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凌风在村里也没闲着。他主动邀请张组长和工作队员去参观他的试验田和对比田。时值玉米灌浆期,空间优化品种的玉米秆粗叶茂,棒子硕大,与普通品种对比鲜明。凌风在一旁讲解,不卑不亢,重点介绍杂交选育的原理、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对于种子来源,则统一口径为“多方引种,本地选育优化”,绝口不提任何超自然因素。他用扎实的田间表现和清晰的技术思路,展现了一个纯粹的技术员形象。
看着长势旺盛的庄稼,听着逻辑清晰的讲解,张组长心中的疑虑进一步消散了。他不得不承认,凌风在农业技术上确实有过人之处,他的工作对集体是有大贡献的。
一天晚上,张组长主动找凌风谈话,语气缓和了许多:“凌风同志,你的工作,我们看了,成绩是主要的,社员反映也比较好。但是,‘四清’运动的要求是全面的,特别是思想上的提高。希望你能够正确对待群众意见,更加紧密地依靠组织,戒骄戒躁,继续为集体做贡献。”
凌风知道,最危险的关口暂时过去了。他诚恳地表示:“张组长,您放心。我的一切成绩都归于集体领导和社员支持。我一定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永远跟党走,为咱凌家坉的丰收出力!”
这一回合,凌风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巧借汇报会的“东风”,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化解了潜在的危机,稳住了阵脚。但他明白,运动还在继续,思想层面的“清”和“批”可能更为复杂。他必须更加谨慎周旋。
“四清”运动在凌家坉进入了“清思想、清组织”的深入阶段。张组长的工作重点从查经济账转向了组织学习和思想检讨。生产队部晚上经常灯火通明,召开社员大会或小组会,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干部和积极分子都要结合自身工作,检查是否存在“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脱离群众”、“骄傲自满”等问题。
会场气氛严肃,人人发言,个个检讨。凌风作为技术骨干和焦点人物,自然避不开。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发言稿,既肯定了自己为集体增产增收的初衷和努力,也“诚恳”地检讨了自己“有时急于推广新技术,听取群众意见不够广泛深入”,“对技术细节关注较多,对政治思想学习有时抓得不够紧”等“缺点”。他的检讨分寸拿捏得当,既体现了态度,又未过分贬低自己,更未触及任何核心秘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前被打击的王老梗残余势力,以及个别对凌风心存嫉妒的人,觉得机会来了。他们开始在小组会上“放炮”,含沙射影。
“有的同志,有了点成绩,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眼里还有没有老同志?”
“科学种田是好事,但不能搞神秘化吧?那种子的来路,始终说不清道不明,难免让人心里犯嘀咕。”
甚至有人把之前“特殊肥料”的谣言又翻了出来,暗示凌风用了不正当手段。
这些言论虽未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凌风。张组长听着,眉头又皱了起来。他觉得凌风能力虽强,但群众关系似乎确实有些问题,种子的来源也始终有点含糊。他决定再找凌风深入谈一次。
就在这关键时刻,凌风之前布下的“暗棋”生效。孙大壮安插的“耳朵”汇报,那几个蹦跶得最欢的人,最近常凑在一起嘀咕,其中一人还偷偷去公社跟被免职的孙场长小舅子见过面。凌风立刻意识到,这是对手串联,想借运动搞垮自己。
“不能坐以待毙!”凌风决心反击。他想到运动要求“揭开阶级斗争盖子”,何不借此反将一军?
第二天晚上学习会,当有人再次阴阳“种子来源”时,凌风突然站起,神情严肃:“张组长,各位社员同志!关于种子来源,我觉得有必要说清楚,这背后可能确有阶级斗争的影子!”
全场愕然,目光聚焦于他。
凌风不慌不忙:“大家想想,为啥咱良种刚推广,就有人偷、有人破坏?为啥咱增产了,有人不断造谣?为啥总有人盯着种子来源说事?这仅仅是针对我凌风吗?不是!这是有人不想看集体经济发展,怕咱过上好日子!他们怕咱掌握了高产技术!这难道不是新形势下阶级斗争的表现吗?”
他巧妙地将技术问题拔高到政治斗争层面,完全契合运动基调。他继续说:“我的种子,是千方百计从正规渠道引进、试验改良的,过程有记录,经得起查!如果有人非要怀疑,那我倒要问,那些造谣生事、背后搞小动作的人,是啥目的?是不是受了指使?张组长,我建议工作组深入调查谣言源头,看谁在破坏凌家坉的安定团结和生产!”
凌风的反击,有理有据,气势十足。那几个挑事的人吓得脸色发白,不敢再言。张组长也被点醒。是啊,如果种子有问题,敌人为何要破坏?反而证明种子是好东西。而那些造谣者,动机确实可疑。
会场风向瞬间逆转。王福满立刻支持凌风:“风小子说得对!咱不能中坏人挑拨!良种增产是铁的事实,反对良种就是反对咱过好日子!”大部分社员纷纷附和,谴责破坏行为。
此次会后,张组长对凌风印象大为改观,认为其有技术、有觉悟。工作组调查重点转向追查谣言源头。那几个跳梁小丑被严肃谈话,再不敢妄动。王老梗残余势力再遭打击。
巧妙利用运动规则化解危机后,凌风深知,必须持续拿出过硬成果才能立于不败。他将更多精力投入空间育种,瞄准新目标:抗病。因种植密度增加,小麦锈病有加重趋势。他在空间模拟病害环境,筛选抗病植株杂交,并用极低浓度空间泉水诱导,期望培育抗病、抗旱、高产的“全能”品系。
正当他潜心研究时,外界传来消息:一好一坏。好消息是,省农科院一真有水平的老专家,听闻凌家坉良种事迹,表示秋收后要求实地考察。坏消息是,今年气候异常,周边公社爆发严重锈病,减产严重,公社要求各队严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