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暗流再起
港岛招商的成功,让秦墨在山阳县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五月的县委大院里,玉兰花开得正盛,但秦墨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周一早晨的县委常委会上,气氛微妙。李书记照例主持会议,但当议题转到港岛招商项目落地时,一向支持秦墨的王县长却意外地提出了质疑。
“秦县长这次港岛之行成果显着,值得肯定。”王县长话锋一转,“不过,几个项目投资规模都很大,配套资金压力不小啊。特别是那个旅游度假区项目,县里要配套三千万,钱从哪里来?”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几个常委低头喝茶,没人接话。秦墨心中了然——这是有人要借题发挥了。
“配套资金可以分步解决。”秦墨沉稳回应,“首期五百万,可以从旅游发展基金中调剂;后续资金,我们可以争取省市支持,同时引入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周副县长轻笑一声,“秦县长,不是我给你泼冷水。咱们山阳底子薄,哪个社会资本愿意来垫资?”
这话看似在理,实则暗藏机锋。秦墨不动声色:“周县长提醒得对。所以我在港岛谈了个创新方案:由投资方先垫资建设,县里用未来五年旅游税收分成偿还。”
这个方案是秦墨的得意之笔,既解决了资金短缺,又降低了风险。但此刻提出,却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
果然,会后各种议论悄然传开:
“秦县长这是要拿未来税收做抵押啊!”
“五年分成?这不是变相卖资源吗?”
更有人直接到李书记那里“提醒”:“书记,秦县长年轻气盛,可别让他把家底掏空了。”
面对暗流,秦墨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公开透明。他让招商局将全部合作协议在政务公开栏公示,并召开专题说明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秦墨在说明会上坦言,“欢迎大家监督。如果发现有问题,随时可以叫停。”
这一招出乎很多人意料。更让人意外的是,说明会后,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群众反而成了项目的支持者。龙山乡的老乡们甚至自发组织起来,到县委为秦墨“说情”。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五月下旬,省审计厅突然派工作组进驻山阳,要对港岛招商项目进行“例行审计”。明眼人都知道,这绝不是“例行”这么简单。
审计组工作极其细致,从协议条款到资金预算,从审批流程到风险管控,查得滴水不漏。更让秦墨警觉的是,审计组负责人张处长态度冷淡,问话尖锐。
“秦县长,这个税收分成协议,法律依据是什么?”
“配套资金未落实就签约,是否符合程序?”
“引进港资是否经过安全审查?”
每个问题都直指要害。秦墨心知肚明,这是有人做了“功课”。他沉着应对,提供全部资料,耐心解释每个决策的考量。
关键时刻,林芷若给了他关键支持。她在整理档案时发现,邻省有个类似案例被树为创新典型。秦墨立即让办公室调来相关资料,作为佐证。
更让秦墨感动的是,曾经被他帮助过的群众自发站出来说话。审计组在龙山乡走访时,老乡们围着工作组说:
“秦县长是为我们好!”
“没有秦县长,我们这穷山沟哪来的发展机会?”
最让审计组动容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来说:“我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实在的官!”
群众的真心话,比任何材料都有说服力。审计组态度明显缓和,张处长私下对秦墨说:“秦县长,你的群众基础很扎实啊。”
一周后,审计结论出炉:项目合规,创新值得肯定。但报告也建议“完善风险管控机制”。这个结论,让暗处的人失望了。
然而,秦墨还来不及松口气,新的风波又起。六月的一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秦县长,港岛股市赚了不少吧?公职人员炒股,合适吗?”
秦墨心中一震。港岛炒股的事,他做得极其隐秘,怎么会有人知道?
“你是谁?”秦墨冷静地问。
“别管我是谁。”对方轻笑,“听说你买了腾讯股票?眼光不错啊。不过,这消息要是传出去...”
电话挂断,秦墨后背发凉。他立即查看来电号码,是港区的。显然,他在港岛的行踪被人盯上了。
当晚,秦墨与林芷若深谈。妻子听完,沉思片刻:“这件事可大可小。当务之急是处理好资金,不能留把柄。”
秦墨连夜操作,将股票全部清仓。八万本金,三个月变成了十五万。他将盈利的七万捐给了县助学基金,本金转回国内账户,全部流程合法合规。
做完这一切,秦墨主动向李书记汇报了港岛炒股的事,但隐去了具体收益。李书记听后,意味深长地说:“小秦啊,树大招风。以后这类个人投资,要更加谨慎。”
七月,项目正式启动。开工仪式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但秦墨注意到,周副县长称病未到,王县长虽然来了却表情冷淡。
更让他警觉的是,仪式结束后,有陌生人混在人群中拍照。经查,是某小报的记者,专挖负面新闻。
“这是要搞事情啊。”工业局长老陈提醒。
秦墨淡然一笑:“让他们拍。我们光明正大做事,不怕监督。”
果然,第二天就有网文质疑项目“劳民伤财”。秦墨不辩解,而是组织群众参观工地,让事实说话。当老乡们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盼了一辈子的路”时,谣言不攻自破。
但秦墨清楚,这场暗战远未结束。深夜加班时,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山如黛,心中波澜起伏。
从港岛招商到项目落地,从股市操作到审计风波,这一路走来,他越发体会到仕途的艰险。但比起个人得失,他更在意的是项目能否真正惠及百姓。
手机响起,是林芷若发来的短信:“爸说维修铺今年又带出三个徒弟,都是下岗职工。大家都念你的好。”
看着短信,秦墨眼眶发热。百姓的认可,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他回复:“告诉爸,徒弟出师时我去贺喜。”
远山寂寂,星河璀璨。秦墨知道,前方的路不会平坦,但只要心中有民,脚下有根,再大的风浪也无所畏惧。
而此刻他还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