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贺奔对郭嘉的“恐吓”很是成功。
“阳事不举”四个字在郭嘉幼小的心灵中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郭嘉自诩风流才子,他无法想象,若是有一天,自己突然力不从心了,那该怎么办?
在那些莺莺燕燕关怀(也可能是嘲笑)的目光下,自己难道要说……我只是休息一会儿么?
试想一下,两军交战,郭嘉为一方的军师。只要对面军阵齐声喊话“郭嘉不举”,怕是这位神机军师也会瞬间怒火上头,哪怕明知对面有埋伏,也会下令全军出击。
而郭嘉自从住进贺奔这里之后,凭借他对贺奔的了解,贺奔也不是那种张口就来之人。
也就是说……
贺奔说的是真的,五石散这玩意儿吃多了,真的会……不举。
……
“以后还吃五石散么?”贺奔瞪着郭嘉,等他的答复。
郭嘉咽了口唾沫,弱弱的回答:“不吃了。”
贺奔转头吩咐德叔:“下回秦大夫来了,让他给奉孝也把把脉,开个方子调理一下,就当是给我找个喝药搭子。”
“喝药搭子?”德叔皱着眉头,似乎不太理解这个词儿。
贺奔解释:“哦,就是……陪我一起喝药的人。”
然后贺奔又转回头来,居高临下直视坐在那里的郭嘉:“奉孝,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能再碰那玩意儿了!”
郭嘉和贺奔对视片刻,毅然决然的点了点头。
不吃就不吃,不吃总比不举好。
这个时候,门外响起曹操的声音:“疾之贤弟!”
贺奔回头的功夫,曹操已经推门进来了,身后还跟着高顺。
“疾之贤弟啊,我直接把伯平召来了,你快告诉他该如何去做!”曹操急切的说道。
高顺向前一步,双手抱拳:“先生请吩咐!”
贺奔知道,曹操是问他如何安排高顺和他的陷阵营去接曹老太公的事儿,比如,何时出发,路线如何,从哪里接应等等。
要讲这个得有地图,对着地图讲更方便一些,贺奔正好卧室有一张地图。
“德叔,地图拿出来。”贺奔指着柜子方向,然后看向高顺,“伯平,你的陷阵营现在有多少人兵力?”
高顺瞬间回答:“回先生的话,已经近六百人!”
贺奔想了想,按照高顺这货近乎于苛刻的选人标准,加上现在曹操把所有新招募的士卒都让高顺去练,高顺也是忙得够呛。
所以这段时间里,他能把原本只有四百多人的陷阵营补到将近六百人,已经不容易了。
而且这次去接曹老太公,要是大张旗鼓的派军队去,还真不合适。
一个是曹操自己兵力本身就不足,既要在东郡内到处剿灭那些零散的黄巾贼,还要挤出一些人来去顿丘做支援黎阳状,曹操甚至都想过放弃陈留己吾县,将驻守那里的曹洪加上一千多一点的兵马调回来了。
太缺人了,他实在没办法派太多人去接曹老太公。
所以贺奔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问曹操要陷阵营的兵符,毕竟陷阵营是标准的人数不多、战力不弱,很符合这次任务的要求。
地图拿来,贺奔拉着高顺走到地图跟前,开始布置路线和接应曹老太公方面的细节。
……
几天后。
曹操老家沛国谯县距离东郡还算近,他留在沛国谯县的家人已经抵达东武阳了。
这些人里,包括曹操的夫人丁夫人、妾室卞夫人,还有曹操的儿子曹昂、曹丕以及襁褓中的曹彰。
还有许褚?
怎么会有许褚的?
曹家车队抵达东武阳的时候,贺奔正好在街上遛弯,看见车队最前方那个熊一样强壮的汉子,当时还以为是曹操派去护送家人的某位不知名将军。
结果等贺奔回到家里、曹操带着家人来为贺奔做介绍的时候,贺奔又看到了那头熊。
然后曹操很热情的给贺奔介绍,这个是我妻子,也就是你嫂子。
这个是我儿子,也就是你侄子。
这个是我大女儿,这个是我二女儿……还有这个,这是我小女儿,才一岁,来,你抱抱,好看不好看?行了行了,抱一下就行了……
哦,还有这位,是我同乡,沛国谯县许褚,虎将矣!
