚面对存在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周日晚,最终版的汇报材料审定。秦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清河市的夜景。周二的调研,将是一场硬仗。但他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他的身后有支持改革的同事,有期盼改变的群众,更有内心深处那份不容置疑的信念。
风雨欲来,但他已做好准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