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战术沙盘的红蓝光标突然陷入对峙。张叙舟盯着 a 指挥官划出的猩红分割线 ——50% 兵力划归黑洞突击模块,防御与支援加起来才占一半,护江力的数值被这股失衡的部署拽得骤降,→,第 7 次争执时,青铜镜突然从沙盘中央升起,镜面投射的战损预测图里,突击单元像投入沸油的火星,瞬间蒸发 47%。
“是母巢的兵力诱饵!” 苏星潼将银簪按在镜背的 “推演符” 上,镜中突然分裂出三个战场模型 —— 祖父日记里 “均衡部署是破绞杀阵的关键” 的批注正在发光,“他们故意在黑洞外围露出破绽,就等我们把主力扎进去!你看这 50% 突击方案,进去就会被煞力分成三段,首尾不能相顾!” 她突然调出地球团队的方案:突击 30%、防御 30%、支援 40%,镜中对应的战损率骤降至 23%,“支援模块负责能量续接,防御单元护住通道侧翼,突击队才能收放自如!”
全球 “战术辩论频道” 瞬间被数据流淹没。联盟战术委员会上传的 “73 种战场变量分析” 在热评区刷屏,其中 “防御缺口每扩大 10%,战损率上升 7.3%” 的结论与青铜镜推演完全吻合;甘肃王栓柱的直播画面里,他孙子用三个纸筒演示攻防:“中间捅太猛,两边就会被戳破”,当他把纸筒按 3:3:4 分配,模拟器里的 “黑洞模型” 始终保持完整,护江力微涨 100 点→。
善念值在 90.2 亿处掀起红蓝漩涡,90.3 亿→90.5 亿。张叙舟的掌心贴着发烫的青铜镜,突然涌入一段泛黄的记忆 —— 祖父在都江堰治水时画的 “分水鱼嘴图”,内江 30%、外江 70% 的分流比例,此刻正与均衡部署的模块占比形成奇妙呼应。记忆里老人用树枝划着河床:“水猛了冲垮堤,水弱了灌不了田,分匀了才管用。” 那时他不懂,此刻看着镜中 50% 突击方案的红色预警连成网,才明白所谓 “强化突击”,是母巢算准 a 星系 “速战速决” 的战术惯性设下的陷阱,而 3:3:4 的比例,恰是史前联盟用治水智慧定的 “黄金分割”,多 1% 突击则防御崩溃,少 1% 支援则能量断链,精准得像用战损数据刻的标尺。
但 a 指挥官的固执带着星轨军的傲慢。当 73 名专家投票结果显示 89% 支持均衡方案,他突然调出 “a 主星突击战例”,坚称 “集中优势兵力才是胜道”,沙盘上的突击光标又往前推进 10%,护江力在
震荡,监测屏尖叫着显示 “通道侧翼防御系数跌破安全阈值”—— 就在这时,青铜镜突然投射出 a 主星的 “史前防御壁画”:画面里的星脉战士正是按 3:3:4 布阵,成功抵御煞力潮汐,壁画角落的星轨符文与地球方案的符文完全重合。
“让战例自己说话!” 张叙舟将 90.5 亿善念值注入青铜镜,镜面爆发出刺目的光,三个方案的战损动画同时播放:50% 突击方案在第 73 秒全军覆没,防御偏重方案被拖垮在第 173 秒,唯有均衡方案撑到最后并反杀。a 指挥官盯着壁画上的星轨符文,突然捏碎了手中的战术笔:“就按 3:3:4 部署!” 当沙盘上的光标重新归位,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回弹,→→(+220 点)。
银簪突然在沙盘上标出跨星分工:地球道源能战士组成 “通道盾阵”,善用地形布设符文陷阱;a 星脉射手负责 “能量支援网”,用星脉能强化六器共鸣;突击单元采用 “3 地球 + 2a” 混编模式,每队配 1 个道源能防御符和 1 个星脉能增幅器。张叙舟放大支援模块的全息图,发现其中藏着青铜镜新弹出的提示:“第七器共鸣需混沌道源能 + 星脉本源能双输入,缺一则共鸣失败。”
观战区的善念值像双星系烟花,90.5 亿的数字在屏幕上跳成光河。a 指挥官拍着张叙舟的肩膀,星轨军徽与地球护江符在灯下交辉:“原来史前联盟早就教过我们怎么打仗。” 张叙舟摸着还在发烫的青铜镜,突然懂了这场模块战的深意:所谓分配争议从不是单纯的战术分歧,是母巢逼两个文明学会 “各展所长” 的必修课,能在 50% 的诱惑前守住均衡的联军,才有资格激活七器共鸣的双能量核心 —— 就像祖父常说的 “治水要分得出主次,打仗要摆得平攻防”。
当观战区的双星系用户用 “334” 编成战术口诀,沙盘突然投射出混编小队的训练预告,银簪同步亮起新任务提示:“第 3106 章:启阴阳转换符,熔地道源能与星脉游击术。” 张叙舟握紧青铜镜,突然听见沙盘里传来虚拟的冲锋号,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法融合吹响前奏。