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电脑屏幕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像给倒计时的时钟又划上一道痕迹。陈序坐在转椅上,指尖悬在 “默言” 论坛的登录按钮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48 小时的期限已过去 6 小时,他登录论坛的每一秒,都像在踩着发烫的刀刃,一边是信徒的狂热,一边是现实的深渊。
输入密码时,他的手指抖了三次。页面加载完成的瞬间,“见证分享区” 的红色图标率先跳出来,比昨天又多了几十条新帖 —— 标题里满是 “感恩默言先生”“神谕改变人生” 的字样,像无数面镜子,齐刷刷地对着他,却映照出扭曲变形的影像。
第一条被顶到首页的帖子,标题是 “斩断家庭外欲,终得静心”,发帖人 Id 是 “清欲者”。内容里写着:“按默言先生‘去欲存静’的神谕,我和结婚十年的妻子离婚了 —— 她总劝我赚钱买学区房,是‘外欲的化身’。现在我租了单间,扔掉所有家具,每天只吃馒头咸菜,终于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下面附了一张空荡荡的房间照片,墙角堆着几袋馒头,屏幕右下角还藏着一个 “静心口服液” 的空瓶 —— 正是赵无妄旗下公司推出的那款 “修行辅助剂”。
陈序的指尖猛地发凉。他当初写下 “去欲存静”,是希望信徒减少对物质的过度依赖,而非放弃家庭责任、虐待自己。可眼前的 “见证”,却把 “去欲” 扭曲成了斩断亲情、自我放逐的借口,甚至成了资本牟利的工具。这哪里是 “改变人生”,分明是把生活拖进了荒诞的泥潭。
他往下翻,第二条帖子的标题带着刺眼的自我否定:“观心三日,才知自己满身罪孽”。发帖人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自己按 “观心如镜” 的神谕反思,发现 “大学时逃过课、实习时偷过懒、甚至对父母发过脾气”,都是 “不可饶恕的罪孽”。为了 “赎罪”,他辞掉了刚找到的工作,每天在论坛发 “忏悔日记”,详细记录每一次 “杂念”,甚至用美工刀在手臂上刻下 “戒妄” 二字,配文 “让疼痛提醒自己保持纯净”。
屏幕的光映在陈序脸上,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臂,仿佛能感受到那刀刃划过皮肤的刺痛。他想起自己写下 “观心如镜”,是希望信徒学会自我反思、改正不足,而非陷入极端的自我否定与伤害。可这篇 “见证”,却把 “反思” 变成了自我折磨的枷锁,把他的话变成了伤害自己的理由 —— 这面镜子里的影像,狰狞得让他不敢直视。
更荒诞的是 “职场见证帖”。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声称按 “外寻皆幻,内求归途” 的神谕,主动辞去年薪百万的工作,带着全部积蓄去偏远山区 “修行”,却发现自己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最后只能靠在论坛直播 “山区静心日常” 赚取打赏。帖子结尾,他还在强撑:“虽然现在住土房、喝井水,但内心的富足是金钱换不来的”,可配图里,他的脸晒得黝黑,手指布满裂口,眼神里没有 “平静”,只有强装的麻木。
陈序看着这张照片,突然想起自己当初躲进虚拟世界的初衷 —— 不也是因为现实里解毒剂失败、找不到妹妹,才想在 “默言” 的壳里寻找掌控感吗?这个管理者的 “修行”,像极了他自己的逃避,只不过对方把他的话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而他自己,则把 “默言” 当成了逃避责任的港湾。这些 “见证” 帖子,哪里是信徒的 “人生改变”,分明是他自己逃避本质的放大镜像,是他用文字编织的虚拟泡沫,被信徒们当成了真实的人生指南。
他点开一条被标记为 “精华” 的帖子,发帖人是 “默言侍者”—— 就是之前编撰 “修行手册” 的信徒。帖子里详细记录了 “如何精准解读神谕”,甚至列出 “神谕与日常生活对应表”:“早餐吃素食 = 去欲”“拒绝同事聚餐 = 存静”“不看娱乐新闻 = 内求”。最离谱的是 “惩罚机制”,写着 “若违反对应项,需抄写神谕 100 遍,或禁食一餐”。帖子末尾,还悄悄附了一个链接,标注 “获取默言先生推荐的修行必备书籍”,陈序点进去,跳转的页面赫然是赵无妄旗下出版社的线上书店,首页主推《默言神谕解读:无忧生活指南》,售价 298 元。
原来,这些扭曲的 “镜像” 里,不仅有信徒的狂热,还有赵无妄和资本的刻意引导。他们把他的话拆解、重组,变成能赚钱、能控制人的工具,而信徒们则像提线木偶,在 “神谕” 的名义下,重复着他曾经的逃避与偏执 —— 他当初逃避现实的懦弱,变成了信徒逃避责任的借口;他当初寻求掌控的执念,变成了信徒极端修行的理由;他当初构建虚拟神坛的自私,变成了信徒自我伤害的根源。
陈序关掉帖子,靠在椅背上,喉咙里涌上一股苦涩的荒诞感。他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 “见证”,突然明白:这些信徒不是在传播他的 “真理”,而是在复制他的 “缺陷”—— 每一个因 “神谕” 离婚的人,都是他逃避亲密关系的镜像;每一个因 “观心” 自残的人,都是他自我否定的镜像;每一个因 “内求” 放弃生活的人,都是他逃避现实的镜像。他创造的 “默言”,从来不是什么 “心灵导师”,而是他自己所有懦弱、偏执、自私的集合体,被信徒们当成了神圣的模板,疯狂地模仿、放大、扭曲。
窗外的晨光越来越亮,照得公寓里的灰尘清晰可见。陈序拿起手机,点开 “01” 之前发来的 “游行计划” 私信,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又删掉,最后只留下一行字:“停下吧,你们追随的不是神谕,是另一个人的逃避。” 发送成功的瞬间,他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 不是解脱,而是认清现实的清醒。
他终于明白,推倒神坛不是在否定信徒,而是在否定那个逃避现实、构建虚拟幻象的自己。那些扭曲的镜像,既是对他的警告,也是对他的救赎 —— 只有亲手打碎这些镜像,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才能真正结束这场由他开始的、荒诞的镜像狂欢。
陈序深吸一口气,再次点开 “默言” 的账号设置界面,目光落在 “注销账号” 的红色按钮上。屏幕的光映在他眼底,没有了之前的恐惧与犹豫,只剩下一种平静的决绝 —— 他知道,只有注销这个承载着无数扭曲镜像的 Id,才能让那些信徒看清真相,也才能让自己看清,真正的救赎,从来不在虚拟的神坛里,而在直面现实的勇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