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两则惊天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冰水,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震荡。
社交媒体上信息爆炸,分析师们连夜修改报告,所有财经频道的周末节目都在讨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恐慌情绪在周末持续发酵,蔓延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李建明在最初的狂喜过后,迅速恢复了顶级职业经理人的冷静。
他带领团队彻夜未旦,分析各种可能的情景,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在周一晚上九点(美股开盘时间)。
北京时间周一晚。
美股盘前八点半,重磅消息再次席卷全球,美联储宣布加息。
八点五十分。
建明资本交易室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所有交易员均已就位,屏幕上显示着道琼斯指数期货——此刻已暴跌超过5%,预示着开盘后的惨烈景象。
九点整,纽约证券交易所钟声敲响。
几乎是开盘的瞬间,道琼斯指数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头向下栽去。
巨大的、不计成本的抛单如同海啸般涌出,买入盘瞬间被吞噬殆尽。屏幕上满眼刺目的红色(美股下跌为红色),数字疯狂跳动下跌,跌幅迅速扩大至7%。
“李总,跌幅7%了。”交易员的声音带着颤抖,不知是恐惧还是兴奋。
李建明死死盯着屏幕,没有说话。他知道,米国股市有熔断机制。
果然,开盘不到十分钟。
随着跌幅触及7% 的一级熔断阈值,交易被强制暂停。整个市场陷入停滞。
史诗级的跌停熔断,在开盘后极短的时间内,震撼上演。
交易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被这历史性的一幕惊呆了。
虽然早有预期,但当它真正发生时,那种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我们的浮盈……”一个交易员喃喃道。
李建明看向仓位统计,那上面的数字让他心脏都漏跳了一拍:仅仅开盘这不到十分钟,10亿美金的本金,浮盈已经接近8亿美金。
几乎翻倍。
熔断十五分钟后,交易恢复。
市场试图寻找支撑,但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短暂的反弹后,是更猛烈的下跌。
最终,在开盘不到一小时内,因跌幅扩大,再次触发熔断……当晚的美股,就在“下跌-熔断-短暂恢复-再下跌”的死亡循环中挣扎,最终提前收市,创下了史上最惨烈的单日跌幅之一:-20%。
建明资本的账户利润,如同坐上了火箭,稳稳地停在了几乎翻2倍的位置上——15亿本金,10亿道琼斯指数期货合约保证金,20亿利润,总计35亿美元。
就在李建明准备让团队稍事休息,应对明日可能继续的暴跌时,他的私人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是——周天雄,他们基金托管银行的魔都总行行长。
“周行长,晚上好。”李建明调整了一下呼吸,接通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周天雄热情无比,甚至带着一丝恭维的声音:“建明啊,哈哈哈,恭喜恭喜。
我刚才可是密切关注着市场,你们建明资本这次,可是一战封神了啊。”
“周行长过奖了,运气,都是运气。”李建明保持着谦逊。
“诶,这可不是运气,这是实力。
绝对的眼光和实力。”周天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推心置腹,“建明啊,老哥我这次打电话来,一是祝贺,二呢,也是有事相求。
你知道的,现在龙国这边,流动性是有的,央行每年也放水,可实体经济……唉,难啊。
外贸受排挤,内需提振也需要时间,大家都不敢贷款,不愿意扩张,我们银行的钱,都快在库里发霉了,放贷压力巨大。”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急切:“我看你们建明资本势头正猛,资金需求肯定也大。
我们行,可以给你们提供一笔巨额的信用贷款,利息嘛,就按最优惠的LpR基准,4.35%。
怎么样?这绝对是最有诚意的条件了。”
李建明心中了然。
周天雄这是看中了建明资本恐怖的盈利能力,想借着放贷来分一杯羹,同时完成他自己头上的放贷指标。
银行资金严禁直接进入股市,但他的潜台词很清楚:把钱贷给你们,你们用这笔资金去金融市场搏杀,稳稳的赚钱,到时候还我本金利息就行,双赢。
“周行长,您的意思我明白,也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李建明斟酌着用词,“不过,这么重大的事情,我需要……请示一下我们老板才能给您答复。”
“老板?”电话那头的周天雄明显愣了一下,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建明,你……你不是建明资本的老板?
你后面……还有老板?!”
在他的认知里,李建明就是建明资本的灵魂和最高决策者。
如今,这个刚刚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展现出神级操作的公司,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位真正的掌舵人?
这个消息,比美股熔断更让他感到震撼。
李建明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尊敬:“是的,周行长。
建明资本能有今天,全赖老板运筹帷幄。您的提议我会立刻向老板汇报,一有消息,马上通知您。”
挂断电话,周天雄拿着手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望着窗外魔都的璀璨夜景,心中翻江倒海。
建明资本背后那位神秘的“老板”,其能量和眼光,恐怕远超他之前的任何想象。
他意识到,自己抛出的橄榄枝,可能不仅仅是解决一笔贷款业务,更可能是……接触到一个真正隐藏在幕后的金融巨擘的机会。
而李建明,则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准备向唐浩汇报今晚的战果,以及转达周天雄这份意想不到的“贷款邀请”。
他知道,老板的棋局,似乎越下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