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糜家?”曹操微微眯眼,看着来人,开口询问道:“你说……你是徐州糜家之人?”
曹操面前,恭恭敬敬站着一名中年文士,朝着曹操作揖后回答:“在下徐州糜竺,见过曹公。”
“哦……”曹操点了点头,“久闻徐州糜家,僮仆万人,资产钜亿,不知你来兖州见我,所谓何事?”
糜竺还未开口,曹操抬手示意他稍等,然后朝着门外喊道:“来人!”
书房门被推开,一名下人走了进来。
曹操看向那下人:“去请疾之先生前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糜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心中瞬间对这位“疾之先生”有了兴趣。
如果糜竺所料不错的话,这位疾之先生,怕是曹操麾下决策核心之一。
曹操接见糜竺,却在谈话伊始就中断进程,主动邀请这位“疾之先生”参与,这绝非寻常的“商议”,而是表明,任何重大决策,若无此人在场,便不算完备,甚至无法最终拍板。
此人的意见,拥有极高权重,曹操对其信任已超越寻常君臣。
此人,也是破解曹操集团的关键钥匙。
其战略眼光、价值取向和好恶,将直接决定曹操的最终抉择。
要想说服曹操,必须先说服这位“疾之先生”。
若能获得此人的认可,事情便成功了大半。
不多时,门外脚步声传来,糜竺马上转身看去——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曹操已经起身相迎。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糜竺心中剧震。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主公在迎接属下,就像久候的友人终于到来,就像笃信的同道前来会合,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糜竺感慨,自己之前的判断还是保守了,这位疾之先生,这已经不是“决策核心之一”这么简单了,而很可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决策核心。
于是,糜竺几乎是下意识地也跟着站起身。
不是出于礼节,而是一种被曹操的反应所带动、对即将登场人物的本能重视。
片刻之后,书房门再度推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糜竺观察到曹操的表情,断定此人就是那神秘的疾之先生,便抢先行礼:“徐州糜竺,拜见疾之先生。”
曹操看到糜竺的反应,微微一笑,然后走到门口,对着刚走进来的贺奔说道:“贤弟,可有打扰到你休息?”
贺奔笑着回应:“睡了一天,正无聊呢。”然后看向糜竺,“你方才说,你是徐州的糜竺?”
糜竺再度行礼:“正是。”
贺奔在脑海中快速检索有关糜竺的信息。
糜竺,徐州富商,在刘备潦倒时,糜竺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使之重新振作。可以说,糜竺和他身后的糜家,就是刘备的“天使投资人”。
刘备入主益州后,拜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列刘备手下众臣之首。对,是众臣之首,甚至高于诸葛亮。
后来,糜竺的弟弟糜芳投降东吴,直接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糜竺也因惭恨病死。
嘶……这位刘备的天使投资人,来兖州做甚?
众人依次落座之后,糜竺也开始说到自己的来意。
“曹公,疾之先生。”糜竺端正坐姿,“在下此来,实为徐州百万生灵请命。”
他开门见山道:“徐州陶使君年老昏聩,其子亦不堪大用。如今徐州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丹阳兵与本地士族相争。城头一日变换三面旗,商路断绝,民生凋敝。”
见曹操和那位疾之先生都没有说话,糜竺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徐州看似四战之地,实乃王业之基。北接青冀,南控江淮,若能得之,则进退有据。今陶谦暗弱,此天赐曹公之良机也。”
这番话说完,糜竺暗中观察二人反应。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却未立即表态,反而看向贺奔:“疾之,你有何见解?”
贺奔已经大概明白糜竺的来意了。
历史上,糜家作为富商,却在徐州没有什么“话语权”,始终被排斥在真正的权力核心之外。
他们投资刘备,本质上也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刘备能给他们糜家一个“士族”的身份和地位。
如今,在这个时空当中,刘备据说是在公孙瓒那里,而曹操已经展现出了雄主之姿。
糜竺此来,是要做一场更大的投资。
他要投资曹操,就如同原本时间线中投资刘备那样。
而糜家投资曹操的方式,就是将整个徐州作为“投名状”和“嫁妆”。
或者也可以说的通俗一点,糜家是怎么想的呢?
“你们这些徐州士族,看不起我糜家,只拿我糜家当钱袋子,那就别怪我糜家换个庄家,掀了这徐州的桌子!”
想清楚这一点后,贺奔缓缓开口:“糜先生……”
“疾之先生唤我子仲便可。”糜竺连忙说道。
“哦……好,子仲先生。”贺奔笑了笑,“若是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子仲先生是想迎曹公入徐州,接替陶谦,做徐州之主?”
糜竺正色回答道:“不错,正是此意。”然后,他再度看向曹操,“糜家颇有家资,愿倾尽所有,助曹公成就大业!”
嘶……
这糜家可是真正的有钱人啊,富可敌国绝非虚言。其资产之巨,甚至能支撑起一方诸侯的军需用度。
贺奔心中暗想,历史上糜竺资助刘备,那可是“进妹于先主,又送奴客两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几乎是倾其所有。
如今这份泼天的富贵和决心要投给曹操,其能量将更为惊人。
他看向曹操……
呵呵,孟德兄啊,你是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这泼天的富贵,算是砸到你头上了。
曹操和贺奔交换眼神后,开口说道:“子仲厚意,操心领了。只是……陶恭祖乃朝廷敕封,我……不能行不义之举啊。”
糜竺何等精明之人,立即领会了曹操话语中的深意,从容应道:“曹公仁义,竺感佩万分。陶使君年事已高,近来忧心徐州局势,已染沉疴。”
“若……若陶使君因忧劳过度,不幸薨逝,届时徐州无主,曹公以仁义之师,应徐州士民之请,入主徐州以安黎庶,岂非顺天应人之举?”
这番话说完,书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曹操抚须沉思,忽然转头看向贺奔:“贤弟以为如何?”
这一问,既是在征求贺奔的意见,也是在向糜竺展示贺奔的地位。
贺奔略微思索后看向曹操:“主公……”
有外人在,就喊主公。
没外人在,全是自己人,该喊主公也喊主公。
私底下两人相处,喊孟德兄。
这道理,贺奔拎的清楚。
曹操马上回应:“疾之请讲。”
贺奔继续说道:“昔日,老太公险遭陶谦麾下部将杀害……此事,不知是否是陶谦授意?”
呦呵,贤弟,这就开始给我找出兵徐州的理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