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格致学堂挂牌**
她的祝祷没有繁文缛节,更像是一次温暖的动员,直击人心。许多孩子听得眼眶发热,紧紧握住了拳头。
祭祀的高潮,便是宣布学子分科。
孙武上前,展开一份帛书,朗声宣读名单。孩子们按照之前摸底考核和个人意愿,被分入不同的“院”: “武备院,弟子出列!”(由星回、斩霜主要负责)
“工巧院,弟子出列!”(由江临川、欧冶负责)
“农桑院,弟子出列!”(由田稷禾负责)
“百草院,弟子出列!”(由云湛负责)
“格理院,弟子出列!”(由孙武暂代)
被念到名字的孩子大声答“到!”,兴奋地跑到各自掌院身后的区域站好。有的孩子因为和朋友分到不同院而略有失落,但更多的是对未知领域的兴奋和好奇。
江临川和欧冶则已经开始低声讨论哪个孩子手臂力量足适合打铁,哪个孩子眼神好适合做精细活了。
云湛温和地安抚着有些紧张的小学员。星回和斩霜面前的孩子则努力挺起胸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些。
孙武捋着胡须,看着眼前对算学流露出兴趣的孩子,满意地点点头。
最后,施夷光看向了田稷禾,微笑道:“田先生。” 田稷禾立刻挺直腰板:“小人在!” “农为百业之本。格致学堂,亦从农始。请先生与我一同,播下这第一捧新麦种,愿我学堂如这种子,根植厚土,生生不息;愿我秦地,仓廪丰实,再无饥馑!”
田稷禾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接过施夷光递来的一斗麦种。两人走到祭坛旁特意留出的一小块已深耕施肥的土地旁。 施夷光率先捧起一把金黄的麦种,均匀地撒入犁沟之中。田稷禾紧随其后,动作虔诚无比,仿佛撒下的不是种子,而是黄金,是希望。
围观的人群,包括四位兄长和所有孩子,都屏息看着这一幕。阳光洒在麦种上,泛起柔和的金光,与不远处琉璃暖房顶反射的璀璨光芒交相辉映。
田稷禾看着手中残留的麦粒,又看看身边那些即将学习“深耕细作”、“发酵肥料”、“育种优选”的“农科”孩子们,激动地对施夷光说:“师父……不,山长!您放心,小人……不,我田稷禾,必定把这农科院落打理好,把这些娃娃都教出来,把这麦种播遍秦地!”
施夷光看着他,眼中充满信任:“我相信你,田先生。这不仅仅是种地,这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基。”
最后,萧烬与施夷光共同为覆盖着红绸的“格致学堂”匾额揭幕。红绸滑落,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是萧烬亲笔所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礼成——!”太祝官高声宣布。
鼓乐再次奏响,更加欢快激昂。孩子们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声,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庄户们也跟着咧嘴笑了起来,他们或许不懂大道理,但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这时候施夷光脑中滋啦滋啦的声音响起:【任务超额完成,特追加奖励,已发放,请查收!】
施夷光一阵惬意,不过她没时间进入空间查看奖励。
萧烬侧头,看向身旁眼中闪着光,笑容明媚的施夷光,低声道:“阿光,你看,这就是你亲手播下的希望。”
施夷光重重点头,心中澎湃难以言表。她知道,从今天起,这些孩子的命运将彻底改变,而格致学堂这颗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福荫万民。
祭祀仪式在庄严与希望中落幕,而格致学堂的真正篇章,刚刚开始书写。无数道目光,或期待,或审视,或祝福,都投向了这片崭新的天地。
隆重的祭祀迁学仪式终于落下帷幕,宾客渐散。然而,几位受邀前来的朝中重臣,如沈观、以及另外几位掌管礼部、工部、民生的官员,却并未立刻离去。
他们站在原地,神色复杂地望着那群兴奋地在新学堂里穿梭探索的孩子,望着那几位意气风发的“山长”和“掌院”,更望着被萧烬温柔注视、正与田稷禾低声交代着什么的施夷光。
阳光依旧明媚,但他们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沈观(吏部官员,主持招贤馆): 他抚着修剪整齐的短须,眼神闪烁。他是最早与施夷光有交集的外臣之一,深知此女不凡,却也没料到短短时日,她竟能搞出如此大的阵仗,且深得王心!这格致学堂,看似不涉朝政,却揽尽天下奇技、收拢寒门之心,其潜在影响力不可估量。
自己苦心经营的招贤馆与之相比,竟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一种既佩服又嫉妒,还夹杂着些微“当初若更积极配合些”的懊悔情绪在他心中交织。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整理了一下衣冠。
李御史(一位较为古板的老臣): 他皱着眉头,看着那亮闪闪的“琉璃顶”和奇特的建筑,嘴唇翕动,似乎想嘀咕几句“奇技淫巧,有违祖制”,但看看身旁王上那明显带着赞许和宠溺的眼神,又看看现场这蓬勃热烈的气氛,尤其是那些孩子脸上前所未有的光亮,他把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喃喃道:“牝鸡司晨……可这晨……唉!” 他感觉固有的认知受到了巨大冲击,别扭极了。
赵尚书(掌管部分财政): 他则眯着眼,心里飞快地打着算盘。这学堂规模、那琉璃大棚、还有那些新式农具工械……这得花多少钱?
王上内帑竟如此丰厚?还是这施姑娘有点石成金之术?若是这些技艺真能推广,于国于民确是大利,这政绩……想到这里,他看向施夷光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几位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类似的不自在和……一丝急于弥补或拉近关系的迫切。最终,以沈观为首,几人堆起笑容,朝着正与萧烬说话的施夷光走去。
“王上,施……姑娘。”沈观率先拱手,语气比往日恭敬了不止一分,“今日观此盛典,实在令人震撼!格致学堂之创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等佩服之至!”
“是啊是啊!”赵尚书连忙附和,笑容可掬,“施姑娘真是女中豪杰,智慧超群!此等利国利民之壮举,实乃我大秦之福!若有什么需要户部协调支持的,姑娘尽管开口!”他试图展现自己的价值和友好。
李御史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干巴巴地道:“呃……学子们精气神甚佳,甚佳……”
施夷光何等聪慧,早已将他们的不自在和那点小心思看在眼里。她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但面上却丝毫不显,从容地微微颔首回礼,笑容得体:
“诸位大人过誉了。格致学堂初立,百废待兴,日后还需仰仗各位大人多多支持提点。”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接受了赞美,又谦逊地将姿态放低,给了对方面子。
这时,另一位急于表现的官员(可能是个侍郎)挤上前,一脸谄媚:“施姑娘大才!不知这学堂可需聘请教授经史子集的先生?下官不才,倒也认识几位大儒……”他想着,总算有我们文人能插手的地方了吧!
施夷光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坚定:“多谢大人美意。格致学堂亦重人文教化,目前暂由孙武先生负责‘格理院’,教授算学、律法及基础文理,以及兵法,布阵等技能。
至于纯经史子集,现阶段并非主修,待日后学制完善,若有需要,定当向大人请教。”
那侍郎碰了个软钉子,讪讪地笑了笑,退了下去。孙武在一旁捋须,面无表情地瞥了那侍郎一眼,心中暗爽。
沈观见状,赶紧打圆场,转移话题,指着远处的大棚:“施姑娘,那‘琉璃暖房’巧夺天工,不知……不知造价几何?若能量产,于各地官衙冬日菜蔬供给大有裨益啊!”他试图从实用角度切入,显示自己关心实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