虎将?
嘶……新来的?
恰好在场的乐进敏锐的捕捉到了关键词,一些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他默默往后退了一步,一脸警惕。
李典这会儿还在外边募兵,乐进觉得自己要不要找个理由出去一下,避避风头。
贺奔则是愣了一下,然后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
“许褚?”
曹操点头:“许褚!”
然后曹操很骄傲的指着许褚为贺奔介绍:“许褚乃为兄在沛国谯县的同乡,他聚集了数千户本族子弟和百姓,修建坚垒,抵御流寇,曾以不到千人,抵御汝南贼寇葛陂万人围攻,令贼寇无功而返!”
许褚朝着贺奔一抱拳:“见过先生!”
然后,曹操呵呵一笑:“许褚听闻曹某义举,特率宗族老小前来相投,沿途还护送曹某家人!”
俩人这会儿站的很近,曹操不动声色在贺奔胸口轻轻捶了一下:“贤弟,曹某现在也是威名远播的义士了,你看,诸多豪杰相投,大业可期也!”
贺奔沉默片刻,然后看向曹操:“徐州的老太公那边呢?”
曹操拍拍胸口:“放心,伯平已按你之部署,潜入泰山郡接应,老太公无忧矣!”
……
“来来来,我再为你们介绍一下。”曹操熟络的揽着贺奔的肩膀,看向自己的家人,“这是吾之贤弟,贺奔,贺疾之!”停顿片刻,曹操神秘一笑,“乃大才矣!”
曹操家人朝着贺奔行礼,贺奔急忙还礼。
然后,曹昂走上前,朝着贺奔行弟子礼。
贺奔不解,看了一眼曹昂,又看向曹操。
曹操揽着贺奔肩膀,嘿嘿一笑:“贤弟,我儿曹昂,字子修,现已十三岁……”
“夫君,是十四岁了!”一旁的丁夫人冷不丁的纠正。
曹操一愣,随即尴尬一笑:“啊对对对,十四岁!是十四岁!哈哈哈,是我记错了!”然后轻咳几声,指着曹昂对贺奔说道,“贤弟,我想让子修跟在你身边,随你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啊?”
贺奔看着眼前的曹昂,心里瞬间想到的,就是那句经典的“此城中有妓女否”……
抛开这些来说,若是当年宛城一战,曹昂不死,历史会有怎样的变化?
曹昂虽然是曹操的庶子,但他是长子,而且是由曹操原配丁夫人抚养长大——这就跟嫡长子没什么区别了。看刚才丁夫人直接纠正曹操记错曹昂年龄的行为,就知道丁夫人对曹昂的成长点滴了如指掌,倾注了母亲般的心血。
史书记载,曹昂聪慧刚胆,深受曹操喜爱和部下拥戴,他的继承人地位几乎是铁板钉钉。
如果是由曹昂来继承曹操的基业,那曹昂将在政治才能极其优秀的弟弟曹丕、军事才能极其优秀的弟弟曹彰,文学才能极其优秀的弟弟曹植三人辅佐下接过曹操的基业,一个团结而强大的领导核心将就此诞生。
而且,这也会彻底避免历史上曹丕、曹植兄弟相争,导致曹魏宗室力量在内耗中衰弱的悲剧。
不经意间,贺奔的思绪已经飞得更远。
若曹昂不死,以他嫡长子的合法地位和仁厚刚毅的性格,必能稳固驾驭夏侯惇、曹仁等元老重臣。
那么司马懿之流,或许终其一生也只能作为一名能臣良将,绝无篡位之机。
什么高平陵之变,什么三国归晋,乃至后续导致华夏沉沦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条黑暗的历史链条或许将从这个源头被斩断。
什么源头?
呵呵,你去问曹老板,让他给你翻译翻译,什么叫“城中有妓女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