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了午饭,李氏和国公夫人等人又继续去田里干农活,苏大根则陪着苏馨宁在家里和王家人谈合作的事。
国公夫人喜欢这样的生活,两人边干农活边唠嗑,她想着以后,等将军退下来了,她就在苏家村也盖一栋房子,以后就在苏家村养老了,平日里干干活儿,清闲的时候在村里的大榕树下和老姐妹们唠嗑家常,想想这样的养老生活就美滋滋。
像这样时常劳作一下,身体比从前更是好多了,果然,人还是得动起来啊。
“哎哟,亲家母,我真是发现,在苏家村的日子,吃得好睡得好,再加上时常干干活,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国公夫人不由得感慨道。
“可不是,人啊,不能太过闲着,反而闲出病来,乖宝说的,动起来,病痛去,时常运动,长命百岁。”李氏也是很认同苏馨宁这说法的,看那些大户人家的,病恹恹的,看她们农家人,天天劳作,反而精神气倍儿棒。
“馨宝这说得没错,姝儿失踪那十年,我干啥不得劲儿,天天闷在家里,除了宫宴那种推不了的宴席,都是每天待自已院里,儿媳妇们有时来陪我说说话,我还嫌吵闹了,这不是,那会,身子骨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自从来苏家村跟着忙活,身子骨反而越来越好了。”国公夫人也十分认同。
“对吧,时常和我出来干干农活,身子骨倍儿棒。哎,亲家母,这隔壁府城离我们这远不?”
国公夫人擦了擦汗,笑着说:“不算远,快马加鞭两三天就能到。怎么突然问起府城啦?”
“也没啥,就是觉得这么远的地儿,来我们这拿辣椒酱去那边卖,这怎么说来着,费用就要不少吧。”
“一般这种大家族都有自己的车队,费用倒是不会太高。”
“这样啊。”
接着两人又聊了京城的事儿,隔壁村的趣事,苏馨宁小时候的趣事……
边忙碌边唠嗑,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傍晚了,两人这才收拾东西回家,回到家里四大丫鬟已经快做好晚饭了,两人去洗漱一番,洗去一天的疲惫和尘土,就坐着休息一会,一天的忙碌还是挺累的。
小雪几个丫鬟的厨艺得到了苏馨宁的“真传”,每天饭菜都做得很丰盛,色香味俱全,今晚的菜依旧如此。
一顿饭吃得大家肚子溜圆,李氏和国公夫人几人更是因为白天的忙碌消耗大,吃得更多,吃饱以后,大家习惯性的去院子里溜达两圈消消食,在大家坐一起唠嗑或者累的就先去休息。
李氏半辈子忙碌惯了,这点忙碌,倒是没觉得多累,溜达两圈又去坐着和大家唠嗑家常了。
国公夫人前半辈子都没这么干过农活,别说农活了,灶屋都很少进,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虽然这几年每年都会待在苏家村小半年时间,有农活都会跟着去干,但是,每次都是会挺累的,所以溜达了两圈就回房休息了。
按常理来说,白天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应该会睡得特别香才对,甚至是一夜无梦好眠到天亮的。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半夜时分,国公夫人却突然做起了噩梦。
在睡梦中,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硝烟和战火的战场。将军正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敌军围攻,他孤身奋战,却依然勇猛无比。然而,就在她紧张地注视着将军时,突然间,一道寒光从远处疾驰而来,如闪电般迅速。
那是一支锋利的箭,直直地朝着将军飞去。
“将军,快躲开,躲开啊……”
她瞪大了眼睛,想要呼喊将军躲开,可是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一点声音。
眼看着箭离将军越来越近,她心急如焚,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挣脱这梦魇的束缚,但一切都是徒劳。
最终,箭无情地射穿了将军的胸膛,鲜血四溅。将军的身体摇晃了一下,缓缓倒下,流了一地的鲜血。看着这一幕,她的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双眼。
“将军……”
直到这一刻,她才大喊着缓缓地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然而,当她睁开双眼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脸颊早已被泪水浸湿。那股悲伤和痛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无法自持。
梦中的情景在她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那些画面如此清晰,仿佛真实发生过一般,让她根本无法摆脱。
她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找到苏馨宁,想要和她倾诉心中的苦闷。可是,当她突然意识到现在还是半夜,心中的焦急瞬间被无奈所取代。
小馨宝,此刻也不过是一个正在熟睡中的小孩子。
她不忍心去打扰馨宝的美梦,更不想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她休息。于是,她只能默默地坐在床边,任由泪水继续滑落,心中的痛苦却丝毫没有减轻。再怎么一夜无眠,也要等到天亮再去找小馨宝。
整个下半夜,国公夫人都无法再入睡,只要一闭上眼睛,梦里的情况就会不断闪现出来。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国公夫人连外衫都忘记穿上就想跑去苏馨宁房间,刚走开卧室来到小客厅就被嬷嬷看到,急忙制止了。
“老夫人,外衫还没穿,您等等我去拿外衫给您穿上。”嬷嬷说完就进去卧室拿了外衫给国公夫人穿上。
“老夫人,怎么这么着急慌忙的,发生何事了?”
“快别问了,我们快去找馨宝。”国公夫人等外衫套上边跑边说道。嬷嬷见状连忙跟上。
国公夫人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苏馨宁房间,一进门就喊:“馨宝,小馨宝,起来了吗?”
苏馨宁听到姥姥着急惊慌的声音,连忙套上外衫出来,她醒来了,不过赖了会床,昨晚在空间忙到半夜才睡。
“姥姥,怎么了。”
“怎么黑眼圈这么重,发生了什么事?”
国公夫人看到苏馨宁出来,连忙上前握住她的手说道: “馨宝,姥姥昨晚做噩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